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以问导学”式教学探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ca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学科是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也是重要课程,是培养小学生数理思维、奠定数学基础和素养的启蒙学科。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在不断进行。此次改革的覆盖面广,涉及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方方面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问导学”式教学模式的提出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思路。作者结合多年执教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实际经验,对“以问导学”式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后续研究者从中获得一些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以问导学” 教学策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学科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数学学科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开启小学生数理思维、奠定学生数学基础的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成果初有显现。然而,一些存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顽疾”仍未完全消除,阻碍着学科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以问导学”式教学方法这几年在教学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实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问导学”式教学模式发挥着十分显著的成效。
  一、“以问导学”式教学模式内涵及意义
  何谓“以问导学”?顾名思义,就是在学科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线,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用问题导入课堂,可以在课堂进行时以问题引导并深化数学知识内容,促进课堂知识的内化,也可以在课后设计并布置合适的数学习题练习,巩固课堂学习知识,并为学生后续更好地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运用有效且恰当的课堂提问和解决方式引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技能,包括发现、思考、探究及解决数学问题,而且能促进学生形成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认识并解决许多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与数学相关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效果。
  二、构建“以问导学”式数学课堂的依据
  (一)问题导学有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课为主,通常采取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口授”加“板书”的形式,本该是课堂主体的学生则成了“配角”,被动地学习和记录教师课堂所讲的知识与内容。在这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交流,教师从始至终都掌握着课堂话语的“霸权”。无数事实证明,缺乏师生有效互动的课堂,不仅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且教学效率极为低下。“以问导学”式数学课堂则强调的是课堂的“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教学,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思考与探索,在此过程中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构建和谐、平等师生关系,达到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目的。
  (二)恰当的问题设置促进学生思维活动
  学习数学知识本身就是一个认知型活动,任何一项认知活动,都包含着问题与矛盾。在引导小学生认知数学知识内容这一过程中设置问题,就相当于创设一个求疑、质疑和解疑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本身丰富有趣,且生活化意味极强,教师在启发学生寻找、发现、提出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让他们领略到数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促进他们开启活跃的思维活动,产生主动探索的欲望,最终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
  (三)“以问导学”式教学是开展小学数学探究性活动的重要保障
  新形势下,探究性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开展数学课堂探究活动,俨然成为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主流方式。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实验,以及调查、手机信息,到最后的处理与交流信息等活动,都需要进行有效的探究,以达到最终目的。恰当的问题设置与提出正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重要保障。
  三、“以问导学”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以情境创设引出问题
  学起于思,思见于疑。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事物产生学习和探究兴趣的动力来源,往往是由于一个充满疑问且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应当准确地把握学生这一特点,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并以此引出问题。教学情境创设的手段多种,目前较常用的方法就是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设置,同样的,结合情境引入问题的方式也很多,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寻找问题,在课题上寻找问题,在新旧知识异同点上寻找问题,等等。
  (二)自主探究,分析问题
  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离不开对问题的分析与探究。在小学数学“以问导学”式课堂教学实践中,离不开教师提问与学生主动探究这两个过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教师要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引发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分析问题,为最终问题的解决打坚实的基础。具体的思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努力营造自主探究的课堂氛围,唤起学生自主参与探究活动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二是为学生创造形式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精神,促使学生在自我探究和自我实践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以问导学”式教学贯穿整个数学课堂始终,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之后,教师应当着手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针对这点,教师可以提出合作学习的概念,发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与合作,在讨论与合作过程中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文俊.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4(1).
  [2]张庆丰.浅析解决问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4).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交互性、互动性等特点,在学生与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巧用多媒体技术开发与教材对应的课件,从而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初中数学教学 发散思维能力  多媒体技术使我们的教学方
期刊
摘 要: 小学生的年龄虽然很小,但是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体验中也充满着数学因素。现如今的新课程理念认为,生活是以师生为主体的一个大课堂,里面蕴含着丰富并且鲜活的数学课程资源,如果课堂教育远离生活,那么就意味着学生失去课堂的另一半。新课程理念之所以强调数学生活化,很重要的原因是学习自身的要求。事实上,我们所存在的世界上每一个空间或者每一个时间段里都有数学的存在,有形或者无形。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期刊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我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体会。  一、给予学生爱心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于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
期刊
摘 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优化的必要性,其次从优化数学教材、优化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三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过程 优化策略  小学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它不仅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启蒙,而且是学生接受自然科学的开端,更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但是数学学科整个知识体系相对枯燥、无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
期刊
“痹祺胶囊”由马钱子、丹参、川芎、甘草等组成,是天津达仁堂达二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中药制剂,具有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等症。
温郁金是有着千年栽培历史的浙江省地道中药材,主产于浙江省温州市瑞安一带。温郁金属姜科姜黄属,其地下块茎俗称莪术。研究证明:莪术油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细菌、抗凝血和保肝等
摘 要: 体验式学习理论的核心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做中学”,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验它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注意这些知识与相关知识的联系。作者试图将这一理论运用于英语写作评估反馈的实践中,让学生在完成写作初稿后,体验从网络反馈、同伴反馈到教师反馈的过程,在反复修改作文的过程中达到提高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体验式学习理论 英语写作 反馈  一、引言  在二语写作教学中,反馈指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