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先进。通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能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建立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教学情境,也能使学生快速理解知识,加深对历史的理解。笔者针对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初中历史课堂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历史;效率;教学
  前言: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具有效率低、枯燥乏味、互动性不强的问题,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则可以将历史事件和知识立体的展示在学生面前,降低理解的难度。因此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提高了教学效率。
  1.在历史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的问题
  1.1 滥用信息技术
  在历史课堂上采用信息技术,能提高教学的总体效率,但必须注重其适度性。一些教师为了对课堂进行改革,存在过度依赖信息技术的现象,甚至促使多媒体、信息技术成为了历史教学的主要模式。这样一来,虽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却导致学生的注意力被精彩的视频和影片所吸引,忽视了知识的学习,甚至产生了喧宾夺主的现象。表面上看似很热闹、活跃的课堂,课堂效率却非常低。
  1.2 不注重质量
  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辅助历史教学时,教师要更加关注质量和效率。然而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虽然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但过于注重展现的形式,忽视了实际的教学内容。导致历史教学流于形式和表面,所以必须突出课堂质量的重要性。
  
  2.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2.1 开展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如今的素质教育背景下,过去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采用信息技术,从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这样一来,也能避免学生产生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举个例子,在学习初中历史中的《鸦片战争》时,为了促使学生了解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有哪些差异,教师需要用多媒体播放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影片、短视频。促使学生在观看时,按照历史情境分小组探讨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差异。最后再将小组讨论的成果在班上进行展示,这样便能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怀、爱国情怀,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1]。
  2.2 利用知识的交互和联结,加深记忆
  教师也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交互和联结,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可以借助微课程以及慕课的形式,对过去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举个例子,在学习初三的日本史专题复习中,教师开发出了3个展厅的日本史微课程,方便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第三个展厅分别是:1.摆脱民族危机部分,其内容是“明治维新”知识;2.中日关系部分,从明朝抗日历史到19世纪末期的甲午中日战争,以及日本联合其他国家侵华的历史。一直到70年代期间,中日才开始正式建交;3.日本和美国的关系,两者都曾参与侵华战争,后来美日之间在合作过程中也产生了矛盾。将这些内容通过慕课、微课进行整合,为学生复习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2.3 对历史进行补充,拓展教学课堂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史料是有限的,为了帮助学生对历史进行理解,教师可通过网络资源对知识进行补充,拓展教学课堂。举个例子,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时,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这些资料:“1860年的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很多军人都抢夺了中国的珍宝,比如金子、银子、瓷器、古董等,对于不能拿走的,竟当场损坏。同年英国人在圆明园纵火,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拓展阅读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亚罗号背后的内幕”。从而展现出真实的历史情境,学生在阅读这些资料的过程中,也能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场战争的残酷。
  3. 制作短视频,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可以针对知识的重点以及难点,在网上寻找资料,制作剪辑一些短视频,方便學生随时进行观看和学习,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比如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知识时,教师制作了关于一战爆发之前,两个军事集团的产生背景。该视频的长度为4分钟,内容包括了两大军事集团的产生背景、矛盾冲突,以及对全球形势造成的影响。同时也展示了地图以及形成的动画流程。教师向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第一,两大军事集团名称是什么?成员有哪些?第二,成员国进行结盟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两个军事集团的差异。学生看了教师制作的短视频之后,便能回答这些问题,而且也掌握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所以这种微课的模式,值得大力推广和使用[2]。
  4. 制作多媒体课件,直观的展示知识
  为了促使历史知识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还可以制作或者下载多媒体课件,揭示历史事件的联系,方便学生进行学习。举个例子,在学习《冷战中的对峙》时,教师需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一个图式类型的检索表,其中包括了数字表格、地图以及国家领导人的演说内容。同时插入了阐述性的板书,可随时进行删除和添加。动态式的图式线索非常简单易懂,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大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再适应需要。而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则能延伸课堂范围,拓展学生的视野。所以历史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改变师生的互动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高效历史课堂得以生成。
  参考文献:
  [1]马银安.初中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137.
  [2]王世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J].甘肃教育,2018(13):71.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日趋频繁,大学生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更加突出,如何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使其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
采用UV—O3高级氧化工艺,以间歇和连续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UV—O3工艺降解多环抗生素恩诺沙星合成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在间歇试验过程中,考察了O3投加量、恩诺沙星初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大学毕业之后读研究生已经成为社会的需要。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培养层次,担负着国家科技进步、
特殊儿童的教育和康复具有特殊性,有效地发展特殊儿童健康的心理模式,推动其超越环境,提升其心智,开发其无穷的潜力等,才可能实现特殊儿童全部的潜能和人性的全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