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在各门科学日益数学化的趋势下,数学作为科学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然而,传统的数学教育一直遗忘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可谓背离了数学教育的目的.人们似乎认为数学教育仅仅与弘扬科学精神有关,而与人文精神没有多大联系.其实我们应该在认识数学文化的功能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策略以便让数学文化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一、数学文化的内涵
数学文化属于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拥有广泛的超越数学自身意义的因素.具体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中都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都是值得我们在教学中一一展示给大家的素材.数学文化与社会文化联系密切,审核影响科学研究的进程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我们必须从文化学的理解角度去认识数学与人类社会不同寻常的关系,了解数学在人类生活、生产及思维中的重要地位.
早就有人认识到数学是一种文化现象,然而数学文化作为研究对象走进课堂,却经历了漫长的数十年时间.伴随数学教育改革的东风,有相当一部分数学教师开始探讨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关系.数学文化的内涵是广大数学工作者在长期的数学活动中形成的对数学的基本认识.数学文化的外延是数学的知识发生及其发展规律,还有应用价值、学科精神、学科思想方法、学科美等.
数学文化教育要求在传授数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的过程中,以育人为目标,注重学科精神、学科思想、学科品质和学科经验方面的教育,摒弃把数学当作单纯计算工具的教育观.“数学文化教育把育人放在首位,把弘扬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放在首位.”我们倡导的数学文化教育,是离不开人文精神在内的完整的、健康的数学教育.在这样的数学教育过程中,通过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应用,引导学生体会完美的数学思维过程,创造一种探索式的学习气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他们探索数学奥妙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
近年来,数学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价值结合的观念越来越得到多数人的认同.但要使数学文化成为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载体,成为促进学生养成创造素质的一种媒介,目前高中教学教育就必须消除原有的误区.比如,数学价值不能与简单的资料陈述等同,数学文化进课堂不是牵强地将一些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扯进来,而应该探索数学知识形成及其技能运用的整个过程.这样做,在实践层面探索数学文化,就是要让数学与社会实际发生紧密的关联,即要把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用浅白的数学原理进行详细的解释.
二、数学文化的功用
在数学教育中重视文化教育是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提高数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研究数学文化是专家教授的专利,而一般的公开课、展示课或普通课与真正的数学文化相去甚远.面对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所遭受的遭遇,我们应当从多角度去开拓思路,从两大方面来探讨高中数学的教学功用.
一方面,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积极的数学情感因素.学生在中学及大学学过的诸多数学公式、定理和解题方法在工作后大多用不上,且很快就全忘光了.而他们在求学生涯中所学到的数学素养,却是使他们终生受益的重要因素.一位数学教育家这么解释说,一个人不管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只要他大脑中深深铭刻有丰富的数学思想精神、数学思维方法的独特性,那么数学文化所带来的逻辑思维随时随地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在各种层次的数学课程中,我们就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情感因素,又称非智力因素、非认知因素.它与智力层次、思维习惯等认知因素没有直接联系,却会对学习产生间接影响.情感因素由很多因素组成,但其中主要的成分是信念、态度和情绪.数十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的数学教育都只是重视传授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而对数学文化成分弃之不理.但在近年来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更为注重数学思想的课堂渗透,使得学生能借助数学问题的解决来激活自身的思维.
另一方面,数学具有美化心灵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功能.数学教育功能中除了教会学生掌握数学工具外,还通过数学文化对学生进行熏陶,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以独特的眼光去看待很多事情.开拓创新精神是人在社会中必须具备的素养.数学是人类理性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所表现的是人的巨大创造力和超强想象力.数学知识在应用和发展过程中,都会碰到新问题,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利用已有数学知识去作出分析,必须结合数学文化的发展脉络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利用数学来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创新,而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数学文化的教育目的.
在推行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当今时代,应该适当地加大数学文化教育的力度.多年来我们的数学教学,主要体现在无意义的纯演算习题训练.此外,数学的研究有过度专门化和过度抽象化的倾向,忽视了应用以及与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这种状况必然激起强烈的反感.可惜的是,很多学生学了多年的数学,仍然对数学的思想精神了解不多,更谈不上宏观上认识和把握数学了.而数学对于人的文化素质的影响,反而是数学让人终生受益的精华.所以,坚持在数学文化观点下开展数学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浓厚兴趣,更是拓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三、开展数学文化教育的具体方法
数学文化视野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必须着重于全过程的文化浸润,要学习历史上国内外数学家的创新意识与敏锐见识.同时,在数学文化观关照下进行数学教学方式调整,并要告别传统数学教学模式.针对此,笔者形成了以下思考.
