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职业指导的推动和开展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3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适应新形势,有效地推动和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是摆在各高校的一项重要课题。首先是高校要正确认识职业指导的重要作用,把职业指导工作放到学校战略的高度来看,改变观念。其次是高校要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指导师队伍,职业指导工作才能科学、规范地发展。
  【关键词】高校;职业指导;推动和开展
  
  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这不仅关系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也关系着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深化高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推动,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更为重要。如何适应新形势,有效地开展与推动职业指导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开展高校职业指导的必要性
  
  1.就业形势严峻,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校开展有效的职业指导
  今年有超过600万的大学生进入社会,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今,特别是今年经济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上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显而易见,毕业生在“百里挑一”或“千里挑一”的人才竞争中打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学生没有良好的职业观念、职业素质和健全人格,是难以在人才市场上获胜的。因此,学校有必要开展职业指导。
  2.学生就业不稳定,跳槽频繁,要求学校开展有效的职业指导
  在当前的大学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快上岗、快下岗、快换岗,频频跳槽。这与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自身素质有关,如:职业目标不明确、职业理想不实际、心理素质弱、综合素质低。为减少或避免以上情况发生,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学校要大力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只有高校做好职业指导工作,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学习的社会意义,才能激发他们的高度责任感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逐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职业的能力,为将来和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目前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1.重就业指导轻职业指导
  比较就业指导和职业指导,有三方面区别:从指导的最终目标看,就业指导的最终目标是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干的职业;职业指导的最终目标是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能够更好的做到人尽其才。从指导的时限上看,就业指导只限于求职择业阶段;职业指导是一个过程,伴随人的整个职业生涯。从指导层次上看,就业指导只仅仅是提供就业信息、咨询和求职技巧,职业指导是以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指导下更深层次的教育和帮助。
  在就业率成为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时,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就业率,不管就业质量如何,尽量让毕业生在规定的期限内找到一份工作,最终各高校的就业率都不低。但这种高就业率却掩盖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漠视了大学毕业生与民工同酬的极度不合理,漠视了重点大学就业率低过一般专科院校的非正常现象,出现高就业率下毕业生不满意、家長不满意、学校也诸多抱怨的现象。可以说是低满意度下的高就业率。现行的就业指导工作围绕就业进行,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必然提出“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先就业再择业”,越来越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的大学生起到了误导的作用。很多大学生在择业之初,没有慎重考虑,而是急功近利,盲目就业。结果是从事着一份并不很适合自己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中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多数人在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尝试后,再通过调整、跳槽等方式才找到适合或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显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短期行为,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导致频繁更换工作单位。
  2.重理论轻实践
  高校在职业指导的内容方面,利用讲座和课程的方式开展职业指导在高校中较为普遍。如此职业指导的方式对学生往往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照本宣科”的单向教学方式,缺乏联系实际和分块化指导,案例分析少,抑制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面对这样的职业指导,一则学生感兴趣的少,就算到了现场能听进去多少、接受多少都是个未知数。统观日常做的职业指导工作,不难发现多的是理论指导、知识传授的说教,而学生们真正需要的技能的培养却较少,职业指导教育工作还不能很好地把社会的东西、实际有用的东西引入进来,学生不爱听,不喜欢听,听不进,从而导致在运用过程中实战意义大打折扣。
  3.重技巧轻理念
  当前许多高校的职业指导内容狭窄。在教学内容上存在技巧性趋向,在课程的讲授上主要是就业形势的教育、就业技巧的介绍。许多学生普遍感到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缺乏真正的交流和沟通。职业指导变成了事实上的“应试指导”,即应付面试的指导。以实现了就业为最终目标,忽略了职业兴趣、职业倾向、职业价值观等内在的实质性能力品质的培养和发展性就业意识的树立。关于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引导、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都没有或很少涉及到。
  4.重讲授轻训练
  在教学形式上,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缺少游戏、训练等形式,只有让学生参与,他们才会印象深刻,才会思考。如服务意识训练、团队意识训练、沟通能力训练等这些内容完全可以以游戏的方式来训练,这样比单纯的讲授效果要好的多。
  5.重整体轻个体
  职业指导内容单一化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都在做,但是不够个性化,即一对多形式,效果欠佳;面对不同的指导对象也是一视同仁,不因人而异、分类指导,不能很好地依据专业特点、学生的本身的特质、个性来设计指导方法,或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规划、自我发展。
  综上观点其实主要问题有两点:第一,高校是否正确认识职业指导的重要作用。第二,高校是否具备一支稳定的、有一定规模的和专家型的职业指导师队伍。
  
