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膝髋关节置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c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抽取院内自2016年1月起,到2018年12月接受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10例为回顾分析对象,统计患者术后症状性VTE发生率,并通过统计分析患者VTE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110例患者术后的症状性VTE发生率为8.18%,症状性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为6.36%,而症状性的肺栓塞发生率为1.82%;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年龄≥70岁、住院时间>7天以及具有脑梗死病史均是患者发生症状性VTE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通过掌握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症状性VTE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早期发现并降低症状性VTE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膝髋关节置换术;静脉血栓栓塞症;围术期;临床特点
  人工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多数为老年人,此类患者术后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并且VTE的发生具有隐匿性,进一步增加了患者治疗难度。针对症状性的VTE患者,通过掌握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性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患者VTE发生率并促进其术后康复[1]。本次研究重点分析膝髋关节置换手术后VT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患者VTE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及方法
  1.1常规资料
  抽取院内自2016年1月起,到2018年12月接受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10例为回顾分析对象,男性62例,女性48例;年龄范围44~89岁,年龄均值(64.2±0.6)岁;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者38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者72例。
  1.2方法
  患者在接受膝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内均由院内专业人员以Caprini量表实施VTE风险性评估,需要对患者的下肢周长进行定期测量和记录,并于术前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所有患者术前均未出现下肢VTE。在进行护理人员交接班过程中对于患者的下肢周长进行检查与核对,判断其下肢周长与术前周长差值是否超过3cm,是否存在显著的肿胀和Homan征阳性,针对存在异常情况者需要对其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针对疑似为VTE者需立即以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针对存在胸痛和胸闷症状者需确定患者是否为心源性休克,并立即采取CT肺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判断患者是否属于肺栓塞。
  1.3评估指标
  统计患者术后VTE发生率,比较患者症状性VTE和非症状性VTE两者的变化趋和患者主诉与体征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的相关数据均以软件SPSS17.0進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通过()描述,行t检验和χ2检验,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P<0.05代表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术后症状性VTE的发生情况统计
  本组110例患者术后的症状性VTE发生率为8.18%(9/110),其中患者的症状性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为6.36%(7/110),而症状性的肺栓塞发生率为1.82%(2/110)。
  2.2单因素分析
  通过单因素分析,年龄≥70岁、住院时间>7天、麻醉方法、具有脑梗死病史均可能是患者膝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症状性VTE的影响因素(P均<0.05)。
  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年龄≥70岁、住院时间>7天以及具有脑梗死病史均是患者发生症状性VTE的重要影响因素。
  3讨论
  症状性VTE患者多数表现出下肢肿胀和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伴随胸痛和胸闷等症状[2]。为了降低患者术后症状性VTE的发生率,针对接受膝髋关节置换术者,需要在其手术前对其VTE危险程度进行评估,并与术后早期加强患者的功能训练指导,并结合其机体恢复程度进行早期功能训练,改善其下肢血流速度,缓解肢体血流的异常状态,对于预防术后VTE发生具有重要意义[3]。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患者高龄住院时间超过7天和具有脑梗死病史,均是术后发生症状性VTE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在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内,需要加强早期预防,特别是针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及早给予积极的干预,确保及早发现并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通过掌握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症状性VTE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早期发现并降低症状性VTE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郭一峰,马玉芬,高娜,等.围术期膝髋关节置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0):3839-3844.
  [2]李白玲,王宇,李佳.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22):35-38.
  [3]吴文惠.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4):100-10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此次主要针对给予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病患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论述。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两年内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8名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病患在治疗期间均给予腹水超浓缩再回输腹腔治疗,对比治疗前、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经腹水回输治疗后,78名病患的体重下降、腹围减小,腹胀和呼吸困难的症状均有所减轻;食欲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后病患的血尿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脑外伤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8例脑外伤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参考组和护理组,参考组临床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在参考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后,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焦虑状态评分,护理组明显优于参考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股骨近端转移性骨肿瘤患者中选择23例作为样本,所以患者均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分析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良好,无伤口感染、神经损伤和血管损伤等问题的出现,同时术后无肺部感染以及褥疮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跟踪随访发现,所有患者术后存活时间均在6个月以上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已婚妇女在避孕过程中使用避孕药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在东辽县安恕镇计划生育工作站接受过治疗的100例已婚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进行调查,然后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100例研究对象按照口服、宫内节育环、外用药物避孕、避孕套等四种方式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各25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其避孕藥具及避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100例研究对象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PR)及第二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在30例正常子宫内膜、8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C-erbB-2、PR在正常宫内膜与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阳性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细胞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方法:以37例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的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以37例非病理完全缓解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调取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患者基线资料、病情、治疗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年龄、绝经、病理淋巴结阳性、ER或PR阳性、HER-2阳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直径、蒽环类药物剂量、0.85~1.0mg/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在治疗偏头痛时运用中医内科辩证治疗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以60例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偏头痛患者患者为分析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后,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西比灵治疗,另30例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中医内科辩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偏头痛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偏头痛症候积分明显更低,P<0.05。观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心电应用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心脏超声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超声检查期间除了心律失常之外,其他的检测结果都要优于心电图检查,阳性率为88%(44/50),要明显超过心电图检查结果的76%(3
期刊
摘要:脑溢血已经成为脑外科里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随时威胁到人们的生命。随着脑溢血患者的逐渐增多,专家对脑溢血病症的大量研究。目前,针对这种疾病已经研究出了良好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法。  关键词:脑溢血;临床治疗;方法  前言  脑溢血患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之中,一般患者還具有高血压病症。特别是,当中老年遇到事情激动时容易发生脑溢血。脑溢血患者发病时,血压会升高,主要根据出血量和出血部位,以及意识障碍的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伴肺癌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临床病理学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9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伴肺癌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床检查以及病理分析。结果:通过胸部的X线摄片显示患者的双肺处呈现弥漫性肺泡阴影,胸部CT显示出双肺弥漫分散在斑片或者条状的索影。病理检查之后,肺部的胸膜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粘连和增厚的情况,切面处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黑色实变区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