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80085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协调一致,如果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出现分歧会使夹在两者中间的幼儿无所适从,而良好的家园关系形成的合力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对于幼儿园来说,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意义重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然而在贯彻《纲要》的过程中,事实情况并不尽人意。笔者在对一些幼儿园进行走访和观察之后,发现很多幼儿园对于与家长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即使是一些硬件软件都比较好的幼儿园在开展家园合作工作时,也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与家长交流中的地位不平等
  平等是交流的基础,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与家长才能展开充分地交流与合作。但是目前一些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中存在两种不平等倾向。一种是教师明显处于地位高的一方,常常以教育专家的身份出现,与家长的交流变成教育家长,家长们也认为教师是教育方面的权威,不对其意见提出任何异议,甚至有的家长因为害怕得罪教师对孩子有不利影响,而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教师的意见一味听从;另一种是家长处于地位高的一方,教师过于强调幼儿园的服务任务,将自己的工作当成单纯为家长服务,处处害怕家长“找麻烦”,家长工作像是向家长汇报情况。这样的家园合作都是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单向信息输入,家庭与幼儿园之间没有平等的交流。
  (二)家园合作不够深入,不够密切
  家园合作工作表面化现象严重,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因此其中必然要有家庭的积极配合。然而从目前家园合作工作中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来看,家长的参与配合还停留在“形式上的参与”这一表面水平,如仅仅向老师了解幼儿在园表现等,而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与教师共同进行课程设计等还属凤毛麟角。
  造成家园合作处于表面水平的原因首先在于教师及幼儿园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家园合作对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办园质量的价值。即使有的幼儿园教师认识到家园合作有很多好处,但因为长期已经习惯了按自己的计划走,且害怕家长参与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太大麻烦,因此只愿意嘴上说说,表面上做做,不愿将工作深入进行。其次,一些教师、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养不教,父之过;教不学,师之惰”,孩子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教师管,各司其职,互不影响。此外,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对于参与幼儿园教育缺乏自信,只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在家园合作中往往采取退缩、回避态度,这也影响了家园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二、家园合作有效性的建议
  (一)树立新观念,是做好家园合作的前提
  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家园合作要考虑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要求,但其核心是孩子,他们是幼儿园和家庭服务的共同对象,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家园合作需要双方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包括家长对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对幼儿园及教育的信任、支持,也包括教师对家长的热情接纳和对家长参与的信心。
  幼儿园是家园合作活动的主体。我们认为在幼儿教育方面幼儿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因此幼儿园始终是家园合作的主动方和指导方。由此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园共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家长们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生活、学习的表现,明白了教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逐步理解了一些教育原理。同时通过观摩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孩子们的表现,逐渐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能较规范、有效地配合教师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二)了解家长是家园合作的必要条件
  家园合作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共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是家园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如何整合并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更好地促进幼儿园教育,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强研究与探索的力度,正确理解和把握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事实上,就幼儿园来说,家长是其积极主动的服务对象。从幼儿园的教育与管理过程看,家长是教育的合作者。作为重要的教育力量和资源,幼儿园教育要取得成效,必须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从幼儿园的社会生存与对外交流看,家长是幼儿园走向社会,获得广泛理解支持,扩大教育和服务功能以及树立园所自身良好形象的重要中介和桥梁。因此要搞好家园合作,就必须了解家长的需求与希望,家长的性格类型,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家长的职业、文化水平、待人接物的习惯等情况。一般说来,家长教育资源的优势表现有三:一是家长的职业优势。家长的职业是幼儿认识社会的一扇窗口,能为幼儿园的教育提供多种支持和服务。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能产生倍增效应,使活动生动有趣。二是家长的个性优势。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爱好和兴趣、不同的特长,若将家长个性优势资源结合到幼儿园的各方面工作中,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三是家长的家庭优势。家长教育资源同样也在家长创设的家庭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中体现出来,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信任与沟通是促进家园合作的基础
  家园携手合作,实现共育,必须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建立相互间的信任是不可或缺的。家长在孩子入园前总有许多担忧。所以,开第一次家长会时,我们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办学理念与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指导家长对幼儿入园有正确的心理准备,并请家长参观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生活设施、学习环境、安全保护等,让家长提出建议,在开放与沟通中让新生家长认识我们幼儿园,对幼儿园产生信任感。孩子入园后,我们会定期或不定期向家长开放,通过一日活动向家长展示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并了解教师工作的繁琐和辛苦。当每位家长在现实场景进行体验时,他们心中的那份信任感就会油然而生,并激发他们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理解,从而有助于赢得家长的尊重和信任,为家园合作架起桥梁。
