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者动机缺失现象分析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方法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l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动力。但在高校大学生中,尤其是民办高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动机缺失”现象。本文主要透过学习者的动机缺失现象,分析民办高校的英语教学方法,为教师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学习者动机;英语;民办高校;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柳希,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基金项目】2020年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校级教改项目:“民办高校学习者负动机影响因子分析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YG2021)”。
  一、引言
  动机是语言学习者的个人因素中最能动的因素,动机及其相关研究一直受到语言教育界的关注。学习动机决定了学习的效果,对学习成果产生一定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制约,所以动机水平高的学习者比动机水平低的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得更积极,学习效果也更好。随着高考改革的发展和高校招生的扩大,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学习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本文主要探讨民办高校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动机缺失”现象,并分析了相应的教学方法。
  二、 学习动机和“动机缺失”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我们能简单了解动机的含义,动机是一种动力,无论做什么,有动机才有做的动力,通过形成动机,加强思想和实践的融合性,是一个产生目标之后付诸行动之前的阶段。
  学习动机是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进行的重要纽带,在具有学习动机的前提下学习会比没有动机的学习有更好的效果,这也就说明了在同一间教室同一位老师的环境下,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大不相同的原因,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两种因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改善学生的英语成绩也应从学习动机入手,适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动机强化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当学生对基础知识熟悉掌握后,动机的产生又会促进学生深层次的学习探讨。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外国学者把注意力放在“动机缺失”问题上,并开展了实证与理论研究。根据德西与瑞安(1985)的解释,“动机缺失”指的是“意图和动机不足”的状态,这可能发生在两种情况下:一种是由无法预测、无法控制的外部环境所产生的“无助”状态,使个体失去了行为的动机,这是由于外部线索而引起的动机缺失。另一种是个体因其内部的特定力量而受到控制,失去其行为的动力,这是因其内部线索而产生的动机缺失。 随着对动機的研究逐渐进入深层次理解和实证研究的阶段,学者 Dornyei(2001)把“动机缺失”定义为:使人们减少某一行为或丧失行动动机的特定外部力量。在这一定义中,更多地关注到外 部力量的作用,而忽视了潜在的内部因素的影响(朱晓红,2011)。本文主要阐述“动机缺失”被认为是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下降,甚至是缺失,这种现象包括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缺乏学习动机,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学习效果。
  三、对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动机缺失的分析
  1.影响动机缺失的因素。按照英国心理语言学家德尔涅伊的定义,所谓动机缺失是指使人们减少或失去对任意特定的行为的动机的外部力量。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动机缺失的影响因素包括外因和内因。
  (1)在语种层面导致动机缺失的因素。在中国,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英语只是一门外语。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中国多年的改革开放,吸引了许多外国友人和企业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一些政策的出台对外语的掌握要求逐渐减少,许多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没用的,因为他们很少有机会认识外国人,也没有很多地方能用到英语,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基本用不到,他们不想学英语,所以缺乏动力,出现了“动机缺失”的现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因是因为英语在大学期间是必修课程,即使不愿意上但是由于考取证书、考试不挂科顺利毕业等等原因不得不上,导致学生在原本就对英语没有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加缺少了主动学习的动力。但是,笔者认为虽然这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动机缺失,也不应该改变英语课程的性质,更有甚者提出把英语改为选修课在学校中展开,虽然现在更加提倡对汉语重点理解与运用,但并不意味着英语就可有可无了,而且这都不利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
  (2)在学习层次上导致动机缺失的因素。本文摘要中所提到,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学生学习水平相差大,缺乏学习英语的动力,教师很难进行教学活动。调查显示,许多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遗忘度很高,尤其是语法和词汇,他们认识一个句子中的几个单词,不会读也不会写。造成他们“动机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良好的基础和学习兴趣。
  (3)情境层面上影响动机缺失的因素。从情境层面来看,课程的具体动机成分与课程有关,包括学习者对课程的兴趣和对学好课程的期望。但在调查中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材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密切,简而言之,学生觉得不够实际,不足以激发出学习兴趣。在没有学习兴趣下的学习大大减少了学习成果的质量,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英语基础是很薄弱的,他们在课堂上基本听不懂,也回答不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学习课文和日常练习时往往会对自己不好的表现产生挫败感,因此,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隐形的压力,所以要将教学任务从传授知识转移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上来,所以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形成和持续受到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期望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将这一期望扩大到今后的学习中。教师的不同期待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课程体验,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会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学生更多地在学习时会表现为注意力集中、自信心强、动机清晰、态度正确、成绩提高等良好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消极态度也间接导致了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缺失。
  2.学习动机缺失的表现。中国许多高校的学生摆脱了家长的监督和中学式的管理,学生的英语学习由于没有详细的学习计划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大大降低,具体表现如下:一,对英语没有学习兴趣,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二,他们忽视英语的重要性,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应付考试,忽视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所具有的沟通功能;三,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差,学习英语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在考试时很慌乱,不参加考试时就什么事都不做。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增强日常学习的意识,帮助学生重拾学习英语的兴趣,找回在学习英语中的信心,培养英语学习的动力。   四、关于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建议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機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出学生缺乏学习意识的原因,教师可根据不同的班级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通过适量问卷调查、班级开会与学生沟通适合采取的教学方法,分析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
  1.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日常学习课程的原因,学生接受知识能力不同。一般来说,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更容易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所以教师可以多加注意,鼓励他们不要完全放弃英语;如果学生不愿意学英语,学校可提供其他语言课程的选择,如朝鲜语、日语、德语等,供学生选择。语言学习在很多高校中都是一门必修课,学自己选择的语言,学生就不会有太多的心理冲突。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学校的分级课程为他们设计了适当的分级,对于学习水平几乎相同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差异不大。
  2. 组织学生开展分组学习及合作学习。由于学生缺乏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效果会更好。教师要掌握所教班级学生的英语入学成绩,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课堂分组坐,这样对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来说是有益的。在小组中,学生的焦虑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动机得到了一定的刺激。学生在课堂环境中,集体的进取精神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应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使学生之间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相互竞争。
