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重庆:白马山一役打破重庆屏障

来源 :今古传奇·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0355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至今我都不知道他们被埋在了哪里。”
  “那个时候,我们参了军也就没想着能够活着回去,
  为国牺牲也是一件无憾的事”
  1949年1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拉开了解放重庆的序幕。11月28日,解放军对重庆形成包围态势。同日,毛泽东电令攻占重庆。29日,国民党“行政院”逃移成都。30日凌晨,蒋介石逃往成都。蒋经国后来记述说:“战时陪都,半小时后失陷。”当日,人民解放军进入重庆城区,宣告重庆解放。
   解放重庆的川黔作战是西南战役的主要组成部分,解放军共歼敌约6万人,为西南解放奠定了基础。为解放重庆,解放军官兵也付出了重大牺牲。在一系列战斗中,最具决定性作用的莫过于发生于武隆的白马山战役,在这场历时3天的战斗中,8万多名解放军战士和3万多名国民党官兵在400多平方公里的白马山脉展开激战。
   白马山虽是主战场,但这场战斗的序幕却要从武隆江口镇说起……
  
  宋希濂没有底气:“尽人事以听天命吧”
   “我现在打算把宗南的第1军调过来,希望在川东方面能够支撑一段时期。你说呢,荫国兄?”1949年11月17日,位于武隆县(今武隆区)江口镇的国民党军临时指挥部里,一名男子对屋内另一名身着戎装的男子说。
   “我只有一句话,尽人事以听天命吧!”戎装男子苦笑着回答。
   荫国就是时任国民党川湘鄂黔边区“最高决策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时也是白马山战役国民党军方面的总指挥宋希濂,另一名男子则是奉蒋介石命令前来劳军的蒋经国。这也是蒋经国和宋希濂在白马山战役前的最后一次对话。
   宋希濂如此没有底气的回答实属无奈。
   解放军自发起西南战役以来,一路势如破竹,已经先后解放了秀山、黔江、彭水等地。而作为国民党川黔防线主力的宋希濂部在半个月的战斗中伤亡惨重,节节败退,在放弃彭水退守武隆之后,宋希濂手里原本的6个军被打得只剩下4个军,总兵力仅3万多人。
   在蒋介石集团的军事部署中,白马山是其“确保大西南,还都重庆”的屏障,如果能成功守住,就能阻挡解放军进攻重庆的步伐。而对于解放军来说,如果能成功拿下白马山,则意味着重庆外围将无险可守,解放重庆也是指日可待。正因如此,交战双方对白马山都非常看重。
   在蒋家父子的督促下,连吃败仗的宋希濂只能将剩下的4个军集结起来,设置了5道防线,妄图利用地形的优势阻挡解放军进攻的步伐。特别是在朝天望和豹崖,宋希濂更是占据险要位置,布置了10个团的兵力。
   而为了尽快攻下白马山,刘邓大军集结了重兵驻扎于武隆城外。当时主要是由第二野战军的11、12军,第四野战军的47军承担攻打白马山的任务,总兵力约8万余人。在11月21日人民解放军攻占武隆縣城后,也正式拉开了白马山战役的序幕。
  
  解放军战士们把坏掉的鞋扔到一旁,赤脚向敌军发起冲锋
  “1949年11月22日清晨,二野47军141师423团对国民党宋希濂的部队发起突然袭击。”曾参与白马山战役的解放军老兵李志顺回忆,在423团的猛攻之下,国民党的部队很快被截成两段。
   “一时间,枪声、炮声、呐喊声、厮杀声在白马山麓如山呼海啸。”李志顺说,趁着敌人还没回过神来,埋伏已久的解放军战士对布防在白马山上的敌人展开围攻,“当时我所在的先遣营并没有接到明确的作战任务,只是跟随着二野11军32师94团、95团一起向白马山发起冲锋”。
   “当时国民党的部队主要利用卡车当交通工具,我们则主要是靠两条腿行军。”李志顺回忆,由于战斗当天恰逢下雨,不少战士冲到一半,脚下的鞋就坏了,为不耽误追击敌军,解放军战士们把坏掉的鞋扔到一旁,打着赤脚向敌军发起冲锋……
   面对英勇善战的解放军战士,本就士气低落的国民党官兵更是无心恋战。“我们冲到万家艮时,驻守在那里的国民党军队虽然拥有机关枪、迫击炮等武器,但等我们从他们后方发起冲锋之后,只用了10多分钟,这股国民党官兵就被我们歼灭了。”李志顺说。
   类似的情景在白马山战役中还有很多,曾经参加过白马山战役的解放军老兵朱元斌当时主要负责打扫战场,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当时整个白马山上一片混乱,到处都是国民党军队的骡马以及枪支弹药,根本收拾不完……
