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场有望“回暖”是必然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tao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距中国内地揭开春拍大幕还有时日,但各家拍卖行都纷纷进入了紧张“备战”状态。“今春会怎样”成了业内外人士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在艺术市场深度调整的状况下,艺术品拍卖会唱出怎样的曲目?而刚在纽约、香港市场表现不俗的瓷器、古董板块,在内地拍场上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带着这些问题,日前《中国收藏》杂志走访了北京东正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健生。
  《中国收藏》:近两三年来,艺术品市场一直处于调整中。我们注意到,在香港首轮春拍中,一些瓷器拍品又呈现出“冒头”之势。对此,您怎么看?
  郑健生:在全世界范围内,只要是瓷器精品就不存在回调的问题,也没有什么大涨的现象,一直都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要知道,在器物方面,精品本身就相当难得,他们在当年制作时就数量少,并且绝大多数都被大博物馆收藏,市场上能流通的精品可谓少之又少,这样的真、精、稀作品怎么会低价成交?当然,那些传统的、生产数量相对大的官窑瓷器,近两三年其身价受到了影响,但在今年纽约、香港的拍卖会上,这些官窑的价格也有回归自然的现象,整体表现得比业内人士预料的要好很多。
  《中国收藏》:目前,“征集难”让内地多家拍卖企业苦不堪言,很多拍卖企业干脆在春拍中“瘦身”。不过,在北京东正精心打造的“皇家长物——宫廷艺术专场”上,却总能看到藏家心仪之物。
  郑健生:北京东正拍卖的大部分拍品都是从海外征集的,包括海外老藏家的藏品,这占很大比例,另外还有一些业内人士在海外淘宝回来的藏品。当下,很多内地收藏精英,在欧美、日本等地的不太为国内所知的拍卖会上,捡漏到一些宝物,这些宝物的性价比非常高,这正是我们的征集目标。之所以我们会将这样的藏品当作征集重点,是因为这些精英都是拼杀在市场一线的人,他们的眼光和对市场的把控能力非常高,如果买错一件东西要付出严重的代价,所以他们在选择藏品时会更加谨慎。在征集过程中,东正还要对藏品加以专业评判,这样才能让拍品保真,还能让其成交价与国际接轨。
  其实,这些在海外淘宝的精英们,这些年来都与我保持着非常好的联系。另外,由于北京东正秉着“去伪存真”的经营理念对拍品严格把关,有越来越多的藏家愿意把藏品交给我们。
  《中国收藏》:那么此次“皇家长物——宫廷艺术专场”,北京东正又将给藏家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郑健生:今年的拍品秉承了北京东正的传统,不断提高拍品品质,所以今年的拍品比去年的亮点更多。例如清雍正官窑青花矾红“飞龙在天”甘露瓶、明正德官窑斗彩飞龙内暗刻云龙纹高足碗、明永乐官窑青花仰覆牡丹大折沿盘、清雍正官窑青金石釉弦纹瓶等,都是市场上的硬通货。以这件甘露瓶为例,经过我们查证发现,只有香港苏富比在1979年拍卖过一件,我们这是目前出现在市场上的第二件,应该与当年那件是一对,可以说非常难得。此瓶直颈,斜肩下折,腹部内敛,器形秀雅别致,纹饰气势磅礴,未见同类器物收录于海内外博物馆中,颇为珍罕。自古以来,宫廷御物即具有承袭正统与展现王治的蕴意。对于继位存在多种传言的雍正皇帝而言,制作象征皇权至上的御物更能迎合圣意。其中以海水苍龙纹最具代表性。据雍正朝档案记载:“雍正皇帝连续在雍正十年、十三年表达瓷器上的御龙纹样务必精细描绘看来。”足以象征帝王九五之尊的纹饰或可看成内廷恭造下象征皇权的器物。另外,牡丹大盘是一件永乐年间的伟大艺术品,逢二十载才出现一次的瑰宝。上一次拍卖出现此类精品还是在1995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而我们这件更为难得的是品相全美,直径达40厘米,工艺极精湛,苏青墨染,畅快淋漓,双牡丹花开奔放,象征宫廷的极度奢华,内壁荷花纤细至极,当属一件无与伦比的博物馆级藏品。我觉得,此次专场的拍品不仅精品多,而且整体水平也比较整齐。
  


  《中国收藏》:我们看到北京东正的成绩每年都上一个新台阶,这确实很不容易。这几年,您既经历了艺术品拍卖最火热的时期,也经历了市场的深度调整。您对此有什么感受吗?
