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善操理者不能有全功,善处身者不能无过失。(《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
【简释】擅长操持治理的人不一定有完美的功绩,善于修养自身的人也不会没有过失。
2.物不极则不反,恶不极则不亡。(《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
【简释】事物没有发展到极端,就不会向相反方向转化;罪恶没有发展到极端,就不会灭亡。
3.人而无礼,罪莫大焉。(《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
【简释】人不懂得礼而胡作非为,罪过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4.天不称高而体尊,地不矜厚而形大,厚无不载,高无不覆。(《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
【简释】天不自赞其高而形体尊贵,地不自夸其厚而形貌广大,地厚没有不承载的,天高没有不覆盖的。
5.质于天地,信若丹青,我无彼欺,尔无我诈。(《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
【简释】效法天地之质朴无私,诚信如丹青始终不渝,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6.神人之共怒,谅天地所不容。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
【简释】使神与人共同愤怒的倒行逆施的人,谅必为天地所不容。
7.为将者,受命忘家,临敌忘身。(《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
【简释】担任指挥的将领,接受任务时应忘掉家室的牵挂,面对敌人时应忘掉自身的安危。
8.穷因尚口,乐贵和心。(《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
【简释】争言斗口就走不通,和心悦意才能快乐。
9.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
【简释】时机难得不可错失,错失了就不会再有。
小链接: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监修,原名《五代史》,也稱《梁唐晋汉周书》。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后人为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便称之为“旧五代史”。
【简释】擅长操持治理的人不一定有完美的功绩,善于修养自身的人也不会没有过失。
2.物不极则不反,恶不极则不亡。(《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
【简释】事物没有发展到极端,就不会向相反方向转化;罪恶没有发展到极端,就不会灭亡。
3.人而无礼,罪莫大焉。(《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
【简释】人不懂得礼而胡作非为,罪过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4.天不称高而体尊,地不矜厚而形大,厚无不载,高无不覆。(《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
【简释】天不自赞其高而形体尊贵,地不自夸其厚而形貌广大,地厚没有不承载的,天高没有不覆盖的。
5.质于天地,信若丹青,我无彼欺,尔无我诈。(《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
【简释】效法天地之质朴无私,诚信如丹青始终不渝,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6.神人之共怒,谅天地所不容。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
【简释】使神与人共同愤怒的倒行逆施的人,谅必为天地所不容。
7.为将者,受命忘家,临敌忘身。(《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
【简释】担任指挥的将领,接受任务时应忘掉家室的牵挂,面对敌人时应忘掉自身的安危。
8.穷因尚口,乐贵和心。(《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
【简释】争言斗口就走不通,和心悦意才能快乐。
9.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
【简释】时机难得不可错失,错失了就不会再有。
小链接: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监修,原名《五代史》,也稱《梁唐晋汉周书》。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
后人为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便称之为“旧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