浅析小戏小品在群众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o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戏小品是相对于一般小品而言的,它具有篇幅短小、题材新颖、内容丰富的特征,能在短暂的时间段内,清晰地反映问题或事件的原委,不会因为内容过于复杂或者篇幅过于冗长而让人产生厌烦的情绪,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表达方式,能够给人以启迪,传递某种正能量,娱乐身心的同时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因此,小戏小品在群众文化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深受群众的喜爱。本文基于此,主要探讨分析了小戏小品在群众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戏小品;群众文化;作用分析
  1.小戏小品的基本特征
  小戏小品,从字面上可以解释为小的艺术作品,是一种将表演和说唱结合起来的艺术表现方式,要求表演者有良好的文化根基,口齿表达清楚,能够牢牢把握不同角色的人物特征和语言特点,将人物形象和事件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还原出来,给观众带来乐趣。小戏小品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篇幅短小,演员大概3-5人左右,时间在10-20分钟不等,道具简单,演出也十分方便,内容精简,但信息量不会少,类似于国画“尺幅千里”的功能特征。其次是雅俗共赏,小品的故事基本以生活案例为题材,质朴而纯真,表现的是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物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能够以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传达出来,流露出当事人的真实情感,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三是生动有趣,能够以十分生动活泼的语言表现故事情节,带有很强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四是小戏小品的内容带有一定的褒贬性和批判性,目的可能是表扬或者批判社会中某种现象,折射一些人生道理,传递社会正能量。
  2.小戏小品在群众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2.1亦教亦乐,引导群众文化的教育方向
  小戏小品篇幅虽小,但是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它来源于生活,是生活具体事件的剪影,又将之反哺于群众,在娱乐群众身心的同时引起群众思考一些社会现象,通过一幕幕生动活泼的场景将当前社会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思想和新风尚等表现出来,有助于群众实现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因此,小戏小品在群众文化的教育中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特别是一些体现较高思想境界和价值追求的小品,能够展现出作者追求新生活、渴望新生活的精神面貌。有的小品塑造的是公正无私的人格,颂扬的是为人民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行为,让那些贪污腐败、不做实事的政府工作人员看了之后自惭形秽。有很多小品在群众口中流传开来,成为了经典段子,可以作为群众用来教育自己、激励自己的素材,亦教亦乐,引导群众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给予群众正确的教育方向。
  2.2戏小内容不少,题材不小,能丰富群众文化的内容
  正是因为小戏小品来源于生活,能够从生活中源源不断地汲取资源和素材作为养分,因此,其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取材十分广泛,能够从各个角度和方面反映生活中的事件,而且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小戏小品的形式和内容,并以真情意切、声情并茂的形式演绎出来,极富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丰富群众的文化内容。小戏小品还能够与我国传统戏剧相接轨,尤其是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面临多元文化冲击时,将小戏小品与传统戏剧相结合不失为一种继承和弘扬国粹经典的良好途径,这是发动了民间和社团的力量去传承和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小戏小品也可以从我国丰富的非物质遗产中获得丰厚的资料和,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更是为小品的创作提供了优渥的文化土壤,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弘扬光大,小戏小品和传统戏剧获得双赢局面,是最佳效果。以小品《丢了什么》为例,则反映了子女与父母相处所面临的普遍问题,父母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子女,但是方式有所欠缺,而子女对于父母的关心和唠叨也十分地不理解,从而说出一些不尊重父母的话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而这个小品旨在唤醒年轻人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意识,弘扬了和谐家文化。
