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字文化三十年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redien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们举行换届改选。今年是我们研究会成立31周年,又是《汉字文化》杂志创立22周年。这两件事情都值得庆祝纪念,所以今天的大会有多重意义。
  三十多年前,我们国家的政治空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学术观点得以发表。我们学会的前身汉字现代化研究会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由袁晓园先生首倡发起而成立的。记得1973年袁晓园先生带着她的拼音方案回国时,只在北京大学临湖轩不到二十人参加的会上报告过她的方案。会上除应酬性发言之外,对袁先生的方案提出具体意见的只有语言研究所李荣先生一人。1979年袁先生再次回国后,酝酿成立汉字现代化研究团体,得到许多社会人士的支持。正式署名发起的有12人,顾问和赞助人有四十多位各界知名人士,著名法学家、当时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张友渔同志出席了成立大会,并且讲话,对研究会的成立表示支持和祝贺。
  我们的研究会始终联系着国外研究和关心汉字的学者及各方面社会人士,先后有旧金山大学副校长祖炳民,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高能物理学博士卢遂现教授,新西兰Waikato大学孔宪中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叶漳民先生,日本学者石井勋教授,韩国学者南广佑教授,以及加拿大学者、法国学者等,以不同的方式参加我们的活动,所以于1991年更名为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
  1981年5月,学会举行第一次学术年会,有来自许多省市的近二百多人参加。这是一次交流对汉字和汉字现代化问题看法的综合性会议,与会者陈述各自的观点,气氛热烈。我们的学会已經广为人知。三十年间,类似的学术讨论会举行过多次,每次都有特定的主题,参加者不拘资格,所以每次都有众多的与会者。一些关心汉字而无缘参加其他学术会议的人士,在我们学会组织的会议上参与学术讨论,陈述己见。
  三十年多来,我们的研究会始终坚持开展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研究,一是进行实验。
  分散在各级各类教学科研机构以及其他部门的研究汉字的会员,结合自己的专业,从不同方面进行对汉字的研究,包括从理论上论述汉字的特点和性质,发掘汉字丰富的文化蕴涵,破除汉字难教难学的观念。核心的观点是认为汉字与汉语是适应的,没有必要实行拼音化,没有必要对汉字再加大规模的改革。汉字正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进一步发挥威力。我们愿意继续为此努力。
  早年袁晓园先生提出的汉字现代化拼音方案就是立足于汉语汉字,一是基于汉语一声一韵的结构特点,是双拼制;二是字母是汉字偏旁式的,完全不同于拉丁字母音素制。
  后来袁先生提出的“识繁写简”,是现代化思想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在当时以及相当长时期的现实情况下,汉字怎样适应社会不同层面的需要,一是向使用简化字的社会提出如何更好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二是使用简化字的社会如何与使用繁体字的社会方便顺利沟通。这个认识逐渐为社会所理解和接受,一些学者提出了字面不完全相同而实质完全一样的“识繁用简”。
  我们学会的研究工作逐步受到社会的注视,我们的会员提出的观点,对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的调整产生过影响。我们学会坚定不移地拥护国家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方针,并且积极贯彻执行。1986年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提出的“今后对于汉字简化,应持谨慎的态度,在一个时期内使汉字的形体保持相对的稳定,以利社会应用”的方针,我们完全赞成,并且认为背离这个方针,过多地改变现行汉字字形的做法是不对的。我们的学会和会员坚决拥护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并且在《汉字文化》予以宣传,同时用以指导我们的研究。
  学会一向拥护《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注音识字,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并且支持1986年《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纪要》中“现行的《汉语拼音方案》不是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的提法。
  我们学会积极开展不同学术观点之间平等正常的讨论交流,提倡摆事实讲道理的学术交流辩论,反对一切打棍子,扣帽子,以势压人的学阀作风。最近四年来,我们学会的一部分会员联系一些会外同道,不定期地开展“语言文字大论坛”,就大家关心的一些语言文字问题展开讨论,把对汉语汉字的研究引向深入。大论坛的活动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受到学界的欢迎。
  一部分从事基础教育的会员和一批实际工作者开展婴幼儿识字教育活动,以大量的实践证明汉字不仅不难学,而且明显有利于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从小就热爱汉字,从而说明汉字的优越性。这方面的实验工作还将继续下去。
  我们的杂志《汉字文化》从1989年创刊,已經出版到第二十三个年头,现在已經出到99期。发表了一批有分量并且引起社会关注的文章。学会会员积极供稿,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汉字文化》发表。杂志团结、联系着各方面关心汉字的朋友,作者遍及全国许多省市。《汉字文化》发表的文章中,语言习得尤其是婴幼儿识字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这是理论研究结合实际结出的硕果。此外还发表了一些国外学者的文章。《汉字文化》发表的文章,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树立了良好的学风。
  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三十年来,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北京社科联和北京社团办的正确领导分不开的。在学会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总是帮助我们解决。我们代表学会新老会员向北京社科联和北京社团办的领导表示感谢!
