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海象的秘密武器

来源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672369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纬度海洋里,有两种哺乳动物堪称北极圈之“最”:一是鲸,二是海象。海象身长4~5米,平均体重1吨,最重的雄海象可达4吨。它们趴在冰上的时候,远遠望去就像一辆辆整装待发的坦克。
  海象终生生活在北极圈内,有北半球“土著居民”之称。生活在冰雪世界里的这些庞然大物,是如何在厚而光滑的冰面上行走、捕食的呢?
  这个问题曾一度困扰着动物学家。当动物学家来到北极的冰雪世界,走近海象这一庞大种群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它们居然在用牙齿行走!这些庞然大物用两只尖利的长牙钩住冰面,然后带动身体前行。遇到冰山时,它们也是用这对长牙,就像登山运动员使用手中的冰镐一样,先刨住光滑的冰体,然后一点点地向上攀登。
  海象这对巨大的牙齿,最长可达1米,重约4千克,特别引人注目。长牙其实是自上颚长出的犬齿,与象牙一般无二,且一生都在长个不停。这对长牙是海象搏斗时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它们捕食的工具,没想到还具有帮助它们行进的功能。正是靠着这对长牙,海象们才能在冰面上行动自如,迅疾如风,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动物学家们经过考证和研究认为,在远古时期,海象也和海豚、海狗一样,在岸上靠身体的冲力一耸一耸地向前爬行。因此,它们常常因行动迟缓而遭到攻击,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进入北极圈后,环境发生了变化:到处是冰雪,海象原有的行进方式行不通了,而且它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冰上度过,于是,海象们便别出心裁地“发明”了这种独特的“象牙行走法”。
其他文献
评估指标的确定是C^4ISR系统效能评估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结果将直接影响效能评估的正确与否。为了全面评估C^4ISR系统效能,结合C^4ISR系统决策信息流程,综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针对红外图像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正弦变换的红外图像均衡算法。通过设定合适的阈值,将图像灰度直方图中像素分布为零的灰度级进行完全压缩;将小于阈值的灰度级映射到最近的大于阈值的灰度级,然后将有效灰度级做基于正弦函数的拉伸变换后进行直方图均衡;最后将均衡后的图像灰度级等间距排列。该算法在压缩灰度冗余的同时进行基于正弦变换的直方图均衡,保留了图像细节部分,避免了常规直方图均衡所带来的图像细节丢失和灰度断层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意义。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T检查,观察组采取
为了解决杂波环境下多机动目标的数据关联问题,提出一种将粒子滤波器(PF)和模糊数据关联(FDA)相结合的数据关联算法。本算法首先应用粒子滤波方法对目标的状态进行采样,得到样本(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