  2.3小戏小品能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
  小戏小品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表现方式,丰富了群众文化,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它不像电视剧一样剧情过于复杂而冗长,剧集的更新也需要时间等待,而是以短小精悍的方式展现简单却精彩的故事情节,还能以新颖独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满足群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如小品《口袋里的秘密》主要描写的是妻子与丈夫两人为振国家中的财务管理大权而衍生出来的喜剧,故事题材十分接近于群众的生活,反映的是新时代下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也反映了人们良好的生活面貌。因此,这些生活小品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促进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
  3.提高群众文化戏剧小品创作质量的几点看法
  3.1合理进行选材
  一部小品的质量好不好,能不能鲜明地反映某个主题,关键在于选材。因此,创作者首先需要考虑如何进行合理地选材,才能更好地反映想要表达出来的主题和思想情感。切忌使用一些只能暂时吸引人眼球、哗众取宠的素材,这只是一种供人茶余饭后谈笑的“噱头”,这在喜剧中较长出现,尤其是近几年出现了一种“无笑点不小品”的现象,创作者为博取观众“一笑”,甚至滥用与笑点相关的素材,因而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不管是什么题材的小品,都需要考虑选材的合理性,这样才能实现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但小品不同于大型戏剧一样可以囊括十分丰富的内容,传递较多的信息量,因此,更需要创作者在选择素材时拥有更加敏锐的观察力,随时关注生活中一些现象,善于从生活中发掘素材,和以更加新颖的角度观察社会问题,提出新意。如为表现批判某种社会不良作风的主题,可以从生活中许多的“碰瓷”事件中筛选出一些具有典型代表的碰瓷案例作为小品的题材,达到批判的目的,传递一种社会正能量。
  3.2把握创作方法
  小品的创作方法有很多种,如对立法、巧合法、误会法、夸张法等等,创作者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法,也可以综合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创作。如对立法是以一种十分鲜明的矛盾对立来表现主题的方法,能够让观众更为直观地看到其中的矛盾点。而巧合法则往往以生活中的巧合事件为题材,进行故事的构思的。如小品《心灵》,以两位大龄青年一系列的“巧合”为线索,展开了故事情节额铺设,这些巧合突出了两人“天造地设”,突出了巧合的“天衣无缝”,使得整个作品的语言充满了艺术性。而夸张法也是小品中常用的只用表演形式,这种方法能够拉大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距离,突出故事情节,给观众带来一定的喜感。创作者可以根据所表达的主题内容,选择相应的创作方法,以最佳的创作方式突出小品的主题内容和情感色彩。
  3.3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小戏小品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须注重人才的培养,才能不断地促进小品的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社会注意市场经济时代下,创作者需要注意后备人才的遴选和培养,使得这门艺术能够后继有人,注重选择从小就口才良好、口齿清晰、头脑机灵的“苗子”,或者凭借国家的力量,专门建立一个培养小品创作人才的机构,聘请社会上又名的小品创作家、演艺者作为教师,专门传授他们小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艺术细胞,为小品的可持续发展创建一支生力军。
  3.4注重语言创作的锤炼
  小戏小品的篇幅短小,因而对于语言文字的表达方面比较“苛刻”,需要创作者反复进行语言文字的提炼,将其中一些出现次数多或者可以以更加简练的方式传达出来的内容进行删减,以最少的语言和文字、和更加多样的表情、肢体动作等传达出更加丰富的情感和内容,增强小品的观赏性,给观众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4.结语
  总之,小戏小品作为一种新的大众文化形式已经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须注意继承我国优秀的戏剧文化,注意从生活中发现题材、创造题材,能够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满足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穆 兰.试论小戏小品的艺术特征与类型[J].戏剧之家,2016(9):65-65.
  [2]沈春芳.浅析小戏小品在群众文化中的重要作用[J].戏剧之家,2016(3):217-217.
  [3]胡 锐.戏剧小品的创作手法[J].大眾文艺,2016(6):201-201.