一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背景.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地渗透数学文化,那么其效果自然大不一样.如,在讲授微积分时,将其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放进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其社会意义进行反思.学生了解中国微积分思想的萌芽要比欧洲早很多年,但是微积分的产生与发展却在欧洲.这个事实确实耐人寻味.这说明微积分在欧洲产生和发展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与文化背景的,也就是说跟当时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很大的联系.通过列举具体事例,让学生以辩证思维来吸收数学文化中的精髓因素.
二是通过评述趣闻轶事来渗透数学文化.数学不是没有感情色彩的,数学家也不是冷酷无情的.数学家在长期的数学研究过程中都有一些常人所不知道的奇闻轶事.让学生了解这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典故,肯定会引起学生很浓厚的兴趣.历史上数学家的奇闻轶事可谓不胜枚举,数学课堂上此类趣闻轶事的评述能让数学课变得更有趣味,因而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从关注数学家身边的事情出发,学生自认而然就会关注数学,最终能引发他们热爱数学的兴趣.从这个角度来说,富有历史文化厚重色彩的趣闻轶事绝对是一种认识数学价值的良好素材,因而可以作为生动教学材料渗透到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去.
三是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数学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这表现为粉笔和黑板一直都是全部的教学工具.要发挥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这种教学手段肯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任何层次的学生而言,数学当中都有很多内容非常抽象的概念,而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很难一下子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妙.结果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完全展现数学所包含的全部信息.换言之,教师通过板书教学很难在课堂上把深奥的数学内涵在短时间内传递给学生.因此,应注重改善教学手段,最好还是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进入到数学的课堂教学之中.
高中数学教师在正确认识数学文化重要性的前提下,还要自觉采取文化的、历史的、哲学的多种不同视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较好地领略数学的文化价值.因此,数学教学就不能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解题教学与应试教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就是要教师注重数学的知识成分的教学,同时多与实际相结合,使得数学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一定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从这个层面上看,这种模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韩春杰.浅谈我国基础数学文化教育的历程.学理论,2010(32).
[2]王康喆.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文化教育的意义与策略.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
[3]徐利治.关于高等数学教育与数学教学改革的看法及建议.数学教育学报,2000,9(2).
[4]吴广超.有关数学文化教育功能的体现.经营管理者,2010(3).
[5]R
一、数学文化的内涵
数学文化属于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拥有广泛的超越数学自身意义的因素.具体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中都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都是值得我们在教学中一一展示给大家的素材.数学文化与社会文化联系密切,审核影响科学研究的进程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我们必须从文化学的理解角度去认识数学与人类社会不同寻常的关系,了解数学在人类生活、生产及思维中的重要地位.
早就有人认识到数学是一种文化现象,然而数学文化作为研究对象走进课堂,却经历了漫长的数十年时间.伴随数学教育改革的东风,有相当一部分数学教师开始探讨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关系.数学文化的内涵是广大数学工作者在长期的数学活动中形成的对数学的基本认识.数学文化的外延是数学的知识发生及其发展规律,还有应用价值、学科精神、学科思想方法、学科美等.
数学文化教育要求在传授数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的过程中,以育人为目标,注重学科精神、学科思想、学科品质和学科经验方面的教育,摒弃把数学当作单纯计算工具的教育观.“数学文化教育把育人放在首位,把弘扬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放在首位.”我们倡导的数学文化教育,是离不开人文精神在内的完整的、健康的数学教育.在这样的数学教育过程中,通过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应用,引导学生体会完美的数学思维过程,创造一种探索式的学习气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他们探索数学奥妙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
近年来,数学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价值结合的观念越来越得到多数人的认同.但要使数学文化成为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载体,成为促进学生养成创造素质的一种媒介,目前高中教学教育就必须消除原有的误区.比如,数学价值不能与简单的资料陈述等同,数学文化进课堂不是牵强地将一些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扯进来,而应该探索数学知识形成及其技能运用的整个过程.这样做,在实践层面探索数学文化,就是要让数学与社会实际发生紧密的关联,即要把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用浅白的数学原理进行详细的解释.
二、数学文化的功用
在数学教育中重视文化教育是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提高数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研究数学文化是专家教授的专利,而一般的公开课、展示课或普通课与真正的数学文化相去甚远.面对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所遭受的遭遇,我们应当从多角度去开拓思路,从两大方面来探讨高中数学的教学功用.
