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双河和碧溪岭超高压变质岩流体包裹体研究

来源 :岩石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lord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大别山双河和碧溪岭含柯石英榴辉岩和硬玉石英岩进行了详细的流体包裹体研究.根据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和盐度的不同,可以划分出至少五种类型不同的气液包裹体:(1) N2包裹体;(2) 高盐度流体包裹体;(3) CO2包裹体;(4) CO2-H2O包裹体;(5) 低盐度流体包裹体.N2包裹体仅见于含柯石英榴辉岩,而高盐度流体包裹体则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榴辉岩和硬玉石英岩中.CO2包裹体沿榴辉岩中微剪切带分布,或存在于强变形的硬玉石英岩中,而低盐度流体包裹体分布较为局限.N2和高盐度流体被认为是超高压变质作用平衡的产物,来源于变质前的古孔隙流体.而且榴辉岩中含有一系列盐度不同的流体显微域,其大小与矿物颗粒相当.在板块折返过程中,包裹体中流体可能发生迁移,但是不会超出寄主晶体的范围.CO2流体明显是外来的,可能来自共生大理岩或含碳酸盐的变质沉积岩.这与菱镁矿和柯石英等共生组合所指示的进变质过程中大理岩不存在脱碳反应的结论相一致.而低盐度流体则可能系顶峰变质矿物分解而成,或直接来源于围岩.
其他文献
用单李代数的泛包络代数表示的Gr(o)bner-Shirshov基方法,也就是Gr(o)bner-Shirshov对(pair)方法,来构造G2型量子群表示的Gr(o)bner-Shirshov基是非常苦难的.而用双自由模方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基性岩墙群是重建古陆块聚合、伸展乃至裂解的关键标志之一。通过对秦岭造山带及相邻的华北地块、扬子地块元古代基性岩墙群的时空对比综合分析表明 ,华北地块区发育 2 30 0
根据对现有氧扩散模型的解析分析 ,通过模拟矿物之间的氧同位素交换轨迹进行模式温度计算 ,改进了常规矿物对氧同位素地质温度计方法。将模式温度计算与矿物氧扩散封闭次序规
期刊
对云开核部韧性 -流变剪切变形眼球状花岗岩石样品进行了全岩 Sm- Nd、Rb- Sr同位素年龄测定 ,获得 1414±6 8Ma的 Sm- Nd等时线和 490± 36 Ma的 Rb- Sr等时线年龄 ,它们分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