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籽芽菜生产技术等

来源 :农家参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椿籽芽是用香椿种子生产的芽菜,也称籽芽菜:现在介绍用育苗盘生产香椿籽芽的方法:
  生产流程:精选优良种子→去翅去杂劣→浸种催芽至露白→在育苗盘内播种→叠盘杯盘继续催芽至3厘米→在栽培架上摆盘继续遮光培养→芽长到5~6厘米时采收→洗净种皮后包装。
  
  一、生产场地立体栽培香椿芽可选择棚室内、民房内或有保护设施的地方,只要其不受外界的干扰即可。
  
  二、品种选择首先必须选择新种子,因为陈香椿种子发芽率较低。新摘的香椿种子在常温下一个月其发芽率会由98%降至80%;三个月后降至60%,8个月降至20%左右一因此,香椿籽芽生产必须选用最新的好种子,而且保存期间必须保留膜质翅,以免影响发芽率。如果保存得法,其种子6个月后发芽率仍在85%左右,甚至一年四季都可以利用。
  香椿的品种很多,经试验红香椿的发芽率和威苗率最高,可达98%~100%,其次是红叶椿、红油椿、红芽绿香椿。
  
  三、生产过程将选定的新香椿种子以人工方法搓去种翅(机器去翅易损伤种子),然后去秕去杂,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分钟脱毒,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或者先用清水浸泡香椿种子5~6小时,再用45℃热水搅拌烫种子5~10分钟,也可起到脱毒作用,尔后在20℃~250℃的清水中浸泡12小时,直至香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直至用两个手指一捻即可露出两片子叶瓣,再将种子捞出用清水漂洗干净,这时即可催芽。香椿种子油分较多,发芽较慢,应采用二段式催芽播种(即浸种催芽露白后再播种)促使催芽。香椿芽苗的生产必须有适宜的条件。香椿芽苗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6℃,最适温度为20℃~23℃,最高温度28℃;防止湿度过大而引起烂种。另外还需要通风良好,在芽体绿化前不可见光生长。香椿的二段式催芽是将浸泡好的种子用3~4层干净的湿布襄好,放在于净的无污染的容器中(最好用泥盆或瓷盆,不要用铁器),种子的厚度以不超过10厘米为宜,然后放置在22℃左右的湿润环境里催芽,每隔4~6小时用清水淘洗一次。一般夏季4~5天,冬季在温室内6~8天就可露白,这时就可在育苗盘内播种。
  
  四、播种催芽生长首先把育苗盘消毒,用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溶液洗刷,再用清水洗净晾干。然后在育苗盘内平铺1层无茵的薄纸,将浸泡催芽已露白的香椿种子在育苗盘内平铺一层,一般每盘用种量150克左右每8~10盘一摞实行叠盘催芽,每摞盘上覆盖干净的湿麻袋或湿布进行保温,每4~6小时淋温水一次,淋水要慢要均匀要淋透,切不可冲动种子,每淋两次水就要倒盘一次,即将上盘倒为下盘,下盘倒为上盘,当芽长到3厘米左右,还没高出育苗盘(盘高5厘米),就开始摆盘上架,将催芽的育苗盘平摆到多层立体栽培架上,每层并排摆10个育苗盘,实行遮光培养,每6小时喷淋一次干净的温水保湿,在22℃条件下继续促芽生长。
  
  五、上市标准
  一般香椿籽芽长到5~7厘米,两片子叶即将展开但还未展开,幼芽粗壮白嫩,要趁根尖未黄时收获。用塑料包装盒包装,每盒100克整齐放好,然后用印有商标的专用塑料透明膜封好上市。
  
  六、易出现的问题
  因为香椿种子发芽慢,培养时间较长,所以要勤用清水喷淋,而且要用室温水淘洗干净。香椿种子含油分多,种芽呼吸时产生的热量较大,在水分较多的情况下易烂种。因此,香椿种子在促芽生长过程中水分不可过大,保持湿润即可。在出芽过程中,要随时拣出霉烂变质的种子以防传染。
  
  053000河北衡水科技学校
  
  蔬菜施用氮肥四注意
  陈茂春
  菜园施用氮肥是增加蔬菜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如果使用方法不当,将会对蔬菜造成污染,降低蔬菜品质,要减轻氮素化肥对蔬菜的污染,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深施盖土氮肥深施可减少其与空气、阳光的直接接触,以免挥发散失和污染蔬菜。一般氮肥须施在10~15厘米深的土层中,对于种植根系发达的茄果类、薯芋类和根菜类蔬菜的地块,应将氮肥深施在坫厘米以下的根系层。
  及早施用叶菜类蔬菜和生育期短的蔬菜,宜及早施用氮肥,一般在苗期施用为好,蔬菜生长中后期不能过多施用氮肥。对不易吸收硝酸盐的蔬菜,应在收获前30天停止施用氖肥。
  控制用量蔬菜中硝酸盐的累积量会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因此应尽量减少氮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次数。一般667平方米氮肥用量应控制在标氮20千克以下,肥力较高的菜地应控制在10千克以下或不施氮肥。需要施用氮肥的,应将70%~80%的氮肥作基肥深施,余下的用于苗期深施。
  避免叶面喷施叶菜类蔬菜不宜叶面喷施氮肥。因为氮肥中的铵离子与空气接触后易转化成硝酸根离子,被叶片吸收,加上叶菜类蔬菜生育期短,很容易使硝酸盐积存在叶内。因此,对叶菜类蔬菜不要进行叶面喷施氮素化肥,尤其是收获前28天内更不能进行叶面喷施,以防污染蔬菜。
  