  作者简介:张群,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文化馆戏剧干部。
其他文献
【摘要】:观察这么多年国产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市场现已变成了除美国外全球第二大的电影市场。但在国产电影成绩飘红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国产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巨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电影营销这块儿,一直都是国产电影的短板。在新媒体、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大数据时代到来之后,中国电影业以及电影营销如何面对这样巨大的变革,来把握机遇、化解难题、迎接挑战,成为了中国电影人亟待解决和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图书馆焦虑被提出30 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研究及成果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通过了解国内外研究者对于图书馆焦虑的定义,表征方式,分析国内外图书馆焦虑的研究进展,总结国内图书馆焦虑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探讨图书馆焦虑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焦虑;综述  那些有图书馆焦虑的学生,当他们在使用图书馆或者从事和图书馆相关的工作时候,通常经历生理或情感上的不适。和一般性焦虑类似,图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党的理念也在不断的完善和丰富,在十八界五中全会,我国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体现了我党的进步性,展现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为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以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锋利的思想武器。对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而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引导自身的职工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历史的要求。本文围绕以五大发展引领职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之一。传统的英语阅读课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目前,新课改中所倡导的合作学习适宜于英语阅读教学,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阅读;理解能力;合作学习  英语阅读是培养获取信息能力的一个主要途径。“侧重培养阅
期刊
【摘要】:在日本漫画界,伊藤润二的作品十分独特。他的作品以惊世骇俗的情节,略带神经质的绘画笔触,吸引着人们。笔者将从伊藤润二漫画中的人物形象、叙事空间与主题三方面浅析其所反映出的传统日本恐怖美学的特征。  【关键词】:伊藤润二;恐怖;传统美学;人物形象;叙事空间;主题  一、西方的恐怖与日本式的恐怖  恐怖在心理上是引起我们心理不适的一种情感体验。它的引起或许是未知事物,也可能是与已知经验的不符,
期刊
【摘要】:爱丽丝·门罗的《逃离》聚焦现代女性生活经历,描述男权社会中女性为精神独立作出的种种努力。门罗大部分作品出于对女性关注,对女性成长出路有独到观点。本文从文学伦理学视角分析《逃离》中女性逃离后的境遇及抉择,希求从中解读门罗主张女性努力“活下去”的现实主义女性观。此方向解读不仅有助于对女性生活背后微妙情绪的了解,同时也给予现代女性生活以指导和警示作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女性成长
期刊
【摘要】:干栏式建筑是适应环境的产物, 它具有鲜明的山区地方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文章从干栏建筑楼居的基本特点到干栏建筑的基本特征来简述广西地域性乡土干栏式建筑  【关键词】:干栏建筑;特点;地域性  引言:“干栏”一词,最早见于《魏书.撩传》,其云:撩者,盖南蛮之别种……种类甚多,散居山谷……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兰”“干栏”一词,用壮族语言来翻译,“干”是“上面”的意思,“栏”即“房屋
期刊
【摘要】: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是古人知识的结晶,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传统文化符号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而成的一种符号,不仅能反应我国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彰显我国文化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视觉传达设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将传统文化符号与视觉传达设计有效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文化
期刊
【摘要】:李清照在南渡前期的一系列闺中怀人词之中,先是打造一个思妇的形象,再把思妇放在漫长的时间里等待与煎熬,然后再让思妇被节日、被景物、被无数历史典故不断地提醒寂寞与悲伤,通过这样三个步骤让思妇沉浸在痛苦的思念之中,让词人作为上流社会知识女性的生活被描摹细写,也让上流社会知识女性作为词人的理性与智慧得以彰显。  【关键词】:漱玉词;思妇;人物;作者;上流社会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是宋代
期刊
【摘要】:《认罪书》是一部探究中国普通社会人的恶与罪,以追罪与领罪为主要叙事内容的小说。在乔叶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从“文革”至今的历史中的诸多病象,人对于罪的遮蔽、推脱、否认等态度让我们不能不重视这部小说中忏悔对于我们的意义。“文革”中,不仅是参与者有罪、旁观者亦有罪,甚至在遗传了文革精神的我们身上都存在着一种隐罪。而对于罪,如何去认知,认证,认定,认领,认罚,不仅是对历史、对个人的救赎重生,更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