   虽然战斗进展很顺利,但解放军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当时担任47军141师423团政委的李钦哲后来回忆,23日晚,该团3连11班的战士杨文学就遇到了两个妄图浑水摸鱼的国民党士兵。“当时,杨文学他们虽然发现二人是国民党士兵,但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把他们带到马路上,与班长一起将二人俘虏。”
   从11月22日到24日,人民解放军在3天时间里,进行了朝天望夹击战、大陆垭突击战、茶园袭击战、豹崖围歼战、黑大桥阻击战5场战斗,全线获胜,让蒋介石妄图利用地势险要的白马山阻击人民解放军的计划成为泡影。
   据史料记载,解放军在白马山战役中共歼敌3000余人,俘虏1万多人,缴获战马600多匹,粮船20余只,各种火炮和枪支弹药无数,从根本上摧毁了宋希濂集团防守重庆的最后一道防线,彻底打通了通往重庆的道路。
  
  青山埋忠骨,400多名解放军战士牺牲于此
   “白马山一役,虽然我们大获全胜,但还是有400多名解放军战士葬身于此,仅我们排就牺牲了3个,其中有不少战士是累死的。”李志顺说。
   为什么解放军战士会累死在白马山上呢?原来,当时的解放军战士需携带步枪、刺刀、手榴弹等物品,总重量达五六十斤。他们在到达白马山之前,已经经历了数十天的强行军,体力已到达了极限。
   “我现在都记得我们排累死的战士一个叫张树全,另一个姓郑,平常我们都叫他老郑。”李志顺说,老郑是死在向万家艮冲锋的过程中,而张树全是累死在风吹岭上。因为当时战事紧急,牺牲的两名战士都没有进行掩埋,只是用军帽遮住脸后,用油布进行了简单包裹,队伍就继续前行。“至今我都不知道他们被埋在了哪里。”说这话时,眼泪从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上滑落,“那个时候,我们参了军也就没想着能够活着回去,为国牺牲也是一件无憾的事”。
   “当年牺牲的解放军战士,大部分都被掩埋在白马山上。”白马镇文体中心主任王瑜说。曾亲身经历了那场血战的当地村民段兴邦也证实,白马山战役打得异常惨烈。“等到战斗结束的时候,村里曾组织大家去收尸,在收尸途中看到解放军战士的遗体时,我们会把他们进行妥善安葬,如果能找到身份信息,我们还会给他立碑。”
   重庆解放之后,武隆曾专门组织人员进行了烈士遗骸的收敛工作。凡是立有墓碑的烈士遗骸,都迁入了武隆烈士陵园安葬。
   白马山战役获胜之后,刘邓大军挥师西进,先后解放了涪陵、南川等地,并最终于11月30日进入重庆主城,宣告重庆解放。
  (责编/闻立 责校/袁栋梁 来源/《白马山战役:打通解放重庆的屏障》,黄琪奥/文,《重庆日报》2018年12月20日)
其他文献
一些战士醒了过来,饱受兵祸的居民害怕起来,  谁知士兵不但没有怪罪他们,还纷纷道歉:  “对不起,阻碍到你了。”令人啧啧称奇  1949年10月14日下午,负责夺取广州的四野中路军第43军127师、128师以及第44军132师发出指令:“进广州!”分别从佛冈、从化、增城、花县等地进军,当晚全城宣告解放。   “广州解放了,中国最后的一个头等大城市解放了,国民党匪帮在中国大陆上最后一个巢穴倾覆了。
期刊
从战场上挥斥方遒的军事家,  到为民勤政的城市管理者,  新中国如何在“门外汉”手中重拾生机   1949年中期,毛澤东有些焦虑,他说:“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毛泽东是针对新中国一场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而说的,这时候,中国共产党对沈阳的接收已经接近尾声,而对天津、北平、上海的城市接管工作刚刚展开。   对于赢得胜利的共产党来说,这是一场新的考试。从战场
期刊
开国大典毛泽东讲话时,朱德遗憾地留在了照片的画面之外,叶剑英的眼睛两个半小时没有离开过收音机。  林彪正指挥着第四野战军部队炮声隆隆地向前推进  这一天,军队领导中几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新中国的10位开国元帅并没有全部参加开国大典,仅朱德、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聂荣臻6位元帅参加了。  画面之外的朱德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与朱德两人一前一后,最先登上天安门城楼,同朱德一
期刊
