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疑难杂症”辨析

来源 :中学生物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iya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光合作用的“疑难杂症”进行辨析,从正反两方面比较,以帮助考生走出误区,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为了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课堂中参与和完成真实任务,摆脱传统的以教材知识为中心的枯燥无味的课堂模式,使课堂语言活动近似于习得过程。英语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基本空间,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和场所。本文主要从分析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入手,提出了英语课堂教学中合理有
以新陆早13号棉花为材料,在皮棉产量2500kg.hm-2以上的膜下滴灌条件下,于花铃期分别进行1/2、1/4剪叶和1/2、1/4疏蕾处理,研究库源改变对叶片14C-同化物运转分配及内源激素含
弓形虫病是一种由弓形虫引起的人兽共患疾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综合世界文献报道,估计全球人类弓形虫感染平均阳性率为33%[1],资料表明我国各地人群弓形虫感染率一般在5%~10
“细胞的生活”是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很重要而又很难讲授的一节课,分析其涉及较多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概念,成为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的难点,提出突破教学难点的3个
生物学作为高中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生物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疑、探、练、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
植树造林是人类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的重大举措。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林陆续进入成熟期,植树造林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明显。我国林业的生产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生态环保方面中林业的生产也由弱变强由小到大。和国外林业相比,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多方面的劣势,优势与劣势并存。  一、植树造林的意义及常用技术方法  植树造林可使水
在分批发酵中研究了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p-UV-8)的菌体生长、基质消耗及产物生成的特征,基于Logistic方程和Leudeking-piret方程建立了描述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及模
大多数人对“龋齿是不是传染病”这一问题的认识存在严重误区。龋齿是人类最大的传染性疾病,它是一种细菌性疾病,主要致病过程是变形链球菌及其他一些致龋菌在牙齿表面聚集形
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个B淋巴细胞通过培养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的抗体,一般通过杂交瘤细胞筛选分离岀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由于其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故可用于
早期临床实践发现,氯喹、奎纳克林、金鸡纳生物碱的抗疟作用只限于疟原虫生活史中能降解血红蛋白的阶段。红内期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与其血红蛋白的分解代谢程度一致。感染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