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美术教材中的中国传统绘画教学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1026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目标对中国画的教学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本文对中小学美术教材中的中国传统绘画教学中“如何教、教什么”以及中小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知多少、学什么、怎么学”进行思考。
  一、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过程应注重欣赏、体验、感悟、创作
  (一)欣赏
  学生在欣赏中国传统绘画时应从它的美学思想、气韵、意境入手。
  传统绘画作品中有书法的痕迹,“书画同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书入画”更体现出中国画重视主观感受的情境交融,以情为主的特点。画家的主观思想情感的描绘,是中国美学思想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中国画在创作中讲究以气见胜。谢赫在《六法论》中头一条就是“气韵生动”,清代画家石涛《泼墨山水卷》用大写意的手法一气呵成,满纸笔纵飞舞,墨雨淋漓,大有骤雨旋风之势。展现了山川景物的大气磅礴、意态万千的神韵。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作者挥毫泼墨时缘物寄情、物我两忘无比激荡的心情,从画幅中可明显地看出画家以气贯笔,气韵的生发与笔墨的结合。
  中国画情境交融的意境。所谓“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谓“境”就是被描绘被表现的现实生活景象。当代著名画家齐白石曾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画面上没有一只青蛙,而只有活泼生动的蝌蚪从山石间流出的小溪顺流而下。表现了十里外的山间景色:“仿佛山间一潭清水,清澈见底,游鱼、青蛙、垂柳、蝉鸣。”画面虽然简洁却意境深邃,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
  (二)体验
  中国传统绘画的体验首先来自于临摹。然而,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这样的教学安排,是否合适?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呢?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画学习中临摹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教学手段。
  首先,临摹的体验有利于学生对水墨的认识。一些水墨的练习,给学生一个对陌生的毛笔、宣纸、水与墨的了解与熟悉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使学生在初步了解中国画笔墨的基础上,能够大胆去尝试使用中国画工具宣泄自己的思想情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实践而产生乐趣。
  其次,临摹的体验有利于学生了解宣纸和毛笔的性能。宣纸的性能极富变化,毛笔柔软而富有弹性是非常难以控制,以学生的能力要在这样变化多端的宣纸上的毛笔去模仿规定的形象新鲜刺激富于挑战。
  再次,临摹的体验有利于学生对传统绘画构图与透视特点的领悟。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的是散点透视和一角半边的独特构图来展示其意境和形式美感。若不实践学生将永远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
  最后,临摹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绘画中缘物寄情、物我两忘的绘画情趣。中国画的造型并不是去模仿自然,而是画家用自己的文化去解读自然,表现画家胸中的自然,是一种借物抒情的精神产物。让学生在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能够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艺术情怀。
  (三)感悟
  在中国传统画欣赏课中,和学生沟通,让他们看、让他们听、让他们想、让他们说;要让他们学会比较、学会思考、学会评价、学会将新旧知识串成串,融会贯通;就是要运用一切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启发学生的感觉,诱导学生的感知,提升学生的感悟。
  (四)创作
  一切绘画的欣赏与学习最终将回归于创作。这也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用毛笔蘸上墨,以水为颜料在宣纸上随意画出浓淡、干湿、粗细、长短不同的点、线、面,再进行组合。让学生把毛笔当成玩具,玩耍似的使用,使其看到在自由的运用下,笔将水与墨混合,型与线的交融直至完整作品的呈现,让学生体会绘画创作的无穷乐趣!
  二、中国传统绘画教学,在教学形式上应丰富、灵活,适合学生年龄特点
  (一)故事导入丰富学生的视野
  中国画发展的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名人轶事也多,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的故事,“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马一角,夏半边”,八大山人的“墨点无多泪点多、泪眼中的旧江山”“哭之、笑之”,齐白石的“不倒翁”等故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以游戏的形式来训练绘画的技法
  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他们敢于去画,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利用水的张力,以及宣纸的特征,使画产生了漂亮的肌理效果。学生对这种效果,表现得非常兴奋,而且胆子也大,在这个玩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水分的多少对画面产生的效果的作用。通过训练学生对各种用浓淡、干湿、粗细、长短的关系、疏密关系等看看在自由的运行下水与墨的结合。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很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发挥的余地。
  (三)利用中国画的工具,让学生画儿童画
  在成就感的巨大推动下,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就会发挥到极致,他们需要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创作。此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用国画的工具材料,让学生画儿童画。之前提及,中国画中的写意画讲求的是一种意境,甚似儿童画的天马行空。现行小学美术教学中,以儿童画的方式进行中国画的创作已成为小学中国画教学的重要内容。
  三、中国传统绘画教学,应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中国传统绘画教学意义深远,按照原来的课堂评价机制每节课中必然考虑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目标。其中也必然包括复习旧知识,讲授新课,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作业评价等完整的环节。这样的教学只能完成简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学生的作品也仅仅是一些即兴创作,不能达到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传统绘画艺术素养的目的。
  而中国传统绘画教学的评价机制应该是这样的:课的形式多种。有讲授型的,侧重于基本知识和激发的讲授;有的课是练习型的,侧重于技法的训练;有的课是欣赏型的,侧重于对作品的分析、体会和感悟绘画的情感等;有的课是示范型的,如观看教师的演示;有的课是讨论研究型的,侧重于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评价。这样学生们有所侧重,针对不同的教学方向并有针对性地完成作业。
  我们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是为了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服务,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素质,为其终身学习奠基。作为美术学科的教育者,更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让我们在学生学习的道路上多搭建学习的“桥梁”,让学生在终生发展中不断有所收获!