苏联摄影师们的干劲很大,跑上跑下,  开国大典那一天,从头到尾一直开着摄影机拍摄,  机器一直响着连续而均匀的嗒嗒声  新中国成立时,因为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未能邀请外国的政府代表团或政党代表团参加。参加开国大典的唯一外国代表团,是由苏共中央委员法捷耶夫、西蒙诺夫为首的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一行43人。不过,参加开国大典的外国人其实不在少数。     苏联代表团差点儿没赶上   10月
期刊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正式恢复党的纪律检查机关,选举产生中纪委。长期以来,中纪委被公认为“神秘的机关”。近些年,随着中共中央反腐败斗争的坚定决心与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中纪委”三个字不仅令腐败分子闻风丧胆,更走进了广大中国老百姓的心中。本文通过20名中纪委老干部的口述,为您讲述中纪委恢复重建后的精彩故事。  北京平安里西大街41号的大院里,有两栋外表平淡无奇的灰色高层建筑,看上去一片平静。但
期刊
“成都是解放战争中继北京和平解放以后,  保存下来最无破坏、最完整的一座大城市,  这是奇迹!”  1949年11月30日凌晨,蒋介石从重庆白市驿机场乘飞机到成都,住在北较场中央军校校长官邸。   12月9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三位川军将领率部通电起义。次日,蒋介石飞往台湾,永别大陆。   这时,毛泽东早已发布贺龙率十八兵团等十万大军由陕入川的作战命令。几番恶战,直逼成都。12月27日,贺
期刊
一年来,我们建立了北京市人民政府,  恢复了生产及教育文化事业;维护了社会治安;  废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4.6万农民分得了土地  1949年1月31日中午12时30分,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一部由西直门进入北平城,开始接管防务。至此,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入城时间本来定在1月29日,但这一天恰好是农历春节,为了让老百姓安安静静、痛痛快快地过个传统节日,聂帅提议将进城日期推迟两天。”少将
期刊
大红柱旁高悬八盏大红宫灯,两边飘扬八面红旗。  宋庆龄对周恩来说:“很气派,很漂亮呀!”  周恩来说,这一设计象征着“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  1949年10月1日,宋庆龄登上天安门城楼,此时她不仅是开国大典上的第四号人物,而且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副主席。同时登上天安门城楼的,还有很多著名民主人士,甚至国民党前元老……  宋庆龄“一生中最快活的一天”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期刊
1949年11月下旬,解放军兵锋直逼昆明城下。  在卢汉紧锣密鼓准备起义的关键时刻,时任国民党重庆  “绥靖”公署主任的张群奉蒋介石之命,突然飞抵昆明  1949年12月,面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和我党的多方积极争取,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云南“绥靖”公署主任卢汉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率部起义,昆明得到和平解放。但在起义过程中,卢汉意气用事,私自放走了前来企图阻挠起义的国民党甲级战犯张群,成了他
期刊
清朝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独特、最复杂的一个时期,活跃在晚清政坛上的外国人,在当时留下了何种印迹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曾說,要研究中国近代史只需搞懂三个人——慈禧、李鸿章和赫德,他们是中国近代史脉络的枢纽人物,构筑起朝野、满汉和中外关系。事实上,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独特、最复杂的一个时期,活跃在晚清政坛上的外国人,远远不止赫德一个。  赫德:外来的和尚念好经了吗  1835年,赫德出生在北爱尔兰一个平民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