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计划的局限

来源 :新课程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kfx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百年来一直流行着这一观点,即我们处于几千年历史的终点上。历史的进程以一个不断递增的速率走向未来,这一未来的蓝图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图景:所有的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印度人和欧洲人,他们都肩负着一个共同的使命,但怎样完成这一使命,我们现在还缺乏充足的条件。在这一状况下,对未来新一代的教育则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教育提供了这样一些机会,唤醒我们来自历史性基础的深沉感,保存传授的内容,但教育也可能彻底地阻断了传承,把人类文化作为废墟堆,从那里人们可以挑选出所需的石头来堆砌新建筑物。而这一新建筑物是奠基在社会学和心理学所误认为是本质的知识和人类的福祉之上,但这一切正源自虚无,因此它是不可信的。在完整的世界里,教育已成为对实事有意识的思索和不断改革。人们处处计划,怎样才能使教育更好实施,或是将教育建立在新的基础之上。这些计划关系到教师身边活泼儿童的未来,而且,人类存在的未来,同样取决于教育在小范围、家庭、学校和儿童的周围环境中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西方人、印度人和中国人,他们的传统已有三千年的历史,今天他们仍在抗拒精神的毁灭。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只看到世界历史进程的无能为力,而变得怯懦起来;而一些人起初怀疑,然后陷入司空见惯的虚无主义中:一切都没有价值,一切都无所谓。还有一些人企图把人类所面临的重大尖锐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掩饰起来,使它们变得模糊不清;有一些人则以玩弄当代政治魔术为最大的快乐。
  我们能生存这么长时间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以其自由精神去领导所有的计划。这一基础一直历史地生存着,并通过日常现实在孩子们心中唤醒这种自由精神,人自身作为一个整体既不能被计划分割也不能被重新制造。对我们来说,能否计划事实的清晰认识,对不可计划力量的充分意识,并不断达到明晰目的,的确是一个不易解决的任务。以错误方式去制订计划,对所有基础的遗忘都可能使人不知不觉地走到极权主义的道路上去。不间断地制订计划对我们人类来说,是完全必要的,这里并不是反对做计划,而是反对指导制订计划的错误意识倾向,以及反对那种想把不可知的一切拉入计划之中的做法,对此进行保护是必需的。我试以一些例子来加以说明。
  1.儿童应该获得能力和掌握知识,知识以纯粹形式并通过科学提供给我们。
  因此就有了把内容和科学的方法传授给年轻人的计划,而科学在生活中已显示出了它的可用性。历史并不像教师所传授的是建立在批判的历史科学基础上,而是先于历史科学的。在古典语言课程中,获得本国语言内涵与语音学知识混淆起来,因此圣经课就变成了宗教史。但是对儿童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掌握科学,而是以直观的图片和形象来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因此,就要求教师传达内容时言简意赅,使儿童受到思维明晰性和理解力的锻炼,以及获得对事物确切的了解。也就是说,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科学中根本不存在作为立身之本和对终极价值叩问的东西,因此也就没有绝对价值可言。对教育来说,科学更多地意味着知识价值的匮乏,在教育过程中,科学的思维方式会强制地成为有意识的知识经验。这样,作为人类存在的不可或缺的基础科学思维方式,应该在一个自身有限范围为人的生成造福,相反,对人的本体的追问则是人的深度价值所在。科学课程的计划不能以科学本身作出判断,也不能取决于专业学科,而是受制于主管学校的部门。这种计划是建立在对科学性负责的基础之上,主管部门负责检查科学在学校所处的地位,尤其是知识价值的选择,以及学校的精神状态如何。
  2.应适应儿童的天性和能力来因材施教。
  作为人类行为、生理心理机能、发展顺序和变态科学的心理学,应成为教育计划和决策的基础,因此教育机构也变成了心理学的场所。目前流行一种观点,认为研究人的学者已经理解人的现实。这是一个时髦而致命的谬误,但它在推动心理学的发展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在研究人的疲劳、记忆、发展阶段特性等问题上具有一定的意义,人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来研究人类的某个方面。心理病理学知识也可以医治一些不必要的疼痛,修正一些急于求成的判断,让人一方面怀有希望,另一方面也承认无情的事实。毫无疑问,心理学只是在人类的缺陷病态方面成为人类的建议者。今天,心理学通过试卷考核和其他机械手段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在企业和学校减少摩擦,以提高生产力和学习能力,我敢说,这往往是把人看作机械的物的一种实际贬低,以及在过高的希冀中,对虚假知识的个别情况作出的判断。心理病理学有意识地追问其可能性的边界,它和心理学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有自身存在的价值。但是心理学家打算作为人类的主管,实在是一个不可置信的怪现象。心理分析在科学外表下,不顾科学因素的整体性俨然作为一场信仰运动,这一运动在美国已成为可笑而荒唐的现象,在我看来,心理分析的渗透与人的转变一起借助于极权统治的思维方式,似乎成了一种毁灭人类尊严的方法。
  人们反对将教育计划建立在被误认为是心理学知识基础上,相反,教育计划应局限在心理学观点的范围内。人们会说:作为科学的心理学对教育并不起决定作用,没有心理学,教育仍然保持住它所固有的本质特性,尽管是在教育领导部门下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
