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宿集:乡村振兴新探索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ejia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宿集”作为民宿群项目由南岸、西坡、大乐之野、墟里和飞莺集多家品牌民宿组成,位于黄河边上的中卫古城。从中卫市区出发,黄河·宿集像一个巨大的谜团,牵引着我们一路驱车向西。这个废弃的小村落,究竟以怎样的魔力获得了游客口中“东方摩洛哥”的美誉?
  曾经的常乐镇大湾村因为整体搬迁,搬走了居民,搬走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搬丢了村名,却留下了古老而神奇的故事。在村落东面的山坡上,苍山、落日、大漠、黄河、长城遗址,这些最具西北地域特色的景象元素,让人猝不及防地感受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盛景。俯瞰村庄,错落有致,炊烟依稀,黄河三面环绕,绿树掩映。吱扭转动的水车,平顶、土夯墙、直线条的黄泥小屋和庭前屋后的小块菜地,浸透着先民朴素的美学追求和古老的生存智慧。如果佐以母亲唤我回家吃饭的声韵,我会以为自己到家了。
  然而,真正的“惊艳”完全来自于我掀开门帘的那一瞬间,落地窗、壁炉、书屋、咖啡厅、油画,屋内极具现代风情的陈设和屋外苍凉古朴的景象形成了巨大的视觉冲击。让我更惊奇的是,这种巨大的反差,不但没有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反而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惬意,并且这种感受在采访中一直如影随形。黄河·宿集运营公司总经理张颖是土生土长的中卫人,有着多年金融业从业经验。他告诉记者,面对国内传统观光旅游业红利逐步萎缩的现状,旅游业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如何给市场提供高效优质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是整个业态面临的挑战。黄河·宿集的开发与运营,从一开始,就不只是打造一个景点,而是依托西北地形地貌、风土人情、黄河文明,充分发掘和修复独特的黄河文化资源,通过酒店、餐饮、生态农场、做陶体验、探险、私人订制等一系列个性化的旅行产品,打造一种参与度高、体验性强的生活方式,以黄河元素彰显西北文化的商业价值。顺着张颖的商业逻辑,在黄河·宿集发展中得到印证。
  从景区引进的国内知名民宿酒店“南岸”出发,我们依次进入了“城里”“西坡”“飞茑集”,也进入了黄河·宿集打造的这种逻辑的内部。4个入驻的酒店,4种不同的装修风格,4种不同的生活倡导,4种不同的视觉体验,同时也带来了4次油然而生的愉悦。在春夏农场、陈家园子和李家台子果园和牧场,古老黄河孕育的农业文明,就以这样纯粹的方式立体地呈现在面前。这种呈现,体现的不仅仅是商业价值,更展示了先民在顺应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智慧和奋斗精神。这样的回顾不仅仅是改造和利用,而是一种对黄河文化的缅怀,是一种匠心独居的人文修复,它极大地满足了没有北方生活经验的人们对黄河文化、对昔日西北边关风土人情的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河·宿集更像是无言的传承,具体而生动。
  在“南岸”酒店的院内,一个不大的游泳池格外引人注目,一池被天色渲染得瓦蓝瓦蓝的春水,嵌在四周的黄泥小屋和黄土围墙中。现实中它是游客钟情之所,而在网络上它俨然是众多观赏者眼中的“网红”,来来往往的游客都会在此拍照留念,朋友圈、抖音、快手上都有它的身影。在征得同意后,正在拍照的浙江姑娘小陈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她说身在南方,到处都是青山绿水,所有的旅游景点都一个模样,没有什么新奇的体验。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从“小红书”上发现了这个地方,看到了别样的景致,特别喜欢,于是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预定,想“五一”和朋友一起游玩,结果“五一”期间的客房早已预订一空,只好提前来了。她告诉记者,来到黄河·宿集,眼前的一切美好景色讓她深深着迷,一扫之前对西北落后荒凉的印象。这次,她不但要夜宿黄河村落,还要去一江之隔的沙坡头寻幽探险。小陈是职业模特,她想在这里多拍些美照,在网络上宣传推介自己的事业,也推介宣传西北,宁夏还有这个让她迷恋的村落。张颖告诉记者,像小陈这样来自长三角一带的顾客现在已成为景区的主要目标客户。从2019年初开业运营,到年底公司营业额达到了2000万元,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年营业额翻一番的目标还是可以期待的。在离“飞茑集”不远的黄河岸边,一群年轻人在茅草亭里喝着红酒、吃着甜点,在随风摇曳的芦苇丛中坐看苍山落日,静听黄河涛声,俨然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画卷。
  新生的商业运作模式不但实现着自己的价值期许,同时也带动着其他业态的苏醒。本地红枣、枸杞、红酒、牛羊肉等商品,通过黄河·宿集的品牌优势,线上线下交易越来越活跃。黄河岸边的果农张希林,一家三代守着200多亩枣园生活。过去他家的枣要运到镇上的集市销售,因为需求少,往往卖不上好价钱。如今,依托黄河·宿集平台,价格高于新疆大枣,顾客遍布全国。张颖最看重的还是被黄河·宿集经营理念改变的景区职工。他们都是本地人,经过培训和一年的经营实践,这些年轻人不仅有了比传统酒店每月多1000~2000元的收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了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和理念。
  与滚滚黄河毗邻的黄河·宿集,只是博大的黄河文化的一个缩影、一份传承。但奔流不息、百折不挠、奋勇前行的黄河精神与现代文明的巨大碰撞,在粗犷、粗砺的西北外表种下了钟灵毓秀的内心。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必将给新时代的黄河文化注入新的内容和动力,必将有力推动黄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李 旭