其他文献
《纳西东巴文研究丛稿(第二辑)》(以下简称《第二辑》)是喻遂生2003年至2008年之间写的东巴文学术论文结集。喻氏在《纳西东巴文研究丛稿》(以下简称《第一辑》)(2003年)中曾从责任、材料、研究、队伍、传承五个方面写过关于东巴文化研究的总体设想。《第二辑》可以说是对《第一辑》中提出的设想進行了亲力亲为的实践:在取材上,全部使用东巴文原典,字释研究适当参考了东巴文字典。这里的原典主要分为两部分,
期刊
法国研究人员于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巨型病毒,到底有多大呢?大到让他们以为这不是病毒,而是别的东西。这个惊人的发现打破现有墨守陈规的系统,因此科学家们赋予了它一个全新的名字——潘多拉病毒。研究人员指出:出于潘多拉病毒与先有已知病毒迥然不同,其独特性值得一个全新的分类。该病毒比已知第二大的病毒大了整整两倍,是普通流行性感冒病毒的1000倍。
期刊
近日,德国一个由12名多米诺骨牌爱好者组成的团队耗时8天,用27.2297万块多米诺骨牌搭建了一组以“享受生活”为主题的骨牌阵。该骨牌阵集合了众多以旅游和运动为内容的机关,其中一个螺旋状的拼图使用了5.5万块骨牌,打破了世界纪录。
期刊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以下简称《词典》)约150万字,条目共计1855,是古代汉语虚词编撰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词典。除单音虚词762条外,《词典》收入复合虚词491条,惯用词组289条,固定格式313条,“每一条都对其内部结构、句法功能、语义特征作了精细的分析、描写”,不失为《词典》“释义成就最大、水平最高”的一个表现。然而,《词典》“‘前言’‘凡例’似乎写得简单了些”,不单没有“谈谈编者对虚词的特
期刊
丹麦一名乐高迷日前使用了9.3072万块乐高积木,花费5万英镑,历经18个月最终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玩具火车铁路。这条最长乐高铁路已经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证,玩具火车在这条铁轨上跑一圈就要费时3小时以上。
期刊
这个世界最大的邮筒位于日本山口县宇部市,是由当地大学工程系的学生建造的。它高达7.2米,长约3.6米、宽约3米,体积约68立方米,它是日本普通邮筒的12倍大。你可以用这个巨型邮筒邮寄信件,尽管你可能会困惑:我该怎么够到邮筒的投信口?但请记得用专门的图章在你的信上标明“这是由世界最大的邮筒寄出的哦!”
期刊
面朝大海,背靠青山……这是电影《非诚勿扰》描绘的浪漫意境。在现实中,真正一辈子面朝大海则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渔民。在海南省海口市东海岸,夜幕已经降临,渔民劳作时健硕有力的剪影,渐渐融入在深邃的蓝海之中。大海对于渔民不是风景,而是安身立命的家园。这幅作品获得了中国国家地理2013“最美”摄影1月赛主题奖。
期刊
本田公司于最近制造了一辆能在4秒内加速每小时60英里的剪草机。这辆剪草机最高能以每小时130英里疾行,而打造这辆超级剪草机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原来的世界纪录。
期刊
住在夏威夷的Kawika Singson是一名极限徒步旅行者和风景摄影师。近日,在一次拍摄岩浆的活动中,Singson无论鞋子还是他的三脚架都已经着火,但他依旧淡定进行拍摄,视火焰为无物。
期刊
梅萨拱门(Mesa Arch)几乎是美国犹他州峡谷地国家公园的经典标准照。公园每年约有85万访客,这里天然拱石无论在密集度或数量上都为全球最高、最庞大的,光是编入目录的就超过2000个。梅萨拱门本来就是是世界上观赏日出的最佳地点之一,自从Win7采用它作为屏保样片之后,认识它的人更多了。梅萨拱门日出的最大看点便是穿过拱门,能看见前面一大片开阔的峡谷地和洗衣女石等风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阳光在石拱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