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死亡判定现状与推进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yu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基于医学的《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技术规范》推出8年,加入《全球脑死亡建议案-脑死亡/神经病学标准死亡判定》撰写与发表工作后,加快了国际化进程。为此,笔者有感而发,对相关工作进展和现存问题发表一己之见:(1)虽然世界各国的脑死亡判定标准因国情、文化、宗教和法律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可以做到求同存异,如最低判定标准的统一和确认试验的选择;(2)虽然世界各国的脑死亡判定执行力因是否立法而存在差异,但社会各界和公众能够做到尊重医学科学发展;(3)虽然脑死亡判定结束后,还有生命支持和器官捐献等问题需要解决,但通过医学实践活动深入将逐一解决。总之,相信中国规范化脑死亡判定工作继续有序、快速推进。

其他文献
脑组织对局部缺血、缺氧极为敏感,耐受性差。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尽早进行脑组织灌注、侧支循环等方面进行评价非常重要。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技术利用动脉血液的水分子作为自然内源性扩散示踪剂,获得通过脑组织的血流灌注信息。随着一些ASL扩展技术的出现,使成像更快捷、更准确。本文从ASL相关扩展的技术、ASL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脑灌注显示、缺血半暗带评估、侧支循环评价、治疗方法调整及预后评价等几方面进行
目的利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估肥胖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的患者144例,将患者分为3组,包括正常体重指数糖调节正常组(NNGR)37例,肥胖糖调节正常组(ONGR)34例及肥胖糖调节受损组(OIGR)73例,其中OIGR组包括糖尿病前期15例(空腹血糖受损
目的了解1992—2017年中国孕产妇死亡趋势,并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评估孕产妇死亡的年龄效应、队列效应和时期效应。方法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中收集1992—2017年中国的孕产妇死亡数据。采用孕产妇死亡率描述死亡趋势,应用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和可估计函数算法评估年龄因素、时期因素和出生队列因素对我国孕产妇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1992—2017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呈现先轻微波动然后
期刊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脑灌注减低与双侧烟雾血管病变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至11月在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27例双侧烟雾血管病变患者资料,均为单侧大脑半球脑梗死或脑出血,其中男10例,女17例,年龄35~66(55±9)岁。采用Wilcoxon配对符号秩检验定性分析患者双侧大脑半球动脉通过伪影(ATA)的差异,定量计算双侧大脑半球在标记后延迟时间(PLD)
消化道肿瘤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循环核糖核酸(RNA),主要包括信使RNA、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和环状RNA等,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液体活检提供了一条新的检测途径。本文将重点讨论循环RNA在消化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旨在推进循环RNA的临床转化。
目的:探究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重症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及气促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IgA、IgM、Ig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
目的评价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对评估肾脏病患者内皮损伤状态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首次就诊于北京医院肾内科的患者133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130名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合并症、并发症等信息进行分组,分析不同疾病及不同肾脏病分期患者sTM、血肌酐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对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随着肾功能的减退,sTM明显升高,CKD 1~5期患者sTM
目的探讨全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12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接受全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M(QR)]65.5(29.0)岁(范围:48~82岁)。cT3~4a期比例为73.3%(22/30),cN(+)期比例为43.3%(13/30)。患者无影响手术的严重基础疾病,接受全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操作规范:专家补充意见(2021)》是在中国第二版《脑死亡判定标准与操作规范》基础上,参考2020年《全球脑死亡建议案-脑死亡/神经病学标准死亡的判定》并结合临床实践撰写的。表述形式采取问题提出与推荐意见呼应,表述内容除了对脑死亡判定先决条件、临床判定和确认试验进行了更加详尽的补充外,还对最新涌现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和目标温度治疗下脑死亡判定进行了补充。此外,强调了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