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其策略研究

来源 :健康大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解.方法:从2019年上半年我院血液标本中选取1000份视作一般资料,通过分析检测结果与检验过程,对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进行进一步了解.结果:在选取的1200份血液标本中共有4.5% 不合格共54份,这些不合格标本中存在溶血变化、抗凝不全问题、保存过程不足问题、样本量不足问题、凝血问题以及送检不及时问题的标本数分别为7、12、9、15、5、6,占比分别为13%、22%、17%、28%、9%、11%.结论:临床检验中造成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呈现多样性,综合多类原因分析,大部分原因都可通过提升相关人员职业素养、规范相关制度与操作进行控制,以此降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
其他文献
中学生的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存在差异,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有差异,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存在差异,即各种素质参差不齐。面对这些现实情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层教学”正是符合“因材施教,循序渐近”的教学原则,教学能面向全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一、思想沟通——层次化  分层次教学中的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指导
目的:观察分析注射用兰索拉唑与注射用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8年1~12月期间我院住院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治疗用药不同分为A、B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