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籽粒及植株形态学特征的影响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shua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肥是夏玉米高产的先决条件,为明确不同施氮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13500 kg/hm^2)籽粒及植株形态学特征的影响,以苏玉30、 苏玉20、 苏玉29三个玉米品种为材料,连续4年、 在6 个施氮水平(0、 360、 405、 450、 495、 540 kg/hm^2)上,对成熟期玉米籽粒及植株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密植条件(82500 plant/hm^2)下,产量与施氮水平呈抛物线关系, 三个品种均在 450 kg/hm2 施氮水平下产量最高,分别为13798、 14531、 16
其他文献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类型,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研究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借
法兰克福学派由于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反人性的一面,其社会批判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后工业社会时代,面对西方社会的社会心理病症、社会冲突
国内哲学界在“论坛哲学”的个性化过程中,研究范式发生了深刻的转型,对其追问,“论坛哲学”自身仍旧存在着合法性问题。以“论坛哲学”的个性化直接转接到“讲坛哲学”中使其个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近年
【目的】依托8年长期(2005~2012)固定道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在0—90 cm土层的分布特征,为优化中国西北干旱区的耕作方式提供理论
摘 要: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源于以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理论,其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以及制度变迁的作用。但发达国家理论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地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分析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并以此指导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  关键词:科学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如遇到不满意或有损失时,往往会涉及到“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向生产商或服务部提出索赔”、“什么样的索赔会依法得到支持”等不容回避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