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免疫学课堂学习兴趣的方法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j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提高免疫学的教学质量,作者在总结学科特点和教学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贯穿学科发展史,紧密结合临床现象与应用实践,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免疫学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免疫学一直是医学和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免疫学的基本理论、试验方法和实践应用已全面渗透生命科学的各个方面。其教学内容深奥抽象、概念纷繁、机理复杂,涉及多种学科,如动物学、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等的基础知识,学生尤其是生物专业学生学习起来难度极大,极易引起思维疲劳,不求甚解,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相应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1]激发学生的免疫学课堂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免疫学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结合三年多的教学实践和尝试,我谈几点个人体会。
  1.学科发展史始终贯穿其中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最重要的都是学生充分了解其知识精髓的过去、现在,进而应用于实践与未来发展,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从根本上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讲授“免疫”的起源含义时,从疾病的发病特点和古代宗教神学的朴素观点来讲述。同时,免疫学的形成与发展凝聚了许多免疫学家,尤其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免疫学家的智慧和汗水。在教学中,结合知识点,向学生介绍前辈们的研究经历和取得的成就能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领略到科学家的思路,得到启迪。譬如,讲授抗体的结构这部分非常枯燥的内容时,可以从Behring借助东方“以毒攻毒”的医学思想发现抗体的过程,Edelman和Porter对抗体结构不断探索的过程来讲述,避免填鸭式的纯讲述或演示。
  2.紧密结合临床现象与应用实践
  免疫学是临床医学和生物学的基础学科,许多临床现象学生耳熟能详,但并没有清楚地理解其实质:为什么患过麻疹的人永远不会再患麻疹?为什么要建立骨髓捐赠库?艾滋病何以如此肆虐?等等。在教学中将这些临床现象与理论知识结合,从现象到本质,将学生的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才能使教学内容有声有色、有血有肉,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免疫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对当前人类重大健康问题的解决起着关键作用:免疫细胞疗法有可能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法;各种疫苗的研制为人类控制许多烈性传染病开辟了新的前景,等等。把这些事实和进展渗透在教学中,能让学生认识到免疫学的实用性,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3.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3.1把握学科和专业特点,重点和难点突出。
  从书本内容到课堂内容,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严格细致的剖析,对知识结构重新优化组合,尤其是要结合生物专业其他课程的特点,使之形成一个能为学生接受的知识框架。比如对于很多临床免疫学的内容,如免疫病理、免疫调节等内容,适当简化。对于生物专业学生在其他课程中要学习的知识,如免疫分子的基因表达、细胞凋亡等内容,则可以自学。而对于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如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学检测等要详细讲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重难点突出,区别于一般医学院的免疫学教学。
  3.2启发式教学。
  学习是一项复杂而抽象的思维活动,人的思维活动不会凭空产生,必须借助于某种因素的刺激,启发式教学能使学生借助教师的刺激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2]。如讲概念“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时,运用启发式分析法,从器官移植时是否发生排斥反应,引出“组织相容性”的概念,从组织相容性的免疫本质,引导出“移植抗原”,即“组织相容性抗原”,从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论述“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这些蛋白质分子是怎么产生的,引出概念“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孤立概念到完整体系,能使学生感到层次清楚,逻辑性强,容易理解记忆。
  3.3采用生动恰当的比喻,直观形象的描述。
  运用直观的道具、图标和形象生动的比喻,可使枯燥内容形象化,抽象内容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中,把免疫系统比喻成国家的军队和警察系统,病原菌比喻成入侵的敌人,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比喻成士兵或警察,抗体和补体分别比喻成捕快和行刑手,等等,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形象理解。再如讲抗体结构时,可将抗体比喻成一个站立的人,上臂以下是恒定区,铰链区相当于肩关节,前臂是可变区,可变区结合抗原时就像人的手抓住一个东西,人有两只手,那么一个抗体就可以结合两个抗原,两条腿组成Fc段,鞋子类似于Fc受体。这样的比喻很具体,学生听后很容易理解记忆。
  3.4适当结合中医知识讲述。
  免疫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课,而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中医学有很多与现代医学的免疫学不谋而合的地方[3]。譬如,中医学里有“肾为营血之母”的思想,这可以从现代免疫学得到证据,人体血液中绝大多数红细胞的生成需要红细胞生成素这种细胞因子的刺激作用,而该细胞因子主要是由肾脏合成的,肾脏的功能就决定了血液的质量。这些知识的对比联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启迪学生思维,从多角度认识和研究一门学科。
  3.5做好多媒体教学。
  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形象直观,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时,通过动画演示,学生能直观、形象地观察到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技术流程。同时,还可以下载一些最新的短视频来提高学生的课外探讨兴趣,如有关美国花巨资研制免疫佐剂的报道,Steinman有关树突状细胞的发现而获诺贝尔奖的报道。这样既能加大教学信息量大,又能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3.6课堂讨论
  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免疫学的很多问题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提前布置一些热点讨论题,比如MHC分子在亲缘鉴定的原理与应用,现代疫苗的研制进程,等等。可让学生在业余准备,在课堂上花一定时间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分组式讨论法,每组选一个人作中心发言,并结合自己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然后其他组学生提问,最后老师简短点评。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的首要任务,只有结合学科特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才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以及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要适时改进,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盈盈.兴趣:教育的第一原则[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0,(3):59-61.
  [2]白英明,肖浩文,陈玉涛等.《医学免疫学》课堂上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4,27(1):36,39.
  [3]潘润存.从现代医学和免疫学角度对“中医肾”理论的探讨[J].中医研究,2011,24,(5):11-13.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是任务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在中职化工原理教学中,面对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的现状,作者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激活课堂教学,达到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的要求
摘 要: 实验教学作为化学学习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不仅在学生学习基本操作技能和相关化学知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能极大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展示创造能力,在化学实验中获取真知,收获乐趣,并学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关键词: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求知欲 实践机会 思维方式 实验条件    化学是以实验
摘 要: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实验教学作为中学阶段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舞台,在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精神、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增强合作学习意识,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实验教学 综合素质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
摘 要: 本文针对中学生物实验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以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提高中学生物实验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中学生物实验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开展    中学生物实验课堂是需要同学们去动手实践的课堂。如何把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有机结合起来是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难题,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是解决这一难题常用
摘 要: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只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比较低的层次。就业问题还涉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科技的发展水平、经济的发展等方方面面。这就需要整个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关注高校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就业率和就业水平。  关键词: 高校就业 4V理论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高校的正
摘 要: 安全是学校发展与稳定的前提,随着高校迅速发展,各种矛盾日益凸显,导致个别大学生安全意识、法纪观念缺失,大学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与法纪观念教育尤为重要。作者通过分析本院学生安全意识和法纪观念现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院实施DRR教育途径的情况,提出了加强本院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学生 安全意识 法纪观念 加强对策    良好的安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关系到能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坚定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状况令人担忧,加强教学研究,增强教学实效性的任务已相当紧迫。文章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弱化的表现、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增强教学实效性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效性弱化 表现 原因
摘 要: 学生课堂到课率低或“到课不听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课堂缺乏吸引力。本文以工程经济学课堂教学为例,针对课堂吸引力不足的现象进行了深层次剖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办法,为搞好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工程经济学课程 课堂教学 吸引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培养尤其重要。然而,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在独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