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双语教学模式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qads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和无限潜力,使许多国家与地区都关注并致力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课程改革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环节全面展开,在优化教学中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浅谈 中小 双语 教学 模式
  
  我国存在着丰富多彩的双语教学形态。双语教学就可因对象母语的不同而分为藏汉、维汉、蒙汉、朝汉教学等多个不同的形态、类别和层次,其受教育人数之多为别国所罕见,并充满了学术兴奋点。目前正在一些省市和学校进行试点的英汉双语教学也已成为了教研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赞成者不少,疑虑者亦众,试点中的问题和理论上的困惑都会发人深思。本文就蒙汉双语教学的学科定位、模式与要求、内在限制与相关因素的制约这三个突出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双语教学的界定
  随着人类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和无限潜力,使许多国家与地区都关注并致力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课程改革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环节全面展开,在优化教学中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然而,国内少数民族中小学校的汉语文课程改革明显滞后于其他课程。蒙汉双语教学的中小学汉语文教材所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现行教材未能充分关注当代蒙古族中学生的心智特点与发展水平,其内容和结构未能从学生汉语言语能力的实际出发,以至于在中小学这一关键的学段,不同程度地挫伤了一些少数民族中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影响了他们汉语能力的发展,尤其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多年以来,少数民族汉语教材的改革都未能受到充分的关注。
   200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5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些法规和文件,为蒙汉双语教学的中小学汉语文教材的改革与建设提供了保障和依据,我们应该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立足于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的实际,借鉴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深入研究民族教育、蒙汉双语教学、汉语第二语言学习、汉语汉字的规范等诸多领域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针对蒙汉双语教学中小学汉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大力开发民族汉语教学的资源和潜力,对中小学汉语文教材进行理论重构。中小学汉语文教材的重构理论,强调民族汉语文教材的内容要有创新性、前瞻性和跨越性,提出三级弹性教学机制,教材结构由文体主导转变为能力级别的分层递进,将确定的主题内容与教师学生自选内容相结合。在教材中充分关注和落实大纲中“加强语言实践”、“促进民族学生现代汉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要求,实现由讲读中心向言语实践中心的转变。强调新编教材内容应主题积极,同时更要具备创新性、文学性、科学性和人文性等特质,给民族漢语文学习中的教师和学生以“乐教”、“乐学”的支点,并为师生提供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的广阔空间。通过对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文教材的理论重构,期望能够推动教材改革的深入,加强文汉语教学的建设和研究,促进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蒙汉双语教学的开拓创新找到一个突破口。
  二、双语教学的模式与要求
  根据双语教学模式的结构可以看出其前提条件之一是:各科教师或进行双语教学的学科教师,除了要具有本学科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外,还要精通用作教学语言的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语言具有规范性、教育性、分解性、生成性、贫信息性、冗余性、选择性、控制性、趣味性和表演性等十大特点。可以表现为标准语、简化语、扩展语、重复语、回避语、问题语、提示语、注释语、无声语和混合语等十种不同形式。实行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把这些特点形式灵活、得体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因此,不是所有能够读懂外语教材的教师都能用外语教学,理想的双语教学教师应是以教学语言为本族语——母语的各学科专家,至少也应是掌握了教学语言的各学科专家。
  三、相关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法
  笔者通常把师资和教材的缺乏看做制约双语教学的两大瓶颈,但最重要、最致命的因素应该是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接受程度。受学生现有汉语水平的限制,中小学阶段数理化各科的双语教学,理解起来都有不小的难度,许多学生对专业术语和英文语句都不太懂,阅读尚且为难,听起来就更困难了。即便是简单的学科词汇、板书、布置作业、命题,师生间的互动都成问题,对学科知识讲解和理解的状况就更是可想而知了。所以,学生作为双语教学的主体和对象,他们的接受程度、汉语水平才是决定双语教学成败与否的关键、根本和前提。可见,多渠道、大批量地迅速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提升他们与双语教学的对接度,才是解决双语教学问题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畏首畏尾,因为双语教学本身就是提高学生汉语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与其坐等,不如迎难而上,并以此作为促进汉语教学的重要手段和难得契机。
  与此相应,双语教材建设目前的解决办法主要是:①直接引进或改编国外的英文版教材。其优点是语言正宗,学科内容与国际接轨,能够吸收国外教材的长处。缺点是经费昂贵,与现行初、高中课程和教材不对接、不配套。②各校自编或复印国外资料下发。这样做可能比较符合学生的水平和学校的教学实际,但汉语的语言水平堪忧,甚至还会带来负面影响。 双语师资培训、教材建设、试点规范组织及实施都需要足够的经费作后盾。上海外国语大学仅从香港引进英文原版教材就耗资40多万元,英汉双语教学长期而巨大的经费投入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必须加强各个环节的理论研究,适时试验,及时总结,以尽早形成科学有效的双语教学新模式。
  蒙汉双语教学的中小学汉语文教材所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现行教材未能充分关注当代蒙古族中小学学生的心智特点与发展水平,其内容和结构未能从学生汉语言语能力的实际出发,以至于在中小学这一关键的学段,不同程度地挫伤了一些少数民族中小学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影响了他们汉语能力的发展,尤其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多年以来,少数民族汉语教材的改革都未能受到充分的关注。
其他文献
一次又一次的小学生自杀事件,已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社会的高度关注。前不久的阜南两名小学女生的服毒事件再一次对学校教育敲响了警钟。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而小学体
“幸福”源于亲身的参与和体验。在新时期,高中物理课堂呼唤教育的幸福感,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幸福,获得成就感。文章就是着重围绕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50岁以上居民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分析乌鲁木齐市50岁以上居民骨质疏松症与膳食及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为阐明骨质疏松发生发展、提出有效骨质疏松防治措施提供支持。方法:于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卡子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前来体检且年龄在50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最终共纳入630名调查对象。采用健康相关行为问卷和食物频率调查问卷调查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膳食摄
我国煤炭年产量约十亿吨,居世界第一位.煤炭生产和加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煤矸石,目前累计堆存34亿吨,占地20万亩以上,而且每年还要新增占地6∞0多亩.煤矸石长期堆存和自燃
初三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是每位初三的教师和学生所关心的。为此,我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注重考法研究,把握中考动向   中考复习前,初三数学组要进行考法研究,研究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走向,研究考纲,研究中考复习策略。每位数学老师都进行专题发言。原
在复习过程中,应该强调注重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含义与适用条件,而不能一味搞题海战术。仔细剖析近几年的物理试题不难发现,虽然考试时间、题量有限,不可能像以前单科考试那样有很高
NSSE凭借调查学生投入到教育性目的学习活动中的程度,强调学生学习质量才是高校教育质量的核心,在美国众多高校质量评估工具中脱颖而出。其从学生参与角度衡量高校教育质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