其他文献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音乐素养即指在音乐领域中所获得的审美品味、音乐气质与文化内涵;其在日常生活中所自然表现出的高尚情操、聪颖智慧、独特的创造力、对世界文化的理解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一
期刊
科学幻想绘画是指少年儿童通过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利用绘画形式描绘出未来人类生产、生活因科技的发展可能呈现的巨大变化。少儿科幻画是真实反映孩子童心的一种艺术形式。  一、科幻画较好地展现了小学生的科学想象力  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是少年儿童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想象,应用绘画语言创造性表达出对宇宙万物未来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遐想而产出的绘画作品。它是真实反映孩子们童心
期刊
体育高考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对特定体育专业进行的招生考试方式,也是最客观最有效的选拔体育人才的手段,在全国各省普通高等院校普遍实施。近年来,在体操专项的考试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发现我们目前使用的考试标准已经延用了15年,而考生的身体素质正出现下滑状态,如果一直使用15年前的考试标准势必出现不相适应的地方,近而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研究和分析体操招生考试内容在新的时期下是否合理,调整和制定
期刊
摘要:在当今教学改革中“情感体验”一直是我们音乐教师所探索研究的重点课题,在教学实践中“体验”是我们完成教学内容的真谛。也是我们每位音乐教育者所要完成的目标。  关键词:情感体验;创设情境;音乐要素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节音乐课教师都不能忽视情感效应,能否产生情感效应及其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学生的情感要靠教师来激发。教师在课堂上自身要赋予激情,这是呼唤学生情感、实现情感效应的前提。在这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递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所以我认为,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新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是音乐课创新教学的关键。那么,如何创建新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呢?我个人认为应从音乐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这六方面进行改革。  一、在教学实践中创新音乐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期刊
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真心实意地对待学生,采取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手段,学生才会从心里真正地喜欢教师。只有学生喜欢上了老师,才会学得高兴,教师也才会教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才会最优,为了更好地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个性的目标。我是从以下几点入手的。  一、激情,幽默地上好课  课堂是老师与学生交流学习的主阵地。一名教师,只有把课上好,才会博得学生的喜爱。幽默上课是一种
期刊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研究的精神力量。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是音乐教学的需要。  一、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范围和学段目标,进行有效教学  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年龄跨越较大,新课程标准将他们分为1~2年级、3~6年级和7~9年级三个阶段。但对于小学阶段来说,将3年级到6年级分为一个阶段不是很科学,所以,我们常常这样分:低段(
期刊
我是一名已从教两年半的小学体育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工作的责任心驱动我总想把每一件事都做好。但是,初为人师的激情在工作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嗓音嘶哑——这一相当多的老师具有的职业病折磨得痛苦不堪:声音嘶哑、喉咙干痛、严重失声……有时,面对学生的吵闹,我欲言却无声;面对同事们的交谈甚欢,我想参与却无奈。一度,我对其他嗓音正常的老师羡慕无比,也痛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的现状,争取一副好嗓子!经过近一年
期刊
新课程实施几年来,不少音乐教师显现出了教育素养和专业素养的不足,无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因此尽快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养,已成为实施音乐新课程的当务之急。怎样成为合格、优秀的音乐教师,笔者认为新课程下音乐教师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素养。  一、良好的思想素质  教师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这是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思想根基。对于音乐教师来说首先要热爱音乐,对音乐持有激情,用艺术的感染
期刊
幼儿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体验。体验强调的是个体的亲身经历,强调的是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参与活动和生活积累,只有亲历亲为,才能形成一定的经验。在教育实践中,以体验活动为载体,关注幼儿活动过程中的种种体验,充分发挥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动作用,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积极的自我体验;让幼儿更多地体验生活、体验自然、体验社会,从而养成自信、合作等良好品质,有力推进幼儿各种潜能的发挥,最终让幼儿感悟到体验的快乐,还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