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花,上酸菜

来源 :中国食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看《东北一家人》,片头曲是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歌尾那句经典的“翠花,上酸菜”算是那个年代人人皆知的口号,从此也将酸菜与东北紧紧捆绑在了一起。那时候的我还纳闷:比起酸甜可口的锅包肉、鲜美滋补的小鸡炖蘑菇、肉香四溢的烧烤,这酸菜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可以成为东北人心底忘不了的家乡味道呢?直到与东北好友相叙,并亲自品尝过后,才算对东北人浓厚的酸菜情结了解了几分。
  酸菜算是我国传统美食,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被称为“菹”。人们制作酸菜的初衷是为了延长蔬菜的食用期限,在《诗经》中就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记载。意思是:村民们将收货的果蔬削皮切块制成酸菜,敬献给先祖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到了东汉,许慎也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将“菹菜”解释为“酸菜也”,算是给它定了性;到了北魏,贾思勰更是详细介绍了用白菜(古称“菘”)等原料腌渍酸菜的多种方法。


  与如今的腌制方法相比,贾思勰笔下的腌制方法“简单粗暴”得多:先将盐均匀地撒在白菜上,再把白菜排列整齐,压到紧实,任它自由发酵,酝酿风味;等一个月后取出晒干,便可久放不坏。这种半干态发酵性腌制食品被称作“冬菜”,至今也是部分地区的风味美食。不过,腌制的干菜在口感上终究无法保持鲜菜的爽脆感,久而久之,人们又摸索出了新的腌制方法。清朝文学家谢墉就在《食味杂咏》一书中记下了这一新做法与吃法:“取盐菜入缸,去汁,入沸汤熟之”。不同于冬菜,此时的白菜是在封闭的淡盐水中完成发酵的,食用时则把盐水滤去,将酸菜放入锅中煮沸后食用。优质的白菜清爽鲜美,经过盐水发酵更是多了一份别样的韵味,令人胃口大开,无疑是饥肠辘辘时最暖人心脾的慰藉。
  作为白菜的主要产地,东北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家家户户都有足量的白菜拿来腌制;而漫长冬季中对蔬菜的需求,更是让酸菜成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角色。在过去,无论贫富,东北人家有两件东西不可缺少,一个是酸菜缸,另一个是压实酸菜用的大石头。当年的“东北王”张作霖就爱吃酸菜,在家备了七八口酸菜缸都不够吃;四子张学思也继承了这一点,独好这一口酸菜,哪怕到了弥留之际,也想畅快地吃上一顿,了却最后的心愿。有了喜吃酸菜的环境与氛围,东北人便在制作酸菜的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腌渍方式与独树一帜的纯正风味,让食客只消一口,就有亲临北大荒的感觉。


  东北酸菜的腌制方法,算是“冬菜”与“酸菜”的结合版本:在入冬前選用新鲜壮硕的大白菜,去除外皮的残根烂叶后,先在阳光下晒几天,再用清水洗净,在缸里逐层码高。码的时候要“一层菜一层盐”,盐要选用大粒粗盐,腌出来的菜才够味。码起的白菜要超出缸口的高度,让顶部的白菜暴露在空气之中,再在上面压一块大石头,利用重力让脱水收缩的白菜渐渐往缸底沉积。等几天后,缩小的白菜被尽数压入缸中,再添加凉白开,没过所有的白菜,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再盖上盖子,阻隔落灰与异物进入。在时间、酵母和乳酸菌的神奇作用下,白菜逐渐发酵成了酸菜,待到大雪纷飞时便可取出食用了。
  此时出缸的酸白菜呈现出喜人的金黄色,散发着微酸的香甜气息;原先难以下咽的“菜梆子”也在盐水的浸泡下变得韧性十足,嚼起来脆嫩爽口,一缸好酸菜足以满足一家人整个冬季的味蕾需求。勤劳聪慧的东北人民更是以酸菜为基础,做出了无数令人垂涎欲滴的佳肴——煎、炸、烹、烤、煮,不挑做法;肉、菜、骨、粉、面,样样好吃。那时间积淀而成的酸爽味道,无论是做主角还是配菜,都掩盖不住锋芒,给食客留下难以忘怀的美食体验。


