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正值暑假,不少中小学老师和大学生又成了香饽饽,纷纷被望子成龙的家长请回家给孩子做家教。然而税务部门对于这个红火的行业却比较无奈。根据保守估计,这些老师从事家教所取得的隐性收入,每年最少导致千万元税款流失,家教行业成为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盲区。
“单兵匹马”是税收流失重灾区
北京某中学英语老师瞿某颇有名气,在一学生家长的再三请求下,答应利用周末时间为他的学生辅导外语。其他家长听说后,也纷纷找她给孩子辅导。张老师想,教一个是教,多教几个也是教,就答应下来。现在她周末辅导的学生已有6个。一个学生1小时60元钱,双休日两天共辅导4个小时。这样算下来,一个周末,这位老师就收入1440元,一个月至少有5760元的额外收入。某机关工作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从某高校给孩子请了一位钢琴老师。一周上两次课,一次100元。据她了解,这位老师目前辅导着七八个孩子的钢琴课。算来,一个月少说也有6000多元的业余收入。按现行税收政策的规定,这两位老师月收入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按劳务报酬依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在880元以上。据说艺术类家教每月上万元收入根本不在话下。
记者拨通了《北京晚报》家教广告版“张老师家教”的电话,以为子女请家教为名从接线员那里了解到,该中心提供的师资是重点一线骨干教师,一对一执教,一小时90元,每次至少两小时,也就是180元。当记者要求开正式发票时,遭到了接线员的拒绝。她说:“我们中心只给您开50元介绍费的发票,每小时90元是老师的课时费,是不开发票的。”当记者反问“课时费不开发票,那老师不就逃税了吗?”“那我们管不着”。
记者又拨打了几个有知名度的培训学校,发现家教市场的水很深,每小时一二百不算什么,关键是课时有的能长达二三十天,算下来一个暑期一个学生就要从家长的腰包里掏出五六千元。记者问是否可以给开发票,多数培训班都同意给出具发票。但记者在北京市西城区一个暑期强化班收费处发现,大多数家长都是交了钱不要发票的,偶而有要求开发票的,校方婉言告诉家长发票开完了,先上课,过些天再补。记者随便问一个家长怎么不要发票,那位家长说,“又没处报销,还开什么发票,明年孩子就要中考了,参加强化班希望能考个好高中”。另一位去年就在这补课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如果你要不是强烈地索要发票,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纳税意识淡薄鼓着腰包不纳税

据北京市西城区税务局的一位税务人员说,现在人们纳税意识很淡薄。前不久,接到举报后,税务人员对一个短期培训班进行了调查。负责培训的老师说,都是朋友介绍来的孩子,自己闲着也是闲着,业余给朋友们的孩子教教课,自己不收费。调查学生家长,家长也都说不交费税务人员丝毫没办法。几乎所有的家教老师都知道应该纳税,但由于缺乏纳税意识,往往能逃避就逃避。
记者试着给自己从事家教的一个朋友打了一个电话。朋友惊讶地说:“我只是偶尔有朋友介绍时才做,收入时多时少,这也要纳税吗?”
还有一位从事家教工作的老师承认,自己的家教月收入超过了2000元,应该纳税。但她为难地说:“我们干家教,都是碍于朋友或者熟人的面子,也不好让学校知道。如果去纳税,不但有人会说风凉话,而且会暴露自己有‘灰色收入’。”
最值得注意的是,老师与家长私下商议的酬金,是税务部门监控税收的盲区。因此,红火的家教市场已成为税收流失的“黑洞”。
“单兵匹马”是税收流失重灾区
北京某中学英语老师瞿某颇有名气,在一学生家长的再三请求下,答应利用周末时间为他的学生辅导外语。其他家长听说后,也纷纷找她给孩子辅导。张老师想,教一个是教,多教几个也是教,就答应下来。现在她周末辅导的学生已有6个。一个学生1小时60元钱,双休日两天共辅导4个小时。这样算下来,一个周末,这位老师就收入1440元,一个月至少有5760元的额外收入。某机关工作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从某高校给孩子请了一位钢琴老师。一周上两次课,一次100元。据她了解,这位老师目前辅导着七八个孩子的钢琴课。算来,一个月少说也有6000多元的业余收入。按现行税收政策的规定,这两位老师月收入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按劳务报酬依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在880元以上。据说艺术类家教每月上万元收入根本不在话下。
记者拨通了《北京晚报》家教广告版“张老师家教”的电话,以为子女请家教为名从接线员那里了解到,该中心提供的师资是重点一线骨干教师,一对一执教,一小时90元,每次至少两小时,也就是180元。当记者要求开正式发票时,遭到了接线员的拒绝。她说:“我们中心只给您开50元介绍费的发票,每小时90元是老师的课时费,是不开发票的。”当记者反问“课时费不开发票,那老师不就逃税了吗?”“那我们管不着”。
记者又拨打了几个有知名度的培训学校,发现家教市场的水很深,每小时一二百不算什么,关键是课时有的能长达二三十天,算下来一个暑期一个学生就要从家长的腰包里掏出五六千元。记者问是否可以给开发票,多数培训班都同意给出具发票。但记者在北京市西城区一个暑期强化班收费处发现,大多数家长都是交了钱不要发票的,偶而有要求开发票的,校方婉言告诉家长发票开完了,先上课,过些天再补。记者随便问一个家长怎么不要发票,那位家长说,“又没处报销,还开什么发票,明年孩子就要中考了,参加强化班希望能考个好高中”。另一位去年就在这补课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如果你要不是强烈地索要发票,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纳税意识淡薄鼓着腰包不纳税

据北京市西城区税务局的一位税务人员说,现在人们纳税意识很淡薄。前不久,接到举报后,税务人员对一个短期培训班进行了调查。负责培训的老师说,都是朋友介绍来的孩子,自己闲着也是闲着,业余给朋友们的孩子教教课,自己不收费。调查学生家长,家长也都说不交费税务人员丝毫没办法。几乎所有的家教老师都知道应该纳税,但由于缺乏纳税意识,往往能逃避就逃避。
记者试着给自己从事家教的一个朋友打了一个电话。朋友惊讶地说:“我只是偶尔有朋友介绍时才做,收入时多时少,这也要纳税吗?”
还有一位从事家教工作的老师承认,自己的家教月收入超过了2000元,应该纳税。但她为难地说:“我们干家教,都是碍于朋友或者熟人的面子,也不好让学校知道。如果去纳税,不但有人会说风凉话,而且会暴露自己有‘灰色收入’。”
最值得注意的是,老师与家长私下商议的酬金,是税务部门监控税收的盲区。因此,红火的家教市场已成为税收流失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