  三、如何有效的推动和开展高校职业指导
  
  1.树立职业指导全程化的理念,是有效推动和开展职业指导的基础
  首先,要改变就业指导“以毕业生的就业环节为主”和“以完成签约手续为中心”的局面,必须树立全新的思路,树立“职业指导”的理念,解决好工作定位的问题,达到与国际的接轨。就业指导与职业指导,一字之差,有着巨大的差异,在迅速进入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的今天,应当对其“正名”。职业指导是国际通行的解决大中学生学业与就业问题的学说和方法体系,是我们走向全面市场化应当树立的重要工作范畴,其基本理念是促进人的职业生涯发展。
  其次,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为了人的终生发展,就业指导更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涯发展,上升到帮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高层次。这不仅应当成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最基本理念,而且也构成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具体来说,职业生涯的理念体现为:引导大学生从广阔的视野审视个人职业问题,帮助其正确进行人生定位和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帮助其正确地选择职业,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和较快地适应工作,为个人的生涯建造坚实的基础。
  第三,对大学生开展职业指导是一个思想教育的过程。要使职业指导工作真正有效,需要一个连续断的渐进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高校要注重对职业指导教育过程全程性这一特点的研究和把握,给予相应的举措。就业指导工作不是临毕业前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而在于在学生的整个求学过程中促进其职业意识、职业心理与职业行为的成熟与发展,是对学生择业理想和成才理念的培植。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应实现全程性,即以职业生涯与发展理论为基础,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有针对的指导,将职业指导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实现毕业生正确择业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第四,全程化不单是在校的时间,应该继续延伸它的内涵。提前教育,把职业指导提前到招生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宣传和指导,特别是对专业的认识、选择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在校期间进行渗透教育,把职业指导理念渗透到各学科中,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中,这样才能水到渠成的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职业观和职业素养。毕业前强化教育,这时主要是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讲和求职技巧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就业力。最后是毕业后的跟踪教育,建立三至五年的跟踪制度,将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纳人整个评价体系,这项工作能很好的检验成果和反馈信息,对改善职业指导成效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2.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指导师队伍,是有效推动和开展职业指导的保障
  首先,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指导师队伍,职业指导工作才能科學、规范地发展。比如宁波大红鹰学院从2006年开始自评、自聘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专业的职业指导师队伍,通过笔试、面试在校内的专业老师中选拔出来,到现在已有50位职业指导师(高级1个,中级8人,初级41人),学校相当重视职业指导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通过经常性的开展教研活动、职业指导师俱乐部,邀请校外企业家参与,外出企业挂职和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推行了职业指导师年审制度,对已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者,实行年度考核,对不合格者降级或淘汰,另一方面鼓励全院教师积极申报职业指导师资格。
  其次,职业指导师承担起职业指导课的改革和创新。抓好职业指导相关课程的建设,通过群体性的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就业知识,得到基本职业训练。在此基础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性格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职业环境背景、职业发展方向的差异,开展符合学生个体特征的职业指导。学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也要围绕职业指导工作,努力营造氛围,通过开展模拟招聘会、求职技能大赛、求职简历设计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职业指导的过程中,提升就业竞争力。比如大红鹰学院,合理安排在校生的职业指导课,以去年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为指导思想,增加相应的特色课程、个性化课程。职业指导课规范化、系列化,基本都是小班授课,并且由职业指导师推出了一系列特色课:性格拓展、团队意识训练、质量意识训练、沟通能力训练、服务意识训练、激情创业、商务谈判技巧、交际礼仪训练、责任意识训练、开发自信我是品牌等,学生们通过实操训练、游戏训练,改变了单一的授课形式和单调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自我职业能力和就业力。
  最后,聘请校外职业指导师。利用社会资源方面,学校可聘请校外相关专家担任职业指导师,给学生提供自我测评、职业规划、形象设计、职业咨询等服务。还可以创造条件建立就业实践基地,使学生学会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将书本知识与社会接轨。总之,高校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来充实和弥补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职业指导的水平。
  新形势下面临新挑战,合理有效地开展高校职业指导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大任务。面对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效推动和开展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进,朱丽娜.试论我国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内容与形式[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
  [2]肖杏烟.试论学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推动[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5).
  [3]李亚慈.谈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兼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理念[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4]陈洁.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若干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5).
其他文献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是经济、社会、高等学校和毕业生个人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政府必须加强调控,提供就业岗位,营造良好就业环境;高等院校应深化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历史也在不断的积存. 不管什么时代,学习历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就如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鉴”. 那么,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学生在走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As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continues to undergo complex changes, China is servinga s a key force driving these As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continues t
期刊
期刊
课题:焦耳定律rn教学目标rn1.建立日常生活中发热用电设备与电流热效应原理的基本联系;理解焦耳定律的概念及影响变量;了解与电流热效应相关设备的使用原理及各个部件的组成
期刊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建筑行业如火如荼的开展,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与竞争程度均趋向于白热化,因此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也愈加严格,不仅要求建筑要实用,而且要具有美观性并且能
5s管理在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即是基于安全、服务、清扫与学习、示范这一种形式,经由5s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证公寓宿舍的安全水平,提高学生服务质量,同时对于学生个人的行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影视的教育资源,不仅仅能够加深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因此,教师们应该正确把握影视资源和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