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学生“学”的三个片断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30173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课改到现在有人总结全国大约有72种课堂教学模式,基本确定了“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这一主流的教学理念,总结出“学生的学”是当今教育教学的主要理念。我一直努力解读这句话,我们的课堂教学该怎样落实呢?学生怎样学才能做到最好呢?我最近通读“生本教育”之后,对学生的学有进一步的理解。在这里我谈谈对学生的“学”的理解,从头脑中的三个片断说起。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在《论语》中“习”一共出现了三次,比如“树下习礼”、“传不习乎”,这个习是“实践”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它的意思是“学到了知识并去实践,这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吗?”从这个角度理解,只有学到的知识能用得上,才能体现学习的价值,在实践中得到成就感。“学以致用”是孔子提倡学习的根源和出发点。再仔细想一想,学习者能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能不快乐吗?在实践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理想,能不快乐吗?这才是孔子“快乐”的真谛。这正体现了孔子“学做”相结合的思想。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的老师让学生一个生字写几十遍,学生怎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呢?在记生字的时候不如让学生自己用“拆字、想象、观察、编故事”等方法来记忆,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来记这些生字,他们的学习才更有乐趣。这些不是很难,当学生真正做时,才会感到做的乐趣。
  学做相结合的思想,会让学生更爱学习。
  二.陶行知易名给我们的启示
  陶行知原名是陶文浚,这是他父亲给他起的名字。当他考入大学时,他信仰明代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也就是先知后行,他认为这很对,然后他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陶知行”。他到美国留学,跟杜威学习,杜威的思想是“做中学”,他深受影响。回国后他经多年教育实践,他认为先行是正确的,后来他发表《行是知之始》一文,提出了学习是先行后知。后来又有了《行知行》文章,他最后改名为“陶行知”。为更准确地反映自己的行知观是“行知行”,他还创造了一个以“行”字为左右,中间把“知”字拆开,上下结构,拼写在行字之中的一个新汉字(读干)作为自己的笔名。
  也就是说陶行知的学习思想是“做中学”,很明显跟孔子的学习方法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哪种学习方法更好呢?
  三.“学习的金字塔”
  我去年在石家庄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参观了“盛世长安小学”,发现他们每个办公室都有一张醒目的“学习金字塔”图片,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个理论是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生在二十四小时后平均学习保持率是不同的。“讲授”学习方法,二十四小时以后学习的内容保持率只能留下5%。“阅读”学习法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视听结合”的学习方式,可以达到20%。“示范”的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讨论组”,可以记住50%的内容。“实践练习”,可以达到75%。“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从金字塔的最底端可以看出。如果学生有机会把学习内容立即应用,或是让学生有机会当同学的小老师,效果最好,也就是“亲自做过并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孔子的“学而时习之”,陶行知的“行知”,学习的金字塔,这三个片断总在我头脑中存在着矛盾,想着谁正确,谁究竟最好,始终不得要领,无法串联在一起。通过学习生本教育专辑,我深刻地知道了,成人和儿童在交往中思维是不同的:成人已经知道结果,思维过程总是由结果到过程。儿童不知道结果,对知识形成过程总是由过程到结果,也就是要经历做的过程。
  我突然顿悟:知识形成和知识学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先行后知,是做中学,主张知识的形成始于实践,这是知识的形成过程,是陶行知的“做中学”思想。学而时习之,就是“学中做”,是知识学习过程。也就是“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这是孔子的“学中做”思想。两种学习——做中学,学中做,都要经历“学”的过程、“做”的过程,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原来最好的学习方法早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更多地忙于事务,将他们遗忘了或者是没有认真地思考过,或者是我们过于跟随别人而丢失了自己。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求知若饥,虚心若愚,总会有顿悟的时候,而那时可能就是一刹那。
  管志民,教师,现居河北承德。
其他文献
Chinas new Five-Year Plan could inspire citizen confidence with focus on social*safety net~2 and quality growth.中国新的"五年规划"重点关注社会保障和增长质量,将提振中国百姓的信心。中国领导人正在瞄准该国最艰巨的结构问题中经常被忽视的一环——改变充满担忧和不确定感的中国家庭的行为模式。这
英语知识的传授,绝不是单纯的知识讲解,也不是纯粹的死记硬背,而是通过极具艺术感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英语核心知识,让学生能够体味英语学习的快乐,达到更高的英语水平.尤其
期刊
语文教学的终极功能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结合。语文新课标在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外,还强调要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因此,如何在提高语文教育的工具性的同时提高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是一个重要课题。孝敬教育是我国语文教育人文性的重要体现。实践中,我通过读、说、写、行“四策略”,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有效地进行了孝敬教育,比较好地实现了语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读,明白孝道  “读”就是阅读,学生通过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利用语篇教学开展深度阅读,能够在渗透语言知识和开展言语训练的同时,还大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期刊
2013年5月23日,一年一度的北京市中小学教学大赛进入到了评审答辩阶段,进入最终角逐的12名选手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演练准备,自信地站在了答辩席上,述说自己的课程设计缘由,展
本格蕾丝是美国著名雕塑家、画家、概念和表演艺术家.本格蕾丝的作品与女权主义运动有着的复杂关系,她是女性主义艺术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她一直致力于尝试突破男性霸权
本文以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对策为主要依据,从课时不
期刊
艺术感觉和思维方式对舞蹈创作者而言,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一些舞蹈案例,对舞蹈创作者的艺术感觉和思维方式进行了相关分析,目的在于使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与汉语学习一样,也需要较大的阅读量.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增加词汇量,学习到固定语法,同时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可以培养较好的语感,进而增强自身语言表达的
期刊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拼读规律,读懂简短的要求、简单的小短文,形成意群阅读的意识.但在当前阅读教学中,却存在诸多问题,部分教师采用以易代难,以口语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