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经济危机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qq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关键时刻,提振信心最为重要。”
  ——2009年2月28日,在“两会”前夕,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网友关于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提问时说。此后,他在多个场合,一再强调信心对战胜全球经济危机的重要性。
  
  回放
  
  2月28日,温家宝在中国政府网、新华网在线直播室,与广大网友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视频在线交流,回答了网友29个问题。这是中国总理首次面对面与网友交流。
  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是网友关心最多的问题。温家宝回答说:“在这个关键时刻,提振信心最为重要。只有消费者有信心,才能大胆消费。只有企业经营者有信心,才能大胆地投资。只有国家领导人有信心,才能开动脑筋,想方设法采取及时果断的措施应对危机。只有有信心,我们这个国家才有新希望。”
  
  延伸
  
  2008年9月24日,温家宝在纽约面对包括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盖特纳,花旗集团董事长、美国前财长鲁宾等在内的美国经济金融界知名人士,用斩钉截铁的声音说:“面对危机,关键是要鼓起勇气和信心,这比黄金更重要。”
  从这场危机一开始,温家宝就到处讲,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信心危机和信用危机。许多评论认为,他在为世界各国打气。
  2008年底和2009年初,温家宝在浙江、上海、江苏等地进行深入调研期间强调,坚定信心是应对当前世界经济动荡和金融危机的有力武器。
  2009年1月27日至2月2日,温家宝出席世界达沃斯年会并出访欧洲四国。“信心之旅”的主题贯穿到每一次交谈和演讲之中。
  2009年3月13日,温家宝在“两会”答记者问的开场白中说道:“今年的两会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召开的……我们已经提出了一揽子应对计划。实现这个计划,我依然认为,首要的还是要坚定信心。只有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
  除了强调信心之外,中国还呼吁打破贸易保护主义,主动加大对海外的采购,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与各国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体现了中国与国际社会合作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决心。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中国共组织贸易投资促进团13批次,共出访英、法、德、意、美、加、阿根廷等33个国家,采购金额共超过300亿美元。其中2009年初“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访欧,在德国就签订了总金额超过100亿美元的采购及合作协议,2009年6月、10月中俄两国领导人两次会晤期间共签下超过85亿美元大单,10月与东盟签约了64亿美元的合作项目。
  尽管最终数据没有出来,但预计2009年全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突破1万亿美元;而据日本的数字显示,2009年上半年日本对中国的出口额首次超过对美国的出口额,在整个对外贸易中的比率升至20.4%。
  与此同时,中国也尽力参与稳定国际金融体系。在2009年4月召开的G20金融峰会期间,胡锦涛表示愿意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增资400亿美元,以帮助充实该机构的资金实力。8月15日,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了《投资协议》,向东盟国家提供的150亿美元贷款、建立100亿美元的中国一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向东盟欠发达国家提供2.7亿元人民币特别援助。
  
  链接
  
  在加强与国际合作的同时,2009年中国政府及时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政策,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保了8%的经济增长目标,对稳定世界经济、恢复世界各国信心作出了重要贡献。
  继2008年推出10项措施扩大内需之后,中国政府在2009年初又连续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惠及汽车、钢铁、纺织、设备制造、船舶工业、电子信息产业、轻工业、石化等产业。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3月初举行的“两会”上再次宣布,到2010年底将实施总额为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内需;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保民生、保就业、保稳定。
  
