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生长分化因子-5(GDF-5)对内侧副韧带(MCL)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10周龄SD大鼠MCL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GDF-5,分为4组:0 ng/mL组、10 ng/mL组、50 ng/mL组、100 ng/mL组,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羟脯氨酸测试盒测定细胞总胶原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与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
【机 构】
:
256603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手足外科,256603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手足外科,256603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手足外科,256603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手足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生长分化因子-5(GDF-5)对内侧副韧带(MCL)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10周龄SD大鼠MCL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GDF-5,分为4组:0 ng/mL组、10 ng/mL组、50 ng/mL组、100 ng/mL组,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羟脯氨酸测试盒测定细胞总胶原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与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 结果 浓度为10、50、100 ng/mL的GDF-5均能增强MCL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以100 ng/mL的GDF-5作用最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L成纤维细胞中加入GDF-5后,羟脯氨酸量增加,I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型胶原mRNA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GDF-5可以促进MCL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进而促进韧带损伤愈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改良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前壁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11年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12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2例;年龄为26 ~60岁,平均33.5岁.髋臼骨折按Letournel分型均为前壁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5d,平均5.4d.手术均采用改良髂腹股沟入路,6例患者前壁骨折块较大,采用拉力螺钉结合重建钢板固定;另6例患者前壁骨折粉碎,且其中4例伴有
目的 探讨开放性跖跗关节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14例开放性跖跗关节损伤患者,男10例,女4例;年龄21 ~67岁,平均45岁;根据Chiodo和Myerson提出的三柱分型,均为三柱损伤.合并内侧柱或外侧柱短缩的患者(各2例)辅以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皮肤软组织缺损者(2例)缺损区清创后予负压封闭引流(VSD)敷料覆盖;合并皮肤脱套者(1例)打薄脱套皮肤后原位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瀚霖杯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2年1月17日揭晓。
负压封闭引流(vaccumsealingdrainage,VSD)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充分引流、促进创面愈合的新型创面治疗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创面和慢性创面的治疗。但关于VSD技术的研究仍存在不少误区、相关基础研究工作亦相对滞后。因此,为提高VSD技术的基础研究水平、提高临床应用治疗效果、进而形成较为完善的VSD技术临床应用标准与规范,《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与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将联合举
日本研究人员7月1日在美国《组织工程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动物实验中仅利用干细胞的培养液就实现了动物受损骨骼的再生。而以往实现骨骼再生,需要利用来自骨髓的干细胞。
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2年,首先祝大家新年快乐,事业有成!
2012年全国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会议目前在京召开。会议强调,医疗机构必须与药品企业签订廉洁协议,明确不得收、送商业贿赂。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年第一季度定稿会暨华东区编委会已于2012年3月10-11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蓝天清水湾国际大酒店举行,本次会议由浙江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承办。本刊副总编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曾炳芳教授,本刊副总编辑、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范卫民教授,本刊副总编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王钢教授。
目的 利用数字技术对骨盆后环结构进行解剖学测量,为经骶髂关节置入S1椎弓根螺钉固定提供临床解剖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68例成人骨盆(136个半骨盆)的16排螺旋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 10.01软件重建骨盆三维模型,模拟骶髂螺钉内固定.利用软件自带测量工具测量S1椎弓根宽度、高度、进钉点的位置、进钉方向,以及螺钉的长度和直径,并比较男女性、左右侧及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