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搜集与处理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是本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单一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已发生了重大转变,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不再停留在课堂上,教师的地位也由主体变为主导、引导。因此,让学生学会借助信息化的优势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可以有效提高语文学习效果。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搜集与处理问题。
  【关键词】兴趣;方法;意识;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最后一条明确提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由此可见,信息搜集与处理的能力是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我们的语文教学要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变化,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源,拓展视野,获得选择、判断、利用、表达信息的技能。下面就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对信息进行搜集与处理作一下简要分析。
  一、激发学生搜集信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活学生主动探究,引发其获取信息的欲望。语文教材中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就是学生阅读的典范,其内容包罗万象,所展示的信息量非常大。教师可通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教学《草船借箭》,可在课外指导阅读《三国演义》节选等;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可激发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和周总理的生平事迹,能帮助学生准确的理解课文;教学《长征》,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了解长征的历史及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风范及崇高品质;教学《威尔斯的小艇》,可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意大利风土人情的资料,了解异国风情,有助于对课文的准确理解。这样做当然是费时费力的,一开始, 学生总觉得很麻烦, 只有少数的同学进行了搜集。针对这一问题, 我采用了积分制, 对每次能在学习新课前主动搜集资料的学生, 除了给予精神上的奖励外, 还在他们的积分册上加一分。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无形之中,让孩子自身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赶、学、比、超的意识,搜集信息的兴趣就调动起来了。
  二、教给学生处理信息的方法
  学生每天生活在社会中,可接触获取很多信息,获取了信息,我们该如何来处理利用呢?
  (一)鉴别筛选信息。要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学习任务去鉴别筛选。
  (二)加工信息。对筛选出来的信息需要进行分析加工,找出这些信息的共同点,就会体现信息的价值。
  (三)存储信息。可以用文字、图像、拍摄等形式把信息保存下来。
  (四)表达传递信息。表达信息可以通过说、写、读、表情、身体、语言等形式。
  例如:我在教学《夜莺的歌声》这课时,首先通过学生浏览,找出有关写小夜莺的句段,这是鉴别筛选阶段。接下来,让学生把若干句段通过分析,从而体会到小夜莺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这就是分析加工阶段。在大脑简单的储存后,通过读或说的形式把小夜莺的特点表现出来。
  三、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意识和习惯
  (一)在生活中搜集处理信息
  老师可经常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搜集处理信息,能使他们养成搜集处理信息的习惯。如:有一天下课时,校园里飞来了几只蜻蜓,同学们都很兴奋,我灵机一动,让学生观察了蜻蜓,并让学生回家后再搜集有关蜻蜓的资料,并以“蜻蜓”为题材,写篇日记,结果学生写得得心应手,可见坚持让学生搜集信息,既能增强学生搜集信息的意识,锻炼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
  (二)在课内搜集处理信息
  新课程很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为我们搜集和处理信息提供方便,可以以课堂内学习内容为切入口,搜集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如:我教学《蝙蝠和雷达》这课时,就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蝙蝠和雷达的资料,让学生对蝙蝠和雷达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样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又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习惯。
  (三)在课外阅读中搜集处理信息
  课内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内外联系,开放课堂,开放教材,让学生根据课内知识到课外搜集信息,使课文内容更丰富,学生的视野更开阔,学生获得了超文本的信息量,把课本读透了,这样,课文就“只是一个例子”。例如:在学了《七月的天山》这课后,让学生到课外搜集有关名山名水的文章、图片和资料等,学生搜集了黄山、太湖等名山名水的图片、资料等等。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学生领略了祖国自然的秀丽、神奇,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还培养了学生主动搜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习惯,从而使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实践表明,让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能充分地将课文内容、课外知识、现代信息有机结合,扩充个体信息容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主体充分参与,将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走进社会、走进自然,遨游于信息的海洋之中。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真正地融入到学习中,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李玉秀.小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培养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4(1).
  [2]简双.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探讨[J].课外语文,2014(4).
  [3]吴光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10).
  [4]傅勇.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新课程语文教学经验总结与反思[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4).
  [5]周明玉.小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J].江西教
  育,2010(36).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需要语文教师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有创新性地认识,又能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实践中各种关系及问题,避免语文教学模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
【摘要】当代大学语文作为我国高等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提高当代大学生语文素养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就从大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入手,提出传承传统文化的措施,以期为相关语文专业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传承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现在的大学语文教学已经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语文对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体现是不
为了到花园里看日出,我比太阳起得更早;如果这是一个晴天,我最殷切的期望是不要有信件或来访扰乱这一天的清宁。我用上午的时间做各种杂事,每件事都是我乐意完成的,因为这都不是非立即处理不可的急事,然后我匆忙用膳,为的是躲避那些不受欢迎的来访者,并且使自己有一个充裕的下午。即使最炎热的日子,在中午一时前我就顶着烈日带着小狗出发了。由于担心不速之客会使我不能脱身,我加紧了步伐。可是,一旦绕过一个拐角,我觉得
职业高中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使他们成为实用型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但是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能力是他们专业发展、提高以及以后工作所必需的。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地方,基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至关重要。通过有效的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
2025年,“00后”将成为消费的主流,他们的消费习惯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无从得知,即便是现在的80后、90后消费者都已经进入了消费主权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