其他文献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小组讨论会场上,宁夏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站长赵庆丰委员神情专注,认真听取每一位委员的发言,红色笔记本上一页一页记录着发言重点,这些都是她的宝贵收获。  加大草原生态建设  作为林草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赵庆丰尤为关注生态文明建设。连续几年,她一直在为宁夏林草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从“把国有林场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到“进一步加大国有林场管护站点用房建设力度”“对国有林场事业
期刊
编纂民法典是中国几代民法学人的愿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经过5年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期刊
6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宁夏考察。  6月8日下午,习近平在黄河吴忠滨河大道古城湾砌护段,察看黄河生态治理保护状况。  6月8日下午,习近平在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考察民族团结社区创建工作情况。  6月8日下午,习近平在吳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同社区志愿者代表亲切交谈。   6月8日下午,习近平在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了解当地推进脱贫攻
期刊
近年来,贺兰县以党建为引领,注重整合组织资源、发挥组织优势、凝聚组织力量,深化“三大三强”行动和“两个带头人”工程,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  抓队伍建设,培育乡村振兴骨干力量。注重把思路活、干劲足、熟悉现代农业与乡村治理的优秀干部调整到领导岗位上,乡镇班子成员本科以上学历达95%,35岁以下人数比例达32%。近两年提拔重用21名乡镇干部,让年轻
期刊
千呼万唤中,银西高铁呼啸而来。  2020年12月26日上午9时,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润儿宣布银西高铁正式发车。伴随着清脆的汽笛声,首发的复兴号D4385次动车组列车驶出银川站一路飞驰,从塞上江南奔向三秦大地,宁夏终于融入全国高铁网。银川至西安的客运列车运行时间由过去的14个小时左右缩短至3个小时左右。  从2010年签署《加快宁夏铁路建设发展会议纪要》,到2020年底银西高铁建成通车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原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担当、“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大力实施脱贫富民战略,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  遵循科学指南,精准谋划攻坚。坚持把精准方略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各方面,精心制定脱贫摘帽方案和24个专项方案,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建立“普惠+特惠”政策体系,形成“55104”攻坚计划。组建20个
期刊
黑眼湾,是宁夏南部山区泾源县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子,它地处大山深处,全村只有10来户人家,祖祖辈辈靠天吃饭,交通基本靠毛驴。就是这样一个闭塞的小村庄,在全民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也没有被落下。从这里,还飞出了一只“金凤凰”。  “从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民到走进人民大会堂的人大代表……每一次努力向前,支撑自己的不仅仅是梦想,还有整个时代的引领和召唤。”马慧娟在她的新书《走出黑眼湾》中这样写道。  从农民到作家
期刊
“天下黄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后套。”  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黄河流经吴忠滋养了富饶的精华之地。近年来,受惠于母亲河的吴忠市各族群众在各级党组织的带领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治理黄河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总体安排,主动担责,积极作为,打响了新时代黄河保卫战,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一路前行,步履铿锵。  硬核出击 确保黄河安全无虞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
期刊
自古以来,黄河就是缔造银川平原的“生命之河”。黄河银川段自利通区与灵武市交界处入境,从贺兰县与平罗县交界处出境,总长度83.8公里,占黄河宁夏段的21.1%,年均过水量300余亿立方米,辖区内有唐徕、汉延、惠农、西干等多条引黄干渠。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沿黄城市银川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打好新时代黄河“保卫战”  近年来,银川市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融入
期刊
编者按: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2020年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提出,要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润儿先后到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就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