  酸菜,最适合的就是与肉同炖。酸菜跟厚重的油脂非常搭,不仅能够中和油腻,独特的酸味与脆爽的口感更能增进食欲,令人胃口大开。开炖之前,要先用猪油把五花肉炒热,再加入酸菜增味。炒出香味后,再把大料、香叶、葱姜蒜逐次放入,加满开水炖煮,待到香气四溢,汤水“咕嘟”冒泡,等待已久的粉条、土豆、豆腐、海蛎子就可以尽数下锅了。
  此时,与肉共舞许久的酸菜早已炖得醇香入味;白肉也散尽了腥气与油腻,变得绵烂软嫩;吸饱了汤汁的各色配菜更是如获新生。无论是直接入口还是蘸酱食用,这“包炖万物”的一锅菜都足以驱散屋内的寒气,即便是再怎么不善言辞的人,也会在东北人特有的热情与炖菜蒸腾的热气里败下阵来,唠起家长里短,高举“大绿棒子”,觥筹交错之间,关系很快便能亲近熟络不少。
  除了做炖菜,东北人还将酸菜与五花肉混绞成馅,做成各色各样的面食:饺子、包子、菜团、锅贴和烙饼……只要和肉搭配,酸菜总能爆发出惊人的潜能,怎么吃也不会腻。甚至连无肉不欢的东北烧烤都不能缺少它的存在,在“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间隙来一盘烤酸菜,不仅清口解腻,也给烟火弥漫的餐桌带来些许平静,听着酸菜在铁板上炙烤的“嘶嘶”声响,看着周遭亲切的“老铁们”,那是独属于东北人内心深处的乡土印象。
  锅包肉也好,小鸡炖蘑菇也罢,都不是家中天天能吃到的菜,感情的联结没有那般深刻;少了周边熟悉的亲人好友,再美味的烧烤也唤不醒对家的眷恋。只有家家吃、天天吃的酸菜,才能唤起东北人深藏心底的乡愁,再怎么乐观豪爽的汉子,也止不住在酸菜面前“吧嗒吧嗒”地掉眼泪——哪怕隔着万水千山,哪怕生活天翻地覆,那片肥沃的黑土地、那颗翠绿壮硕的大白菜、那口古旧的泡菜缸、那块染上色的压菜石、那锅只有妈妈才能做出的炖菜与水饺,才是自己与故乡之间斩不断的羁绊。如此想来。那句脍炙人口的“翠花,上酸菜”,除了搞笑,或许也是常年旅居北京的东北人雪村,对家乡倾诉的最隐晦的思念。


  作者简介:
  乔志远,男,90后,现从事科普宣传与文学创作相关工作。生于山东,长于上海,南北美食通吃,东西文化皆爱。希望以笔结友,共绘趣味人生。
其他文献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客观分析,通过评价可以及时发现教学存在的不足,并采取一些优化措施。从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较晚,烹饪专业更是发展时间较短,对于烹饪专业的教学评价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很多院校还是延用基础教育的评价方式,忽视了中职教育的特殊性,没有结合烹饪专业的实际进行教学评价,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结合烹饪专业的实际情况,探索符合烹饪专业发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热门学科。人工智能是指研究、模拟、扩展人类智能的新科学,主要是模式识别、机械学习、数据挖掘、智能算法等。《国务院关于印制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计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中指出,“建立适应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和就业培训体系,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社会化培训机构等开展人工智能技能培训。”国家已经将人工智能提升到国
期刊
经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显示,植物修复技术能够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取得较为优秀的成绩。本文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阐述植物修复技术的基本内容、主要原理以及应
课程思政就是在非思想理论课程中,教师发挥课程育人作用,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将理想信念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等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对学生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时做好价值引领和人格培养,培养具有正确政治立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根据不同
1998年大学毕业,程志勇怀揣理想,满怀激情,散发着青春朝气,到家乡——云南省宣威市龙潭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站工作;2012年经考试调入宣威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现担任
期刊
盘州市自从1998年开始引进紫花苜蓿的种植,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出一套“两早、三保、四关、五配套”适合六盘水市推广的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分是块状茎,具备丰富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极易被人体所消化吸收,被称为“地下苹果”,经济价值与营养价值较高。近年来,马铃薯种植规模与数
初闻栀子花被评为湖南省宁乡市“市花”,我一脸懵圈:几十年夏初必备的菜品,何以以“市花”相见?它的太过普通和土气让我从不正眼相看,而它曾梗在我情感里的一个结,更让我对它恨意满满。  很多年前,奶奶搭手扶拖拉机到离县城几十里的喻家坳摘栀子花,结果一不小心摔伤了。当我放学回到家時,只见奶奶一手撑腰,一手指着桌上的碗对我说:“快吃,今天改善生活。”我噘着嘴,眼角都不瞄一下地说:“不吃。为一碗野菜跑那么远,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上升,对食品品质的要求也在逐年上升。要在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保障农产品的质量,需要对农作物进行科学的栽培。本文就绿色有机葡萄栽培进行简单概述,并重点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增长,人们对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安全也成为社会焦点。在农业种植中大力采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不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