一方面,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积极的数学情感因素.学生在中学及大学学过的诸多数学公式、定理和解题方法在工作后大多用不上,且很快就全忘光了.而他们在求学生涯中所学到的数学素养,却是使他们终生受益的重要因素.一位数学教育家这么解释说,一个人不管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只要他大脑中深深铭刻有丰富的数学思想精神、数学思维方法的独特性,那么数学文化所带来的逻辑思维随时随地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在各种层次的数学课程中,我们就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情感因素,又称非智力因素、非认知因素.它与智力层次、思维习惯等认知因素没有直接联系,却会对学习产生间接影响.情感因素由很多因素组成,但其中主要的成分是信念、态度和情绪.数十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的数学教育都只是重视传授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而对数学文化成分弃之不理.但在近年来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更为注重数学思想的课堂渗透,使得学生能借助数学问题的解决来激活自身的思维.
另一方面,数学具有美化心灵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功能.数学教育功能中除了教会学生掌握数学工具外,还通过数学文化对学生进行熏陶,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以独特的眼光去看待很多事情.开拓创新精神是人在社会中必须具备的素养.数学是人类理性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所表现的是人的巨大创造力和超强想象力.数学知识在应用和发展过程中,都会碰到新问题,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利用已有数学知识去作出分析,必须结合数学文化的发展脉络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利用数学来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创新,而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数学文化的教育目的.
在推行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当今时代,应该适当地加大数学文化教育的力度.多年来我们的数学教学,主要体现在无意义的纯演算习题训练.此外,数学的研究有过度专门化和过度抽象化的倾向,忽视了应用以及与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这种状况必然激起强烈的反感.可惜的是,很多学生学了多年的数学,仍然对数学的思想精神了解不多,更谈不上宏观上认识和把握数学了.而数学对于人的文化素质的影响,反而是数学让人终生受益的精华.所以,坚持在数学文化观点下开展数学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浓厚兴趣,更是拓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三、开展数学文化教育的具体方法
数学文化视野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必须着重于全过程的文化浸润,要学习历史上国内外数学家的创新意识与敏锐见识.同时,在数学文化观关照下进行数学教学方式调整,并要告别传统数学教学模式.针对此,笔者形成了以下思考.
一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背景.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地渗透数学文化,那么其效果自然大不一样.如,在讲授微积分时,将其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放进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其社会意义进行反思.学生了解中国微积分思想的萌芽要比欧洲早很多年,但是微积分的产生与发展却在欧洲.这个事实确实耐人寻味.这说明微积分在欧洲产生和发展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与文化背景的,也就是说跟当时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很大的联系.通过列举具体事例,让学生以辩证思维来吸收数学文化中的精髓因素.
二是通过评述趣闻轶事来渗透数学文化.数学不是没有感情色彩的,数学家也不是冷酷无情的.数学家在长期的数学研究过程中都有一些常人所不知道的奇闻轶事.让学生了解这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典故,肯定会引起学生很浓厚的兴趣.历史上数学家的奇闻轶事可谓不胜枚举,数学课堂上此类趣闻轶事的评述能让数学课变得更有趣味,因而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从关注数学家身边的事情出发,学生自认而然就会关注数学,最终能引发他们热爱数学的兴趣.从这个角度来说,富有历史文化厚重色彩的趣闻轶事绝对是一种认识数学价值的良好素材,因而可以作为生动教学材料渗透到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去.
三是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数学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这表现为粉笔和黑板一直都是全部的教学工具.要发挥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这种教学手段肯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任何层次的学生而言,数学当中都有很多内容非常抽象的概念,而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很难一下子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妙.结果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完全展现数学所包含的全部信息.换言之,教师通过板书教学很难在课堂上把深奥的数学内涵在短时间内传递给学生.因此,应注重改善教学手段,最好还是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进入到数学的课堂教学之中.
高中数学教师在正确认识数学文化重要性的前提下,还要自觉采取文化的、历史的、哲学的多种不同视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较好地领略数学的文化价值.因此,数学教学就不能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解题教学与应试教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就是要教师注重数学的知识成分的教学,同时多与实际相结合,使得数学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一定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从这个层面上看,这种模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韩春杰.浅谈我国基础数学文化教育的历程.学理论,2010(32).
[2]王康喆.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数学文化教育的意义与策略.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
[3]徐利治.关于高等数学教育与数学教学改革的看法及建议.数学教育学报,2000,9(2).
[4]吴广超.有关数学文化教育功能的体现.经营管理者,2010(3).
[5]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