  郑健生:2011年,我重组了北京东正并筹备了第一场春季拍卖会,当时还处于市场最繁荣的阶段,到了当年秋拍的时候,就感觉市场开始逐渐转冷。然而,东正在这四年多的发展中却是不断进步,在“严格把关、去伪存真”的理念下,除了我们的主打项目瓷器古董外,还不断推出新的专场,不断提高拍品质量,并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所以,这几年,从自身纵向相比东正是在不停前进的,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也正因如此,我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的认可与支持。因此,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不论环境是否艰难,拍卖公司都要做好自己,保证诚信和品质,这一点在逆境中尤为重要。
  《中国收藏》:您对北京东正的未来是如何考虑的?
  郑健生:在未来的拍卖季,我们也想尝试一些更加“高大上”的、价值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文物艺术精品。以前不敢去征集这样的拍品,是因为害怕不能给它拍出相应的价值,辜负了精品。但现在通过多年努力,北京东正在业内的诚信度也逐步提高,已经积累了很多优质的客户资源,想必可以尝试这样的精品巨制了。据我所知,东正的客户中能购藏这类拍品的买家并不在少数。北京东正这些年一步一步走来,在器物方面的发展目标一直都是苏富比和佳士得。众所周知,中国古玩瓷器的话语权一直在海外市场,内地市场则显得相对较弱一些。如果我们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打破这个局面,从而让内地市场在古玩瓷器领域上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中国收藏》:有人预测今年内地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有望“回暖”,您这么认为吗?
  郑健生:我觉得这种预测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去年很多拍品的成交价格是非常不合理的,很多传统官窑瓷器都回归到2007年、2008年的价格水平,所以今年有点“回暖”是必然的。而且,我发现今年新加入收藏大军的人有点增多,主要以50多岁的群体为主,这在安思远专场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说,安思远专场上都是这些人在出手,还有一部分没出手的在观望。不过观望是好事,既然他们在观望,就会寻求途径进入这个市场。
其他文献
5月中旬至6月,北京、上海、香港等地都将迎来热闹的春拍季。目前,各家拍卖公司的拍品征集工作都已告一段落,即将在本季拍卖中亮拍的“宝贝们”也即将与各位藏家见面。那么,此季拍卖中有哪些令人瞩目的拍品?请看本刊指南。
期刊
玛丽及庄智博鼻烟壶珍藏压轴的第10部分专拍将呈献214件拍品,种类繁多,包罗万有,尽展清朝的精工巧艺。玛丽及庄智博雅蓄,原藏鼻烟壶逾1700件之多,涵盖宫廷御用及文人珍玩之品,出版甚丰,且曾展于各大国际艺术馆,其中包括大英博物馆及香港艺术馆。  本次拍卖的重点拍品包括清乾隆御制料胎画珐琅仕女图长方鼻烟壶,属清宫造办处御制之品。同者可见两例存世,皆属清宫旧藏,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及北京故宫博物院。两
期刊
清代康熙年间肖像画的领军人物禹之鼎曾经为四王之一的王原祁画过肖像。而今年,朵云轩从大藏家朱昌言藏品中有幸发现了清代肖像画大师禹之鼎为画圣王翚所作肖像,得见同时代大师所绘画圣真容,实在令人兴奋不已。  禹之鼎(1647年至1716年),字上吉,号慎斋,江都(今扬州)人。他“幼师蓝氏(瑛)笔墨,后出入宋元诸家,凡临摹旧本无不乱真。又善写照,一时称绝”,是康熙年间著名的人物画家,以画供奉入职畅春园,官鸿
期刊