  3.将儿童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栋梁之材,这种对学校的要求意味着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唤醒团体的历史性精神,唤醒象征着的生命意识。儿童在日常生活的无拘无束中,通过与类似团体的交往,语言交流方式以及教育者传授的人类现实状况,而获得历史性精神和生命意识之流。其次是学习将来从事工作和职业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两者都不可偏废。第一个方面涉及学校的精神,每一所学校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传播知识的场所,这是它唯一的职责,不能随意更改,而是要扶植、爱护和让其成长壮大。第二个方面则涉及学校的计划意图,一百年来人们在教学法的改进、不断地修改教材、寻找适当的练习方法以及增强直观性方面取得较大的成果。
  但是,在这丰硕的成果后面却隐藏着巨大的阴影。即可以加以计划的方面,所取得的一项项成果终使人们看不到对整体精神培养的迫切性,首先是在这种教育观念指引下,即对将来生活有用与未来职业作准备的知识才是有用的,因此,就不断地在课程中塞进更多的材料,增加专业,直到学校分裂成许多专业学校,这些专业学校都是以将来生活职业的不同任务为宗旨的。在这种情况下,整体精神的传授,对教育团体的信仰都越来越不起作用。到处都为争夺学生数目而在各专业之间展开了激战,以及为满足专业精细化而降低原来作为人的教育的总体要求。学校课程在计划中经常被替换,在文科中学里只好如此规定,学生在学习期间需掌握的课程包括希腊语与拉丁语、圣经与数学、历史与地理。实际上,这几门功课对创建一个人的精神基础已是足够了,所有其他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校外或将来生活中获得。学校应为每一个人创建一个智力和精神的基础,这一基础对掌握其他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但今天在大学和技术学院则渗透着:无休无止地招收学生,增加所謂必需的讲座和练习,像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挡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通衢。不成系统的专业和知识,传授考试技巧等等,这些都削弱了原初的精神生活,削弱了学生的反思能力,以及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对一个问题反复思考的习惯。   科学知识的传授,作为与儿童正确相处手段的心理学,将儿童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成员——应举出这方面的三个例子,怎样通过计划的自主性与方法的绝对性,从正确的估计中产生出谬误来,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在理性的指引下不能对此问题作出回答的时候,这便是计划的局限。更重要的是人们应该清楚,对不可计划之事所作的计划,其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已经过去了的一切就不能让它再重新出现,现实的需要必须来自予当下的匮乏。正由于教育的精神价值失落,反而今天学校的任务更为明确。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
  仅仅采用理性的计划是不能完成这一任务的,正是以增长财富为目的的独断计划带来了精神价值的消解。服务于计划的手段变为自身目的。科学认识和成绩的提高变成了最终目的,心理学也成了制订教育计划的方法。这样,仅仅作为教育一个因素的科学,有时几乎变成了将来研究职业的先行课程,教学法又将在记忆和技能方面成绩的提高绝对化了。可以贸然断言,什么地方缺乏这种冷冰冰的、机械的科学,教学法和病态的心理学,那里就有重视全人教育的出色的教育存在;但什么地方导向整体的历史性精神被破坏殆尽,那里的教育事业就会陷入危险之境。一个不带偏见讲解历史人物并在其中发现了一些微言大义的历史教师,可以塑造一幅幅活生生的古代画面,这些画面是如此真实,以至于深刻地烙在学生的脑海里,也许这位历史教师没有通过干巴巴的抽象教学和难以消化的庞杂材料去“灌”学生,而在那些现代“科学”教育者看来,并不值得效法。一位从不迎合时尚以教书为探问真理的教师,庄严地在黑板上写下富有魅力的言辞,引起学生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向往,尽管学校当局要求他,应该按照教学法的原则去教学。
  一个不懂时髦心理学的教师,但他却在思考最高深和普遍性的问题,因此他教育孩子们选择严肃而恰当的人生道路也许他曾有一次陷入心理学盲目之境(因为他根本不懂心理病理学)和造成了个人的不幸,但是他却因具有自己立身之本源而仍然秉存本。陛。也就是说,他首先考虑的并不是让孩子们成为不能经风雨的瓶花,而是和孩子们一道去从自己生命的痛苦中去探究生命和世界本质。
  人们在教育中怎样来深思和计划,而最重要的是规定计划的界限和以认真的态度来处理计划。掌管计划的部门恰恰是不能自我计划的,它似乎存在似乎又不存在,它今天仍存在的话,我们只能在此基础上建立我们的希望;但它已不存在于成绩、分数和教学计划这一可把握的事物中。最关键的是具有独立见解和追求的教师,他在学生中所发生的作用是极大的,同时,他在教室里有对自身负责任的自由。哪里能找到真正的生活,而不是被官僚计划者和学校君主控制的令人憎恶的生活,哪里就有充满着精神内容、彼此之间负责任有义务的人类友谊。而这里虽然有所计划的原始真实性的空间,但当计划者看到这一真实性,他只可能想到尽可能少地扰乱它。真实性是否存在,只有孩子们在意识深处中澄然感悟,任何虚伪都逃不过孩子们明亮的眼睛和透明的心扉。事情往往是这样,教师在总是对他精神予以帮助的任务完成和清晰性中明白真实性的存在。教师需要安静的环境,通过优秀课文组成的教材,并以他良好的教学法手段,在孩子心中播下萌芽,这一萌芽将贯穿于孩予们的一生成长之中。教学活动中的读、写、算的学习并不是技能的获得,而是从此参与精神生活,细心地把握其中的美,而不是外在的手的动作和理解运算。
  什么地方计划和知识独行武断,对精神价值大张挞伐,那么這些计划和知识就必然会变成自身目的,教育就将变成训练机器人,而人也变成单功能的计算之人,在仅仅维持生命力的状况中人可能会萎缩而无法看见超越之境。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具有强烈的生活性、实践性、探究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
枪声、惨叫、鲜血、暴力……这些充斥着恐怖色彩的词汇正在亚平宁半岛大行其道,原本深沉宁静的蓝军一时之间被黑色的阴霾笼罩。是什么让球迷骚乱,一次次震慑着意大利乃至欧洲足坛,这样的警钟为何“常”鸣?这些事件发人深省,答案需要我们共同去寻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