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青年女性,以"间断言语不利5年,头晕、头痛3个月余"入院。既往长期间断呕吐。患者母亲家族3代中每代均有家族成员出现类似临床表现,多诊断为"脑膜炎、脑积水",多于36~55岁去世。患者入院查体见卧立位血压无明显变化,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完善头及颈椎增强MRI示柔脑膜、脊膜弥漫增厚强化。99mTc-PYP SPECT/CT示心脏显影,左室、右室心肌可见节段性示踪剂摄取,ATTR型心肌淀粉样变性可能。肌电图未见神经源性或肌源性损害。腰椎穿刺示颅压正常,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正常,蛋白升高。TTR基因检测提示TTR基因杂合变异c.113A>G(Asp18Gly [p.Asp38Gly])。诊断为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脑膜与心肌受累)。患者对二氟尼柳治疗不耐受,并未接受氯苯咗酸治疗。随访半年无不适。综上所述,对于存在家族史的脑膜病变患者,即使无周围神经(包括自主神经)、心脏受累的临床表现,仍需考虑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完善TTR基因检测以确诊。
症状体征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言语不利,仅能发"啊"等简单音节,无语言理解障碍,无口角歪斜、肢体麻木无力,约30 min后缓解。此后间断出现类似症状,1~2次/年。同期逐渐出现反应变慢、近记忆力下降,症状缓慢加重。未予诊治。3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视物旋转、恶心、非喷射性呕吐,无耳鸣、听力下降,数分钟后缓解,与体位变化无关。同时出现头痛,双侧颞顶部为著,呈胀痛,NRS 4~5分。入院体格检查:卧立位血压无明显变化。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意识清楚,言语流利,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示齿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对称活跃,双侧指鼻、轮替运动可,颈软无抵抗,克尼格征、布鲁津斯征阴性,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昂伯征阴性,直线行走稍差。
诊断方法患者入院后查血常规、肝肾功正常范围,cTnI <0.017 μg/L,CK-MB <0.5 μg/L,NT-proBNP 12 pg/ml,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谱、抗核抗体谱均阴性,血轻链、尿轻链、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尿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电泳均阴性,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清IgG4正常范围。眼底检查未见玻璃体混浊等淀粉样变性相关表现。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右叶囊性小结节,考虑良性。腹部超声:肝内高回声,血管瘤可能。膀胱残余尿:0 ml。心电图:正常范围。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功能减低(I级),微量心包积液。心脏MRI:基底段室间隔条片状延迟强化,心肌病变可能。99mTc-PYP SPECT/CT:心脏显影,左室、右室心肌可见节段性示踪剂摄取,ATTR型心肌淀粉样变性可能。头增强MRI示柔脑膜弥漫强化,外侧裂为著,较前无好转(图1)。颈椎增强MRI示颈段脊膜弥漫强化。肌电图与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未见神经源性或肌源性损害;上下肢SSR未见异常。腰椎穿刺检查:初压80 mmH2O(1 mmH2O=0.009 8 kPa),脑脊液白细胞计数0×106/L,蛋白定量2.1 g/L,葡萄糖3.5 mmol/L,脑脊液特异性寡克隆区带阴性,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细菌涂片与培养、真菌涂片与培养、墨汁染色、抗酸染色均阴性。腹壁脂肪活检、齿龈活检:未见均匀粉染物质沉积,刚果红、高锰酸钾化刚果红、醇化刚果红染色均阴性。TTR基因检测:该基因外显子2内存在c.113A>G(Asp18Gly [p.Asp38Gly])杂合突变;基因家系验证:患者父亲不存在该突变,患者其中一个儿子及两个表妹存在该突变。最终诊断: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脑膜与心肌受累)。
治疗及预后患者继续泼尼松每2周减5 mg,至减停。确诊后开始予口服二氟尼柳0.25 g 2次/d治疗,用药期间再次出现呕吐,于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遂停用二氟尼柳。未接受氯苯唑酸或牛磺熊去氧胆酸治疗。此后随访半年无不适。
适合阅读人群神经科;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