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公众对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形式和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对如何在中职学校德育教学中贴近学生实际这一问题上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将在客观、全面地分析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培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上,结合对德育工作贴近现实生活要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充分论述,进而深入、系统地探讨推动中职德育贴近学生实际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学生实际;问题;策略
一、引言
诚如我们所知,中职学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属于“弱势群体”,因而更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在德育培养问题上,如何更好地让德育工作切实地推动中职学校学生的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是十分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二、中职学校德育培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生源整体素质不高,学生自卑心理较强 毋庸置疑,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学校的生源整体的素质并不高。一方面,家庭背景和环境的影响往往导致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难以跟上培养步伐;另一方面,入读中职学校的学生难免会存在心理落差,同时,他们更早地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和挑战,自卑心理较强,容易对外界事物产生不满和厌恶。
2.德育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内容脱离实际 从现实情况看来,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培养工作普遍存在着目标不明确的问题——究竟有没有必要在中职学校开展适应性、特色化的德育培养工作;在中职学校学生面临激烈就业竞争的同时,开展德育培养工作是否有意义和价值。归根究底,这是因为中职学校没有明确认识到德育培养工作的目标,导致方向偏差的出现。一方面,中职学校对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让德育工作长期流于形式,导致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出现较大的偏差;另一方面,不少中职学校的授课内容过分注重针对性的“就业教学”,而忽视德育教学,没有把德育融入到各项教育教学中,直接导致了学生综合素质不强的现象出现。
3.灌输式教学方式枯燥单调,忽视学生个性和多样性 首先,在日常德育培养中,大多数老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教授方式都是一致的,这无疑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多样性的表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处事方式并不一样,接受程度也有差别,一致的教学方式会使很多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这样的教学方式给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三、德育工作贴近现实生活要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创新德育培养内容,提升学生参与热情 贴近生活,是我们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中职学校坚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原则,从现实生活出发,从学生关注的社会时事、热点问题入手,不仅能够创新德育培养的内容,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避免走入“形式化”道路,还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中职学校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学习热情。
2.提升整体德育水平,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 毋庸置疑,德育培养的水平和质量与中职学校整体的形象和教学质量息息相关。也就是说,德育培养工作的成功对中职学校整体的发展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德育培养工作的完善,能够提升学生整体德育水平和综合素养;与此同时,德育水平的整体提高能够更好地树立学校形象,提高中职学校的知名度和教学信誉。
3.丰富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经历,扩宽学生就业渠道 中职学校学生是直接面向就业的,这是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的一点。具体说来,在德育工作中观察和体量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际需求,也即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以中职学校学生直接面向就业为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因地制宜、适时改变的德育培养工作,能够丰富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经历,扩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四、推动中职教育贴近学生实际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在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工作中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是让德育培养更贴近学生实际无疑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整体形象。因此,为了更高效地推动中职学校德育教学贴近学生实际,学校必须充分重视解决德育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1.明确德育教学的目标与方向,革新德育教学形式 在德育教学中,学校要积极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但是相关负责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德育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结合具体实际,从身边国家大事、社会时事出发,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家政策法令的调整和创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中职学校的学习生涯中,做到德与智的全面发展。
2.提升德育教学的专业性,积极听取学生反馈和建议 不可否认的是,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目前存在兼职人员较多的现象。面对这种状况,在预算标准的范围内,学校可以尽可能地组建专门的德育培养的工作小组,保障德育工作的专业性和创新性。
与此同时,相关负责人要深入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深入中职学校学生实际,对学生的思想现状、生活现状,学生的愿望、意见、建议、理想、态度、观念等都要有深入的了解,且要从贴近学生实际的角度去做工作,例如职业素养培养、职业道德与法规等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也是学生关心的问题上入手,充分贴近学生生活;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建立专门的反馈渠道,如学生代表大会等,让学生能够有途径、有平台提出自己对德育工作创新的建议和意见,并对管理者的新举措和新安排做出及时的反馈,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五、总结
总而言之,德育教学在中职学校教学中意义重大,但是推动中职学校德育教学贴近学生实际也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身为教师,我们要对推动中职学校德育教学贴近学生实际抱有坚定的信心,努力为中职德育教学出谋划策,不仅要推动德育教学方式的改革,鼓励学生更多地融入社会实践以更好地学习职业道德素养;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与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真正做到贴近学生实际,由此,推动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新发展、新飞跃。
参考文献:
[1]李扬.中职学校主体性道德教育模式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讨【J】.现代大学教育,2013(02)
[2]刘艺丽.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问题探析【J】.求实,2012(11)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工程技术学校 516023)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学生实际;问题;策略
一、引言
诚如我们所知,中职学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属于“弱势群体”,因而更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在德育培养问题上,如何更好地让德育工作切实地推动中职学校学生的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是十分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二、中职学校德育培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生源整体素质不高,学生自卑心理较强 毋庸置疑,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学校的生源整体的素质并不高。一方面,家庭背景和环境的影响往往导致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难以跟上培养步伐;另一方面,入读中职学校的学生难免会存在心理落差,同时,他们更早地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和挑战,自卑心理较强,容易对外界事物产生不满和厌恶。
2.德育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内容脱离实际 从现实情况看来,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培养工作普遍存在着目标不明确的问题——究竟有没有必要在中职学校开展适应性、特色化的德育培养工作;在中职学校学生面临激烈就业竞争的同时,开展德育培养工作是否有意义和价值。归根究底,这是因为中职学校没有明确认识到德育培养工作的目标,导致方向偏差的出现。一方面,中职学校对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让德育工作长期流于形式,导致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出现较大的偏差;另一方面,不少中职学校的授课内容过分注重针对性的“就业教学”,而忽视德育教学,没有把德育融入到各项教育教学中,直接导致了学生综合素质不强的现象出现。
3.灌输式教学方式枯燥单调,忽视学生个性和多样性 首先,在日常德育培养中,大多数老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教授方式都是一致的,这无疑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多样性的表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处事方式并不一样,接受程度也有差别,一致的教学方式会使很多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这样的教学方式给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三、德育工作贴近现实生活要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创新德育培养内容,提升学生参与热情 贴近生活,是我们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中职学校坚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原则,从现实生活出发,从学生关注的社会时事、热点问题入手,不仅能够创新德育培养的内容,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避免走入“形式化”道路,还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中职学校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学习热情。
2.提升整体德育水平,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 毋庸置疑,德育培养的水平和质量与中职学校整体的形象和教学质量息息相关。也就是说,德育培养工作的成功对中职学校整体的发展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德育培养工作的完善,能够提升学生整体德育水平和综合素养;与此同时,德育水平的整体提高能够更好地树立学校形象,提高中职学校的知名度和教学信誉。
3.丰富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经历,扩宽学生就业渠道 中职学校学生是直接面向就业的,这是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的一点。具体说来,在德育工作中观察和体量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际需求,也即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以中职学校学生直接面向就业为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因地制宜、适时改变的德育培养工作,能够丰富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经历,扩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四、推动中职教育贴近学生实际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在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工作中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是让德育培养更贴近学生实际无疑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整体形象。因此,为了更高效地推动中职学校德育教学贴近学生实际,学校必须充分重视解决德育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1.明确德育教学的目标与方向,革新德育教学形式 在德育教学中,学校要积极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但是相关负责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德育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结合具体实际,从身边国家大事、社会时事出发,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家政策法令的调整和创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中职学校的学习生涯中,做到德与智的全面发展。
2.提升德育教学的专业性,积极听取学生反馈和建议 不可否认的是,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目前存在兼职人员较多的现象。面对这种状况,在预算标准的范围内,学校可以尽可能地组建专门的德育培养的工作小组,保障德育工作的专业性和创新性。
与此同时,相关负责人要深入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深入中职学校学生实际,对学生的思想现状、生活现状,学生的愿望、意见、建议、理想、态度、观念等都要有深入的了解,且要从贴近学生实际的角度去做工作,例如职业素养培养、职业道德与法规等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也是学生关心的问题上入手,充分贴近学生生活;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建立专门的反馈渠道,如学生代表大会等,让学生能够有途径、有平台提出自己对德育工作创新的建议和意见,并对管理者的新举措和新安排做出及时的反馈,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五、总结
总而言之,德育教学在中职学校教学中意义重大,但是推动中职学校德育教学贴近学生实际也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身为教师,我们要对推动中职学校德育教学贴近学生实际抱有坚定的信心,努力为中职德育教学出谋划策,不仅要推动德育教学方式的改革,鼓励学生更多地融入社会实践以更好地学习职业道德素养;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与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真正做到贴近学生实际,由此,推动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新发展、新飞跃。
参考文献:
[1]李扬.中职学校主体性道德教育模式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讨【J】.现代大学教育,2013(02)
[2]刘艺丽.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问题探析【J】.求实,2012(11)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工程技术学校 516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