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罗马教皇克雷芒十一世派遣红衣主教嘉乐来到北京,就“敬孔敬祖”问题与清朝政府进行谈判,即中国的天主教徒是否要敬拜、祭祀孔子和自己的祖先。康熙皇帝先后13次接见嘉乐,礼遇不可谓不隆重,但在“敬孔敬祖”问题上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无论如何不肯做出任何妥协,并且向罗马教廷明确表示“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嘉乐无功而返,回到
期刊
近270件珠宝珍品、总估价逾3亿港元—天成国际2015年珠宝及翡翠春季拍卖会将于6月14日在香港中银大厦举槌。鉴于现今国际市场对彩色宝石的需求越加旺盛,天成国际今季将特别推出分量十足的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以及各式品牌珍品,当中首推一条海瑞温斯顿出品、重达42.88克拉的天然哥伦比亚穆索矿祖母绿配钻石吊坠项链,其质素之超卓实属难求。  据了解,天成国际的珠宝翡翠拍卖一向备受藏家关注,在去年秋拍,曾
期刊
张大千、沈尹默“屈子行吟 行书书法” 纸本扇面,在2012年的拍场上以80.5万元成交。  近现代书画家的作品近几年成为了中国拍卖市场的宠儿,每期的拍卖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于右任、弘一、沈尹默、白蕉、沙孟海、郭沫若、林散之等书法家的拍卖行情也进入了升值的快车道。像沈尹默的两幅不同版本的《临伊阙佛龛碑》分别在北京保利2012年春拍和北京翰海2013年春拍中拍出了264.5万元的身价。此外,他的195
期刊
梵高《阿里斯康道路》  莫奈、梵高、毕加索、贾科梅蒂……即将于5月份开启的纽约拍卖可谓“大牌”云集,多件重量级拍品的现身必将让5月的纽约格外热闹。  梵高巨作身价4000万美元  据纽约苏富比日前透露,梵高巨作《阿里斯康道路》将于5月5日亮相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会。梵高于1888年在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完成此作,当时其艺术造诣步入巅峰,《向日葵》、《自画像》、《阿尔妇人》、《夜间咖啡馆》等多幅传世
期刊
潘天寿《草书论画梅》朵云轩2015年春拍拍品  上世纪40年代初,来自四川内地的乡村少年吴学让有幸考取了因抗战而内迁至蜀地的国立艺专,并因师长建议选择了当时并不热门的国画专业,主修花鸟画,从而开始了一生的艺术征途。吴学让因此机缘得以请益于各大画坛名家,如潘天寿、李可染、林风眠、陈之佛、关良、诸乐三、郑午昌等均为一时俊彦,正是这些画坛名宿的悉心指授使得吴学让完成了从一个乡村少年到画坛新秀的华丽转身。
期刊
西泠拍卖十周年庆典胜景犹在,新十年伊始,除了筹备今年7月举槌的西泠春拍全国征集以外,西泠拍卖旗下绍兴分公司迎来了首届拍卖会,同时,在扬州特别举办的中国当代玉雕大师作品专场拍卖也赢得了玉石收藏界激赏。以“走出去”的方式开篇,西泠拍卖品牌以更广泛的视野布局经营,延续并扩大着百年印社品牌的影响力。  仲春之日拉开序幕的中国兰亭书法节,同样是绍兴一年大计中经济大戏、旅游大戏的开锣之日。西泠印社绍兴首拍,选
期刊
《春梅独立》是安思远购得的第一幅石鲁作品,常年悬挂在安思远书房,以供其朝夕欣赏。“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此作以352.5万美元成交。  安思远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将中国绘画艺术与Richard Strauss的音乐进行类比:这两者同样以模糊的主题开始,它们的美要在聆听最后的旋律时才能完全掌握。凭借着敏锐的艺术自觉和审美自信,安思远不但因为其对在中国国内曾长期遭到非议贬斥的石鲁的青睐而屡屡为人称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