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必要性及最佳途径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wei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我国现实发展过程中,农业技术水平低下的现状,如果不能够极时解决,就不可能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实力。所以在農业技术的推广中,在各农村乡镇建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并鼓励其发展推广,将有助于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实施,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推广传播的平台,使其能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最先进的农业技术。
  一、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必要性
  随着财政支出的紧缩、事业编制数目的减少,目前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普遍存在人员力量不足、年龄整体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现已成为制约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效开展的瓶颈。引导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优势,对弥补基层农技力量不足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1.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吸纳广大农户参与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所具有的优势实际上就是在进行生产中大量的应用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并在农业的生产中推行了机械农业化的开展,在农业技术使用中也具有较高的使用效率,从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其在农业发展中已经充分的与当代社会的发展模式相融合。为了提高我国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的速度,可以通过支持农业经营者主动的加入或者吸收一部分农民经纪人等方式进行农业技术的传播。在选择农户的时候还应该重视他们的个人素质以及自身的文化程度,就一些喜欢帮助别人的农民进行优先的选择,并将这些具有上进心的农民培养成为农业科技用户的示范楷模,使其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的进行农业技术现代化的推广交流,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生产技术运用水平,使农业发展走向现代化、科学化、技术化的有效途径。
  2.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民技术培训
  农民技术培训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形式。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多从事一线生产劳动及生产作业服务,一般具有市场营销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生产信息灵通等特点。在农民技术培训上,由县级农业部门牵头,按照“政府买单,社会法人培训,农民受益”的原则。择优选择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服务。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培训内容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进行合理安排,内容可包括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及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技能等。
  3.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
  农业技术的推广是需要做出努力的,在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该立足于现代的科学技术,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现状,进行符合当地农业生态建设发展的农业生产基地,并通过适当的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品种以及相关的新兴产品应用于整个实验基地的建设、技术的使用当中,使其成为农业基地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支持。通过对当前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的合理建设,强化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经营组织的发展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技术在农民心中的安全性能,扩大影响力,使农业技术在推广中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
  4.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先进的农业技术往往具有技术含量高、风险系数大、推广应用难等特点。为此有关部门要制定优惠政策,从资金上、物质上、技术上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支持鼓励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5.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有偿服务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时候,应该建立一种共同探索的技术服务模式,这种服务状态应该是互利共赢的,所以在进行农业技术传播的同时应该签订一部分有偿服务协议,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发展状况、经营的规模、土地土壤的优劣进行管理,通过实行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的方式进行农田的建设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往往对于农田种植面积较大的使用效果好,并能够充分的发挥技术的有效性以及可操作性等特点,在社会发展中是可以进行大力推广的。
  三、发展和引导农业技术市场,规范农业技术推广市场行为,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我国农业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但是纵观农业历史的风云变化,我国所使用的农业技术依旧是止步不前,这种方式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建设,使其潜在利用价值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和发挥,所以为了弥补其中的不足,通过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参与能力,提高其对市场发展的分析能力,为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以及传播奠定基础,将有助于农业技术在发展中得到更大价值的利用,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充分发挥农业推广机构自身的行业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搞好服务。一是建立县级专家团队和技术指导员队伍,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筛选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培育科技示范户、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形成专家指导农技人员、农技人员抓示范户、示范户带动辐射户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新机制;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现代传媒开展技术服务;三是改变传统说教方式,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到农技推广服务中来。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的高速发展,乡镇发展开始成为了全社会所关注的主要对象之一。在2017年的时候,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区的供电所开始转变成“全能型”供电所。而对于安徽省亳州供电所亦是如此,理应不断强化保障和统筹,推动各项工作得到有效开展。本篇文章将阐述全方位推进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的工作,探讨其中的细节内容,并列举相关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
期刊
摘 要:在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人事管理问题暴露出来的问题非常多,现行的人事管理体制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人力管理效率的提高。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改革也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期,在此背景下,探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途径,对我国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人力资源;转变途径  中图分类号:F457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在绘画艺术中,光影是艺术家们表达绘画美感和氛围常用的表达方法。对于水彩画来讲,光影在写生和创作方面,更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水彩画从欧洲开始出现,逐渐遍及世界各地,从最传统的写实水彩画发展到了当代的自由表现。在这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水彩画的经历可谓是坎坎坷坷,在这些日子里出现了像怀斯、萨金特等知名画家,也正是他们的出现,为世界水彩画带来更多不一样的水彩。  关键词:水彩画;光影;感受  光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度加快,现代化的城市园林绿地、公共设施、居住环境与传统的城市面貌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伴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教育水平和审美水平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对生活环境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实践工作对城市园林雕塑设计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共享!  关键词:城市园林;雕塑设计  1、引言  景观园林雕塑概念设计涉及到景观与雕塑两个概念。首先,景观是室外
期刊
摘 要: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稳扎落实和在此过程中的逐步深入,党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党内政治文化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被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在之后的各种会议和公开讲话中被数次提及,党内政治文化研究是党建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党内政治文化;内涵特征;建设路径  一、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  党内政治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和思想形态上的文化,是政党文化的一种存在形
期刊
摘 要:英国水彩画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成为独立的画种以来,水彩画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中国的的传统画种是水墨画,水墨的酣畅淋漓的特性与水彩画本体语言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美国水彩画家查理·利德认为中国东晋时期的顾恺之的代表作《女史箴图》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彩画。因为水彩画的本题语言特别适合表现中国传统水墨绘画酣畅淋漓的特点,所以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很适合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内涵。水彩画从中国的发展现状来
期刊
摘 要:考古学家发现,世界上的第一支口红在苏美人的城市乌尔被发现。五千年前,古埃及人会使用黑色、橘色、紫红色的口红。古罗马时代,一种名为Fucus的口红是以紫红色含水银的植物染液和红酒沉淀物所制成。中国唐朝,贵族妇女和教坊歌妓喜欢以檀色注唇,后世沿用。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口红被视为是妓女的用品,使用口红是一种禁忌。大约在1660-1789年,欧洲的法国和英国男士间流行涂口红。十八世纪美国、清教徒移民
期刊
云南的抚仙湖在玉溪市澄江县,那里风光秀丽,吸引了许多游客。抚仙湖湖水碧绿、水面辽阔,周围有金黄的沙滩和雄伟的建筑。金灿灿的沙滩边围坐着一群群可爱的小朋友,垒城堡、串项链,真是乐趣无穷。  夏日的中午,太阳高照,水面上波光粼粼,美丽极了!水里有很多鱼,它们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散步,还有的小鱼在鱼妈妈的怀抱里做着甜甜的梦。  忽然间,黑云翻墨、白雨跳珠,所有的风光全部消失了,眼前一片模糊。大风吹来,乌云
期刊
摘 要:让人民摆脱贫困是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贫困问题,我国在深入学习马克思的贫困和反贫困思想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贫困问题进行了的深刻论述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理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仍有许多贫困人口。因此,在进入新时代以后,国家领导人结合新的时代要求,提出新的脱贫目标和减贫措施。本文将对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生成的必然性、科学内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概括介绍满族刺绣的发展与现状,提出保护满族刺绣的重要性,同时援引国内外传统文化保护的成功案例。进而归纳出具体的保护原则与方法。满族刺绣工艺的代表项目是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保护和利用的研究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研究中的重要个案。  关键词:满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刺绣是满族较有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服饰上的刺绣都深受人们的喜爱。满绣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