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地理课堂的教学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时代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的作用,这也是新课堂改革实行的潮流。如何才能使地理课堂更高效?笔者认为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和“我好学”到“我乐学”中转变。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地理课堂的教学方式,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做到精讲精练。再次,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就让它回归于生活,增强它的实用性。
  关键词:地理教学改革;提高兴趣;教学方式;实用性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一些学生只能机械化的接受地理知识,对地理课堂毫无兴趣,甚至一些人总是为了学生考好试,而大量占用其他学科时间来讲课,整个学科教学无法做到事半功倍。在种种困难面前,新时代的地理教学怎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怎样才能做到更高效呢?
  一、 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对新鲜事物的认识,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学习地理知识也如此,有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中?首先,教师鼓励学生平常多阅读,了解更多的天文地理知识,浏览更多的地理资讯,让他们的生活与学习都有地理知识环绕,促使学生产生对未知地理事物的探知欲望。
  其次,在地理课堂教学准备上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要针对中学生对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的特点,做更多的课前准备。例如,教师在准备上《西亚与北非》这一节新课时播放有关介绍阿拉伯国家的新闻短片视频,让他们身临其境。在准备上《地球运动》时,提前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教学工具,并在课堂中演示地球的运动,从而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后,在地理课堂中教师教学语言上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老师的言行总能吸引到学生,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多使用亲切、幽默、风趣的语言,必定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爱上地理课堂。
  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了,课堂教学就好开展了,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轻松的课堂气氛会让人过得更愉快。但是一些教师利用教材滔滔不绝地“满堂灌”,生怕自己会遗漏一个个知识要点,这些老师脱离了学生的参与,也无法激活课堂气氛,使學生听得昏昏入睡。甚至有的人按照提纲让学生画出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自学,在这样的课堂中又怎么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更不用说要让地理课堂高效了。
  如何改传统的教学方式呢?笔者认为要改变得先改变传统的思想。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坚持自己是辅助的地位,避免全程都是“说教式”教学,要符合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要求,释放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权力。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设计中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而设计多种教学环节,多用网络教学和传统方式相结合,设计更多的活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在教授《世界人口分布》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把知识点的落实抛给若干个小组来解决,这种方式极具比赛气味,对于初中生“争强好胜”的性格必定会促使他们合作与探究,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团队的优势,那么整个课堂教学就会高效起来。而老师只需要在黑板上展示计分表,如表1所示:
  在整个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像一根“导火线”,引导学生逐一击破每一个知识点,这样的课堂气氛就会很活跃,学生也会学得轻松,那么课堂就会高效起来。
  三、 让地理知识走进生活
  在过去的地理教学中,有些老师更多地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使得地理知识脱离了它的实用性,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地理教学“走进生活,走向发展”,由此看来,学习地理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考核,更多的是要把地理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来,增强它的实用性。
  如何才能使枯燥的地理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呢?我认为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身边的例子来展开。例如,教师在教学七年级地理《海陆变迁》这一新课时可结合2019年11月25日广西百色发生5.2级地震,广东很多地区有震感这件事例来展开,让学生谈谈当时的感觉,让他们用课本的地理知识来解析为什么会发生地震,遇到地震时如何科学自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使用学到的知识来进行防震减灾。再如,教师在教《世界的语言与宗教》这一新课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本教材知识来描述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各宗教的建筑物特点。让学生了解平常过得风俗习惯与现在的新课知识密切相关,这样,地理知识便可悄然走进日常生活中。
  综上所述,新时代的地理教育需要作出很大的改变,才能适应适应社会发展,才能符合新课堂改革。这种改变需要学生、老师与社会各界个改变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
  黎康盛,广东省信宜市,广东省信宜市教育城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已取得较为卓越的成效,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化及小麦产量显著增加是其重要表现。为进一步实现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种植,必须做好小麦种植管理工作、
为了解新疆南疆地区村级防疫员对布鲁氏菌病防控相关知识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2018—2019年,对新疆南疆地区3批共115名村级防疫员培训学员采用问卷调查方式
在大平原地区的林业生产建设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一些营林结果与实际需求相矛盾的现象,最终造成林业生产的失败。本文以临泉县为代表,从四个方面对大平原地区林业生产提出
生猪运输车辆的生物安全控制,对控制重大动物疫病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收集整理了国外生猪运输车辆清洗、消毒等生物安全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措施,基于我国生猪运输车辆
建设生态公益林主要的目的就是改善以及缓解自然生态环境的现状,用于生态平衡与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我国的林业分类概念始于90年代初,主要把森林分成公益林与商业林。而生态补
为评估鲤科疱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随水生动物及产品跨境传入风险,按照OIE传入风险评估框架,从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3个方面,开展了CyHV-2跨境
使用三个转换点与已知北向方位的经纬仪,将激光跟踪仪的测量坐标系转换到经纬仪原点的当地地理坐标系。在被测物体上固定三个测量点,构建一个被测轴系,使用三台建立当地地理
为了解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牛口蹄疫免疫状况,评估疫情发生风险,对2016—2019年采自临沧市镇康、耿马和沧源3个县168个场点的入境牛和境内牛血清1688份,采用口蹄疫病毒O、A、A
病虫害防治工作是林业管理的关键部分,可对林区树木的健康生长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阐明了目前林业发生病虫害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防治策略,如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实施物理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