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口服氟尿嘧啶类及靶向类等多种新型药物的临床应用,术前精准影像学分期的开展,最新的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和目前欧洲临床肿瘤学会(ESMO)指南建议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治疗的适应证标准面临诸多挑战,值得再审视。通过口服卡培他滨代替氟尿嘧啶静脉输液,联用其他化疗药增强现有方案,以及对部分患者采用单纯新辅助化疗是否可以替代标准新辅助放化疗都是目前新辅助治疗方案的延伸热点。传统的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价更重视治疗对病理完全缓解(pCR)率的影响,然而,目前的研究则倾向于将术后无病生存期(DFS)作为更为重要的评价指标。此外,寻找对新辅助治疗有预测性及整体生存有预后性的生物标志物一直都是直肠癌新辅助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等待观察策略(watch and wait)系指对于新辅助治疗后获得临床完全缓解(cCR)的患者采取严密随访的策略代替直接手术,但当下对新辅助治疗后cCR的评价时间及标准尚无统一定论。因此,目前关于新辅助治疗在LARC的临床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多争议。故本文围绕新辅助治疗适应证的再审视、方案的延伸、疗效评价和新辅助治疗与等待观察策略,以及其他热点问题对LARC新辅助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医源性结肠镜穿孔(ICP)的诊断及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结肠镜检查及治疗后发生穿孔的17例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及其结果。结果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共计施行结肠镜检查及治疗患者累计为127 106例,其中发生ICP有17例(占0.013%)。男性8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5.2(32~85)岁。ICP发生至被临床诊断为ICP的间隔时间为当时至术后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结直肠腺瘤检出率和分布特征,并探讨腺瘤发生的危险因素,从而为结直肠腺瘤的筛查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1—12月间在宁波市第二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8660例受检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肿瘤家族史、喜食红肉、喜食果蔬、腌制食品进食频率、每日运动量以及有无肠道预警症状。肠镜检查中所发现息肉原则上均予内镜下切除并送
目的探讨腹腔镜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ELAPE)后骶前间隙持续负压引流配合间断冲洗对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间在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ELAPE手术、且术后予以持续负压引流配合间断冲洗的28例患者(负压冲洗组)进行研究;同时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间接受腹腔镜ELAPE手术但术后采用传统自然引流的32例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比较盲升结肠癌患者与正常人群肠系膜上静脉(SMV)和胃结肠静脉干(GCT)直径的差异,并评估SMV和GCT直径对盲升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60例原发性盲升结肠癌患者的术前CT影像资料,在CT图像中测量SMV与GCT的直径。SMV的测量位置是SMV与脾静脉交汇点下方约2 cm处;GCT的测量位置是右结肠静脉、胃网膜
直肠癌是有中国特色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加新辅助治疗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成为新辅助治疗的标准治疗和基石。但是,由于放疗未能提高总生存率,加之其对肛门功能、性功能及排尿功能的长期影响,使得单纯新辅助化疗逐渐兴起,成为一种潜在更优的选择。本文详细阐述了新辅助化疗兴起的原因、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
术前新辅助治疗在直肠癌中得到了广泛推广,术后规范化病理评估也逐渐引起广泛的关注。准确的病理学检查在直肠癌的诊治流程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能评判新辅助放化疗及手术切除的效果,又能指导术后辅助治疗和评估患者预后。肿瘤退缩分级(TRG)的病理评估和TNM分期是直肠癌常规病理诊断的基础,与患者的生存预后息息相关。目前,针对新辅助放化疗后TRG评价方法主要有NCCN、AJCC、Becke、Ma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