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胃癌转化治疗中基于手术的分型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un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上,部分晚期胃癌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获益;但也确有部分患者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获得了长期生存。随着近年来新型药物的出现、治疗手段的多样化及多学科诊治模式的发展,转化治疗的理念应运而生。限于晚期胃癌异质性强,表型多样,临床难以获得高级别证据以指导治疗。本文通过梳理晚期胃癌与转化治疗的定义,引入晚期胃癌常见临床表现包括腹膜转移、肝转移、第16组淋巴结转移、腹腔细胞学阳性和原发病灶侵犯邻近脏器(T4b)等,试将晚期胃癌分为评估后可切除型与不可切除型。可切除型Ⅳ期胃癌:即指采用现有诊断工具评估原发病灶及转移灶确认可获得R0切除,且可得到患者身体状况或医疗条件等是否符合手术等的临床评估,根据治疗难度与风险分为低风险与高风险者。不可切除型Ⅳ期胃癌:是指通过现有诊断工具评估原发病灶及转移灶无法获得R0切除,根据转化治疗的成功与否分为转化组、部分转化组与未转化组,对于这部分患者,手术治疗需更加谨慎,应依托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手术时机的判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在转化治疗现状下依据诊断和治疗措施加以分型,可能有助于更好地开展证据级别较高的临床试验。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白疕汤2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银屑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对照组B和对照组C,治疗组A采用口服白疕汤2号联合窄谱紫外线照射治
目的探讨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和4%的琥珀明胶用于体外循环预充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8例瓣膜替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贺斯组和佳乐施组.分别在麻醉前及鱼精蛋白中和
期刊
目的对深圳地区儿童地中海贫血(地贫)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3065例行地贫筛查的疑似地贫儿童进行血常规联合毛细血管电泳,借助反向斑点杂交(RDB)、缺口聚合酶链反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常见的出血部位,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间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3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中常见出血部位、出血量和止血时间;根据手术日期,将入组患者分为2012年组(91例)、2013年组(122例)和2014年组(142例),统计不同年份组患者出血率的变化。结果3个不同时间组患者基线资料的
目的比较左半结肠癌(LC)和右半结肠癌(R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长期预后的差异。方法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行手术治疗结肠腺癌患者2 174例,排除横结肠癌、部位重叠、部位不明、复发癌、多原发癌、伴发其他恶性肿瘤、术前化疗、局部切除、临床数据不完善和失访者,最终纳入1 036例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中563例盲肠癌、升结肠癌和结
目的探讨尿刊酸修饰壳聚糖(UAC)负载siRNA对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的基因沉默作用及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UAC和壳聚糖(CTS)分别包裹NGAL siRNA转染结肠癌细胞株HT-29,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GAL的表达量,并分析NGAL基因沉默与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关系。结果荧光显微镜下显示,UAC-siRNA的转染效率为(37.52 ± 7.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是否可以作为梗阻性结直肠癌的一种转化治疗,为择期腹腔镜根治术提供可能。方法2012年6月至2016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对63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选用自体膨胀式金属支架,在影像引导下经内镜置于肿瘤致肠狭窄段;待梗阻症状完全消失后进行多学科团队评估以制定后续手术治疗策略。后续的手术包括开腹和腹腔镜两种方式。回顾性分析这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种术式术中及术后
目的探讨纳米碳显影联合动脉血管入路法在直肠癌淋巴结分检中的技术优势。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通外科7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纳米碳显影联合动脉血管入路组(动脉血管入路组)和传统方法组。动脉血管入路组将手术标本置于分检台上,自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开始解剖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和直肠上动脉,沿着动脉血管走形仔细查找黑染淋巴结和未被染色的淋巴结(可能呈粉红色、淡黄色、乳白色或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