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霉素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初探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820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先报道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 litis,AS)有关的病原菌包括肺炎克雷伯杆菌、沙门菌、耶尔森菌等,但仍存在争论.近年来发现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是一些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相关的关节炎的诱发因素,如反应性关节炎[1]、未分化脊柱关节病[2]等。

其他文献
患者女,22岁.因皮下结节6个月,伴反复发热4个月于2005年4月11日入我科诊治.患者于2004年10月无明显诱因右上臂皮下出现2枚黄豆大小的结节,无瘙痒及疼痛,随后左上臂也出现类似结节,且上述结节逐渐增多增大,1个月后右上臂结节逐渐增大成核桃大小肿块,12月下旬出现发热,早晚体温较高,最高达40.0℃,同时躯干、臀部、双下肢也出现许多类似的结节.曾在外院治疗,实验室检查提示白细胞低于正常,丙氨
期刊
患者男,32岁.因多关节痛8年,双耳红肿5年,头痛4个月,言语不利1个月于2010年1月入院.患者于200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多关节痛,不伴肿胀、晨僵及关节活动障碍。
期刊
例1:女,15岁.接种麻疹疫苗当天出现左下肢麻木不适,次日麻木不适感消失,4 d后出现耳部冻疮样皮疹、手指足趾红斑,1个月后出现面部蝶形红斑、脱发,无发热、口腔溃疡、关节肿痛。
期刊
目的 了解我国自身抗体检测的现状,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我国自身抗体检测的水平.方法 以自愿报名的方法确定参与单位.质量控制项同包括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ASMA)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5项,共15份标本.标本发放及结果分析采用双盲操作.结果 共102家医院或科室参加质量控制活动.ANA、抗dsDNA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常见的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诊断RA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血清学诊断指标.近来发现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及抗突变型瓜氨酸化波形蛋白(MCV)抗体与RA有一定相关性。
期刊
随着全球首个获批的全人抗肿瘤坏死因子(TNF)单克隆抗体--阿达木单抗的问世,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治疗领域出现了重大进展,迄今为止,阿达木单抗已在各类RA患者,如既往甲氨蝶呤(MTX)治疗失败的患者、既往无MTX治疗史的早期患者和既往抗TNF治疗失败患者中进行了临床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疗效.以下对阿达木单抗在上述各类RA患者治疗中的关键研究数据
期刊
经过近40年的实践,地寒米松的应用取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治疗危重风湿性疾病方面,地塞米松有逐渐被其他糖皮质激素取代的趋势,另一方面在基层不乏见长期口服地塞米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等现象。
期刊
慢性滑膜炎伴关节软骨和骨的破坏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基本特征,而骨的破坏直接导致畸形和伤残.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破骨细胞在骨的侵蚀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对核因子(NF)-κB受体激活剂配基(RANKL)基因或c-fos基因进行敲除,或者使用骨保护素(OPG),可以使动物模型缺乏成熟的破骨细胞,虽然局部炎症可以很严重,但是却不会发生骨的侵蚀.这些动物实验
期刊
期刊
目的 将构建好的小鼠DNA酶(DNaseI)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到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观察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分泌情况.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将已构建好的小鼠DNaseI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人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DNaseI基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的表达及DNA-甲基绿比色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DNaseI的活性.结果 小鼠DNaseI的真核表达质粒能够转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