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早期诊断和合理防治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kidsc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柱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SSEH)是脊柱术后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可导致灾难性的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诊断SSEH是恢复神经功能的关键,其中MRI对于判断血肿的位置和范围以及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价值。与发生SSEH相关的风险因素可分为术前因素、术中因素和术后因素。通过控制风险因素、术中确切止血及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等,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SSEH的发生。对于轻度瘫痪的SSEH患者可以尝试保守治疗,对于严重或进行性神经损伤(肌力<3级)和难以耐受的神经根性疼痛的SSEH患者应尽快施行血肿清除和神经减压。

其他文献
目的根据弗雷明汉10年心血管风险评分(framingham risk score, FRS)和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风险,计算中国人群腰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 WHtR)最佳切点。方法采用ROC曲线根据FRS和MS患病风险,计算WHtR最佳切点,并依据FRS≥10%和MS患病率所占权重来对诊断切点进行合并,得出最终WHtR切点。结果本
目的总结抗利尿不适当综合征(SIA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病因的SIAD患者临床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病因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并诊断为SIA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原发病因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不同病因SIAD患者特点。结果(1)SIAD患者原发病因构成复杂,主要分为5大类:恶性肿瘤疾病、肺部良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及其他,其中恶性肿瘤疾病所
期刊
期刊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意外伤害如交通事故伤、坠落伤等创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创伤尤其是严重创伤常涉及多器官、多系统,需要多学科联合进行科学、规范的综合性救治。我国各大城市综合医院分科过细,缺乏专业创伤救治团队,导致我国创伤总体救治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亟待建立并形成高效、规范的城市创伤救治体系。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城市创伤救治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国内创伤领域知名专家在已有研究成
期刊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获取旋股外动脉降支作为旁路血管材料的技术操作方法与旁路建立策略。方法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对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外科19例拟采用旋股外动脉降支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行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筛查。对16例合适取用者[男性14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7.4±8.5)岁],利用大腿前侧切口游离获取左侧(13例)或右侧(3例)旋股外动脉降支16支,并
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已成为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地提供营养支持对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组织专家,按照当今国际上指南制定的标准流程,系统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参考各国和国际性营养学会的相关指南,综合我国专家意见和临床经验,并广泛征求本学会委员及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多次组织讨论和修改,最终形成本指南。本指南首先系统阐述了肿瘤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采用不同肌电阈值时喉返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差异。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12只实验猪接受喉返神经牵拉伤前瞻性研究,连续监测记录24条喉返神经电生理功能损伤及恢复过程,其中12条神经于肌电信号振幅下降50%时解除牵拉,12条神经于肌电信号振幅下降70%时解除牵拉,记录振幅下降时间、潜伏期变化,以及神经功能恢复的程度与所需时间。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12月1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