  442701
  湖北省丹江口市十堰农校
其他文献
一、起苗时间    1 秋冬造林成活率很高,因而秋冬季是苗木出圃的主要季节。秋冬季起苗应在“霜降”苗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这段时间进行,在豫西地区一般是1O月下旬至12月下旬:    2 春季起苗应在土壤化冻后至苗木萌芽这段时间进行。起苗过晚,苗木萌芽并开始进行水分蒸腾,加之春季干旱多风,气温急剧上升,极易造成苗木失水,降低苗木质量;    二、起苗要求    1 起苗方法。起苗一般根据苗木地径和根
期刊
一、重冬不重夏果树冬剪主要是平衡树势,引光入膛,集中养分,提高来年的果品质量。但冬剪再好,夏管不及时或者放任就会满树枝条,不仅消耗大量养分,而且会造成树冠郁闭,通风透光差,严重影响着当年果实的品质及来年花芽的形成。    二、重量不重质有些果农疏花疏果时舍不得,下不了狠心,致使留果量偏大,套袋数量不少,但产果并不多,且商品率极低,不是个小、色差,就是果面粗糙,效益自然上不去,不仅增加了投资,而且大
期刊
一、抓好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母猪的泌乳率传统的怀孕母猪饲养模式是“抓两头顾中间”。此法在时间的划分上比较笼统,攻胎时间不容易把握。攻胎过早会造成母猪过肥,后期采食量减少,影响仔猪胚胎期的增重和乳腺的发育。根据胚胎和乳腺的发育规律,可以把怀孕期划分成5个阶段进行饲养:怀孕4~30天,每天投料1.8~2.5千克;31~60天,每天1.2~1.8千克;61~85天,每天1.8~2.5千
期刊
紫花苜蓿质地柔软,味道清香,适口性好,是畜禽最为理想的饲料。初花期的营养成分为:干物质含量为22.5%,干物质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以及粗灰分含量分别为:21.O%、2.5%、23.3%、36.8%、8.7%。紫花苜蓿产量高而稳定,生产成本低,一次种植可利用7~8年,如管理好,可用10年以上。一年可割2~3次,每667平方米鲜草产量为3.5~4.5吨。    1 田间管理  杂草防除
期刊
一、防治误区    1 见烧就退且长时间使用退烧药,人为造成机体白细胞数量急剧减少,自身免疫力下降,最后衰竭而死,、  2 大剂量滥用抗生素,尤其是磺胺类药,造成药物蓄积中毒,引起肝肾中毒坏死,以致把猪活活治死。  3 药物配伍不合理。相同成分、性质或功能的药物重复使用,不注意联合用药,使并发症难以治愈。  4 不按疗程用药。一些养殖户甚至一些兽医工作者认为,症状严重时用药剂量大,症状轻时用药剂量
期刊
巧选种冬季繁殖,应选择耐寒能力强、在本地饲养时间长的当家品种,且种公兔应达到8~10月龄,体重3.5千克以上;种母兔6~8月龄,体重3千克以上。种公兔要求外观丰满,体长,背平,动作敏捷,食欲正常,四肢粗壮,毛有光泽,发育良好,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种母兔要求体质健壮,性情温顺,生殖器官良好,肛门阴部无污染物,发情正常,乳头不少于4对,会衔草拉毛垫窝,会哺乳,产仔多,体质好:  巧催情冬季要注意让种
期刊
一、仔猪白痢病  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以仔猪拉灰白色稀粪为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一般生后25天以内的仔猪发病较多,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冬季和炎热夏季气候骤变时多发生。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较差时,极易诱发本病的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一)症状。仔猪患病后精神和食欲很不好,而且排出乳白、灰白、内含有黏液的稀粪,随后腹泻次数增多而且腥臭、稀薄。仔猪逐渐消瘦,被毛粗乱无光,眼凹陷,目光迟钝
期刊
一、脱羽原因    1 疾病  鸡群发生病风病、黄曲霉毒素中毒、碳酸氢钠中毒、肉毒梭茵毒素中毒、慢性传染病、肿瘤等均可以引起脱羽,但体外寄生虫引起的脱羽最为常见。鸡患羽干虱病时,羽毛根部羽枝和羽小枝残缺或脱落;鸡患膝螨病时,因膝螨刺激皮肤,致使皮肤发炎,潮红发痒,羽毛变脆脱落。由于寄生虫部位奇痒,鸡常啄咬患部羽毛,严重时,羽毛几乎全部脱光,一般常见于背、臀、腹及翅等皮肤;鸡冠癣病可引起鸡头部及身体
期刊
一、巡塘喂料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注意观察池塘水色及鱼类活动情况的变化鱼种下塘后,若遇到天气急剧变冷,要加深池水,防止冻伤鱼种。在天气晴朗、水温较高时,要适当投喂一些饲料,以保证鱼种在越冬期内不断食,不掉膘。春季,气温回升后应及时恢复饲料投喂,争取让鱼“早开食、早恢复体质、早恢复生长”。    二、巧施追肥冬季,鱼塘施追肥要遵循少量多次,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氮肥与磷肥相结合的原则。每667平
期刊
上世纪30年代,冰淇淋风行于美国纽约各个街头。年轻的马塔斯有一手制作“天然冰淇淋”的手艺,他从不欺客,生意很是红火。但是没过几年,马塔斯的生意开始下滑。因为竞争激烈,当时的冰淇淋作坊主开始加进更多的稳定剂和防腐剂,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降低成本,同时,这些产品因改良了口感,获得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马塔斯开始思索:怎样才能走到竞争的前列呢?如果加了添加剂,就意味着他的冰淇淋与“天然”绝缘!为此,他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