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癌术后快速康复一例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ongqing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性,63岁,主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月入院,无明显消瘦,可进流食.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身高175 cm,,体重70 kg,皮肤黏膜苍白,颈部及双侧锁骨上末触及肿大淋巴结,腹部平坦,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肛门指诊:直肠空虚,未触及结节、肿块,指套无血染.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3.93 x 109/L,RBC 3.58×1012/L,HGB 71g/L;大便隐血实验弱阳性;ALT 25 U/L,AST30/L,血清白蛋白34 g/L,CEA 139.4 μg/L,AFP7.8μg/L.胃镜检查:贲门癌,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理学检查:(贲门)可见腺癌组织浸润.入院诊断:(1)贲门癌;(2)营养不良性贫血(中度)。

其他文献
自2007年6月至2012年7月,我科对临床便秘症状明显,但钡灌肠、结肠传输试验、肛直肠测压、直肠黏膜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依据不确切,而疑为巨结肠同源病(hirschsprung disease allied disorder,HDAD).现就16例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期刊
患者男,67岁,因发现右[月国]窝搏动性肿块,伴右下肢麻木感1个月,于2013年3月5日入院。
期刊
美国成年人群中约23%患有下肢静脉曲张,6%为严重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 venous disease,CVD)患者,临床表现为静脉性水肿、皮肤改变、活动性或愈合性静脉性溃疡等.静脉曲张、静脉性溃疡以及相关并发症不仅可导致慢性疼痛、残疾、生活质量下降、工作日减少和过早退休,也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美国40 ~ 80岁人群中有约1100万男性和2200万女性静脉曲张患者,其中200
期刊
20世纪80年代,外科医生发现肥胖外科的一些手术对2型糖尿病有治疗作用[1-2].我院自2010年5月起开展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至2011年3月共完成手术46例,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4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16例,女30例;平均年龄(50±11)岁;平均体质量(79±20)kg;平均体质量指数(BMI):(30.4±7.5)kg/m
期刊
众多研究报道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抗多种肿瘤细胞的作用,并且还具有毒性低,不存在交叉耐药,可以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等优势[1].本研究为了阐明青蒿琥酯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发生胀亡并且探讨其机制,为临床胃癌的治疗提供新的调控靶点.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由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提供;青蒿琥酯购自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195,批号LA100703;Pri
期刊
患者女,10岁,因“误食两块磁铁后未从大便中排出22 d”于2013年4月2日入我院.患者入院22 d前误吞食两块椭圆形磁铁,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大便正常,但始终未能从大便中排出两块磁铁.腹部立位X线平片和腹部CT均显示两块磁铁粘合在一起,位于右上腹,每块磁铁约3.0 cm ×0.7 cm大小(图1).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显示磁铁位于十二指肠水平段内(图2).查体:腹平坦,未扪及肿物,全腹无压
期刊
目的 探讨胃窦癌术中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的作用.方法 本组32例胃窦癌患者术中经胃网膜右动脉灌注5-氟尿嘧啶(5-Fu,1000 mg/m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药后2、5、10、20、30、60 min门静脉血、周围静脉血、腹腔渗液及切除癌组织中5-Fu的浓度.结果 于注药后2 min门静脉血及腹腔渗液即出现峰浓度,分别为(48.8±6.8)μg/ml及(75.3±30.7)μg/ml,于注药后
目的 评估分析MRI增强序列对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胆管细胞癌患者,均经CT增强检查和MRI T1-VIBE增强序列扫描,分析2种检查方法中的各种影像学征象,分别记录病变的位置、数目、大小、强化程度、胆管扩张程度,观察邻近动脉、门静脉受侵、门静脉内瘤栓情况,重点观察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对于病变的显示效果. 结果 MRI TlVIBE图像的肿瘤与无肿瘤肝脏组织的对比明
目的 总结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修复术后需二次补救治疗的原因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11年12月完成的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需二次干预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二次治疗距离第1次手术平均时间1~60个月,平均(14±11)个月.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支架近端持续Ⅰ型内漏和夹层逆行撕裂继发A型夹层形成.8例选择了杂交手术治疗,4例患者为单纯腔内治疗.结果 二次处理30 d内死亡率5.
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手术后局部复发率高[1],预后差.在根治性切除手术的基础上辅以放化疗,特别是随着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radiochemotherapy,NRT)的引入,直肠癌治疗在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提高保肛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步.本研究通过对比对腹腔镜联合NRT与传统手术联合NRT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探讨两种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