  评论
  
  2009年,世界各国都感受到了中国的“信心”。英国《金融时报》说,中国总理给欧洲注入了信心,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文章称:“无论中国政府的讲话,还是采取的行动,都增强了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的信心。”
  对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采购,阿根廷《文摘报》评论说:“中国在把握好自己的同时,还为世界做出了贡献。”
  对中国抗击危机的成效,国际舆论也给予关注。英国《卫报》指出,在应对危机方面,中国“取得了切实的成功”,并以其努力为“全球复苏增加了希望”,著名国际经济学家、被誉为“欧元之父”的罗伯特·蒙代尔认为:“中国一揽子的刺激计划已取得了一些成功。我想这是非常好的措施,而且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很好的反响。”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也表示,中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是切实有效的。
其他文献
从2013年10月2日开始,中国两位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和李克强联袂出击,对东盟发起“魅力攻势”。短短两个星期之内,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了印尼和马来西亚,出席了在巴厘岛举行的APEC非正式首脑峰会;国家总理李克强则访问文莱,参加了年度东盟10 3和东盟10 1会晤,并在东亚峰会(East Asia Summit)上致辞。随后,李克强总理又马不停蹄地访问了泰国和越南。“习李新政”的外交布局中,新东盟战略已
“还是现在的楼房好,每天儿媳和女儿们会来我这里做饭,大家在一起吃饭、聊天,饭后还可以在广场遛弯。再也不用烧炕、搬煤气罐了。”  8月,烈日炎炎,小丽和老公打着遮阳伞站在正在施工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丽湾阁小区外。小丽告诉记者,这里即将成为他们的新居,几乎每天他们都要到工地上来看看。看着自己的新居拔地而起,心里有说不出的愉悦。  工地负责人介绍说,丽湾阁小区是棚户区改造回迁安居小区。小区无论是质量、绿
土地从分散承包再次集中流转给公司经营,昔日的农民不仅成了农业企业里的产业工人,还把农业生产的内涵深入挖掘,通过一、二、三产业并举,在昔日贫瘠的土地上建设起美好的新家园。这个代表了中国农村新的发展方向的乡镇,就是合肥市肥西县山南镇。  包产到户见成效  在山南镇小井庄村村头,有一座“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展现了30多年前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的那段历史。  34年前,与其他地区一样,山南也是实行人民公
“李娟是老天发现的,不是我们,这样的文字是教不出来的。”作家陈村说。没有任何炒作,去年至今,新疆女孩李娟的作品在文坛炙手可热。  来自新疆的李娟,高中辍学,至今仍生活在阿勒泰乡村,跟着母亲做裁缝、卖小百货,常年随着游牧的哈萨克牧民做小买卖谋生。  李娟在博客里说:“从去年(2009年)7月初到现在便一直待在富蕴县南面荒野深处的家中。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本来有,后来我妈发飙给砸了),寥寥几本书,三袋
在山东民间,珍藏着不少古琴,大部分是明清时代制造的,也有宋琴甚至唐琴。这些古老的乐器,是山东地区灿烂的古代文化的物证。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齐鲁就已是音乐文化兴盛的地区之一。齐国的邹忌子、雍门周,鲁国的师襄子都是当时有名的弹琴家。隋末唐初,被尊为“赵师”的著名琴家赵耶利也是山东曹县人。这些事实说明山东的古琴艺术,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而清代和近现代琴艺活动的兴盛,又是今日山东藏琴较多的直接原因。  
两岸签署经济协议,目的是要实现互惠互利、实现共同发展与共赢双赢,而不是让一方得利、不让另一方发展,更不能将两岸经济协议的安排、优惠措施与大陆同其他国家或地区签署的协议相提并论。  海峡两岸经贸往来合作或经济协议的签署,像国际社会一般的经贸合作一样,互惠互利、实现双赢是基本原则,是共同遵守的规则,若无互惠互利,则合作协议难以签署,合作难以进行。但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有其特殊性,是一个尚未统一的国家内部两
在2011年3月北京召开的“两会”上,来自香港特区的全国人大代表、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在看到“十二五”规划把广州南沙新区列入粤港澳合作重大项目之一时,心情格外高兴。“20年前,老父亲霍英东就开始规划粤港台作。他非常看好南沙,常说‘南沙是我的一个梦’。”霍震寰说,我现在做的正是延续父亲的南沙梦。    霍英东:“南沙开发之父”    南沙地处广州最南部、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西连中山、番禺,东
北京的金盏乡有个皮村,在东北五环与六环之间的位置,是城区周边众多城中村中的一个,村子平静整洁,与人们普遍想象中的城中村样子有些差距,每隔几分钟就从头顶呼啸而过的飞机,时刻提醒着人们皮村在位置上的偏远。  本地村民其实只有1000人左右,而10倍于这个数字的是约12000人的外来务工人口。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记者希望通过探访而了解的,是一个名为“同心互惠”的公益组织,这是一个由一群城市外来打工族组成
2004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三农”问题。之后连续9年,中央“一号文件”始终聚焦“三农”。  这10年,是中国农业实现粮食产量“八连增”、农民收入“八连快”的10年,也标志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  10年来,党中央比以往更加重视粮食生产,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2011年
“琳琅振响,十方素净,河海静默,山岳吞烟,万灵振伏,召集群仙……”,悠扬的诵经声从青羊宫三清殿传出,伴着袅袅炉香四下传散开去。每日清晨的早课时间,大殿内钟罄齐鸣,道长成集,仪式场面庄严。特别是每到初一、十五,青羊宫香客如云,这里成了善男信女超凡出世之境。  古色古香的老庄书院  绕过熙熙攘攘的茶座,来到青羊宫内原二仙庵最后一重殿宇,这里平时游人罕至,月亮门前挂着老庄书院的牌子。书院内建筑雕梁画栋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