  家长作为教师的合作者加入到教育者一方,共同施教,将十分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然而这一合作是否取得成功,还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其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如何架设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呢?教师对孩子的态度可以说是双方良好关系形成的决定因素,也是家园合作是否顺利进行的感情基础。因此教师必须是充满爱心、诚心、责任心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得到家长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家园合作才能得到广大家长的真诚配合。
  (四)畅通家园联系渠道是保持家园合作的途径
  家园合作的目的是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密切配合,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因此家园合作的形式绝不仅仅是幼儿学习成果的展示、接送交谈、反映情况等这么简单。家园合作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合作,都要保证其及时有效。
  为此,我们采取了几种有创新意义的合作方式:一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进驻千家万户,我们尝试利用电脑促进家园合作,在网站互发信息的过程中,不仅方便了家园交流,更是保证了这种交流及时有效。二是在巩固全园家委会的同时,进一步缩小范围,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班级家委会。在开展每一个主题活动之前或制定每一阶段目标之时,教师都会与家委会成员一同讨论,从活动设计、准备阶段开始就引导家长参与,让家长了解主题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等各方面的情况,并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吸收有益的建议。三是及时更新家园联系栏。家园联系栏不仅是反映保教工作情况和进行教育交流的一扇窗户,更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一座桥梁。它能促进家庭与幼儿园、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使幼儿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家园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总之,只有幼儿园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和参与家园合作的工作,才能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好,教育好,使我们的下一代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多能力,特别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
其他文献
配课是保育员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保育员在教具、角色扮演等方面的配合,教师能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配课是保育员把教育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提高基本功、提升理论素养的一种有效形式。  在日常检查活动中,我们发现很多保育员在配课时,参与意识淡泊,与教师配合不默契,指导幼儿的方法欠缺,不能给幼儿提供适宜帮助等。针对此种现状,我园奏响了“提高保育员配课能力”园本教研三步曲,目的在于发挥
期刊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活动目标是指某一个具体的音乐活动的目标。一般来说,音乐教育活动目标包含音乐学习本身、对幼儿学习素质的培养以及对幼儿情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方面的促进等内容。  例如:中、大班歌唱教育活动《懒惰虫》的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演唱歌曲《懒惰虫》,能较自然地唱出“弱起节奏”,以表现歌曲的幽默感。(侧重于让幼儿获得歌曲演唱的知识和技能)  (2)在教师和同伴的启发引导下,探索出与众不同的体态
期刊
背景:  今天小希又来和我说:“老师,我不要小林坐在我们组上,他吃饭的时候总是把米粒弄在我身上,前天他还打我呢!”我耐心地和她说:“他是小弟弟,你是大姐姐,我请你和他坐,就是要你帮帮小弟弟的。”  前几天,东东也来向我抱怨,不愿意和小林一起坐,说小林上课时不是拉她衣服就是抓她辫子。哎,小林是我们班上比较特别的孩子,他年龄小,自控能力差,还总是调皮捣蛋,所以和他一组的孩子总是会抱怨。于是,我就让班上
期刊
在中班上学期的一次区角游戏中,我班的几个小朋友正在美术区剪老师准备好的小草、白云等图形。看着孩子们各自选择自己想剪的图形,剪下后就放在一个小盒子里,看都不看一下,我感觉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孩子们似乎已经失去了对剪东西的热情,我立刻过去问:“你们在剪什么呀?”孩子们开心地说:“我在剪白云”、“我在剪小草”、“我在剪小人”。我说:“哇,你们真棒!”说着我便拿起孩子们剪下来的东西摆放在了桌子上,“你们
期刊
傍晚,孩子们都陆续被家长接回家了,我正收拾东西准备下班,这时,小四班林浩宇(化名)的父亲拉着孩子急匆匆地走进办公室,满脸怒气:“园长,我有个事情想和你谈谈。你们的老师无故让陌生人进入幼儿园看我的儿子,我要上法院控告你们!”我赶紧先请他坐下,又拿出小点心给孩子吃着,然后请他慢慢说。“不行,这事说来话长,我得赶紧打电话请朋友帮我把儿子先带走。”说着,他掏出手机,打起电话来。很明显,他是不想让儿子听到谈
期刊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主张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而种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环保观念的深入人心,种植活动越来越受到各幼儿园的重视。但当前幼儿园种植活动开展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种植活动的组织更多的依附于植树节等节日教育,活动缺乏长期性、持续性;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大都以自然角摆设的形式出现,未能切实体现幼儿的主动参与性。我园地处农村,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及环境优势,植物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期刊
一、主题由来和设计思路  中国节日从新历的节日上看有:元旦、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从农历的节日上看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新历的节日里有些是国际性节日,而农历的节日是中国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有神话传奇故事、有民间风俗活动、有对历史人物赋予永恒的纪念。每一个传统节日里都有它的历史文化习俗,每一个文化习俗里也有与它相对应的民间风味小吃,
期刊
由朱家雄、张亚军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是一本用爱和经验写的书,它不是在简单说教,而是倡导和诠释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要素:关爱、对话、反思、合作。对于充满活力和进取心的幼教工作者而言,它是一位很不错的专业成长“伴侣”。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是什么呢?有人曾说过:关键在于教师本人。我特别赞同这一说法。如果一个幼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具有强烈责任心的话,那么他在做任
期刊
《地球上的星星》是印度官方推荐的一部儿童励志影片,由印度著名男星阿米尔·汗自导自演,自2007年上映以来,获得印度本土电影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电影故事三项大奖。  影片是一部感人的剧情片,讲述了一个有阅读障碍的八岁男孩伊桑从被家人和社会摒弃到才华显露被认可的曲折经历。也许影片要诠释的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然而无数次和学生一起欣赏完影片,又觉得,似乎所表达的不止这么多。  一、五彩斑斓的
期刊
《西尔斯育儿经》是一本畅销书,一本风靡全球的育儿圣经。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纠正孩子不良的行为、对孩子的一生进行管教三个方面,其下又分解成诸多维度。这三方面内容无不以父母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为基础。虽然这本书是从父母育儿的角度写作的,但对幼儿教师也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作为异质的、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两极,不仅存在着一致、和谐与配合的一面,也存在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