  3. 利用情境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注重口语教学,创设情境,运用情境教学法来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多学生的基础十分薄弱,他们对于枯燥的单词和语法学习提不起兴趣,传统的通过分析文章来教授单词和语法的教学方法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将恰当的词汇和表达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由于学生的学习主要受到教师的影响,在学生学习“动机缺失”方面,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既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又要提升道德修养,教师不应该因为学生的基础差而对学生有偏见,丧失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应该平等地对待学生,关心全班同学,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学生。此外,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制定正确的学习策略,以减少学生“动机缺失”的产生。
  5. 使用合适的教材进行教学。一些高校在订购教材时,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情况,导致订购的教材不完全适合学生,有些教材过于简单,让学生觉得都学过了,没有什么挑战性,不能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有些教材对学生来说太难了,学生不理解学习内容,挫败感急剧增加;教材的难易度编排不明显,一年级课本比较简单,二年级课本难度过大,学生觉得自己适应不了,跟不上学习进度,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选择教材时,应在充分把握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前提下,仔细考虑教材内容是否能吸引学生,以及教材是否与学生能力水平相适应,不能敷衍了事。
  6. 制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交流学习内容和技能,互相促进,享受学习;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就会迟到、逃课、忽视课堂、浪费时间。因此,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共同努力达到课程安排的有效性,并不单单是为了上课和积累学分,而是真正学习到实质的知识。在一些高校,课程和课外活动的安排过多,甚至占据英语课的时间,迫使学生选择迟到或早退,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课堂秩序,也意味着英语课可以随意安排,可以随时离开。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严谨,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没有安排好自身英语学习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证学习和活动两边都能兼顾。
  五、 结语
  学习动机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语学习能够准确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获得英语教学所期待的学 习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动机缺失”的过程十分复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分析相关因素,并采取措施及时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桂凤.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中职英语学习者动机影响研究[J].中外交流,2019,26(24):88-89.
  [2]陈洁.内容依托式英语教学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影响[J].甘肃高师学报,2017,22(11):35-37.
  [3]王志浩.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者学习态度的影响分析[J].速读(下旬),2019(8):157.
  [4]杨帆.Freire提问式教学法对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影响[J].才智,2019(31):140-141.
  [5]于秀娟.激发独立学院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12):19.
  [6]张惠琰.从学习者动机缺失现象来谈民办高校英语教学[J].科学中国人,2017,0(4X).
其他文献
【摘要】人工智能包含了智能学习空间、逻辑算法推理、深度学习以及对复杂情境的处理和感知,这些因素给混合教学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人工智能对混合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打破传统的物理空间,创造师生互动的生态,促进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发展,优化学生素质评价方法。本文从人工智能与混合教学的关系、大学英语混合教学中的个性化教学资源建设、互动教学、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的整合、多元智能评估等方面探讨了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大
【摘要】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了一种主要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小学英语的教学则也变得十分重要。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由于小学生对外来语言的接受能力较差,再加上他们需要克服国语所带给他们的影响,所以他们的学习效率不是很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就可以积极的课堂中引入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本文就主要结合实践教学,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
【摘要】语言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语言本身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外语学习是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的要求,语言作为一种人力资本,也将促进经济的发展。本文尝试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大学生英语语言学习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为使学生受益最大化而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语言经济;人力资本;大学生英语语言学习  【作者简介】张璐璐(1993.03-),女,汉族,山东聊城人,济南市
【摘要】无论是在高考中还是在日常应用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另外,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能够体现学生对英语语法、词汇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学生写作能力、词汇量水平、语法掌握情况的锻炼与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语块和图式理论的运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本文则针对这一教学思想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书面表达;语块;教学策略;英
【摘要】课堂是教育教学实施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是完成小学英语教学目标、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小学英语教师必须立足于课堂,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培养兴趣;语感培养;多媒体教学  【作者简介】李倩,甘肃省通渭县陇阳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
1. Test description  1.1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first mock test  The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 is held in the middle of June every year in Guangzhou, China. It aims at examining whether the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对于小学英语的语篇阅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小学生的课余压力也相应增加。小学英语课中的语篇阅读已经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题式语篇阅读的模式逐渐应用于英语学习的课堂之上,成为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桥梁。本文通过对小学英语学习的现状、主题式语篇阅读的介绍,来制定提升小学英语主题式语篇阅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主题式;语篇
【摘要】赣鄱文化(江西文化)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遗产。为了弘扬赣鄱文化的魅力之美,加强其对外传播,本文将以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为基本理论,从赣鄱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角度探讨了如何更好的翻译有江西地域特色的文化负载词,让大家更贴切地感知江西之美,读懂江西的红色、绿色、古色“三色”文化内涵。  【关键词】赣鄱文化负载词;三维转换;英译  【作者简介】喻昕(1979.06-),
【摘要】想要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探究,首先要对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和相应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解。从现阶段推行的全新教育观念可以看出,探索式教育已经在我国的教育行业中占有了较为重要的位置,并以此为基础,衍生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主要重心在于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通过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方式来进行知识汲取之外,可以充分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进一步提升
【摘要】微课是一种全新的基于微视频的教学方式,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在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效果也非常显著。基于微课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优势,本文以大学英语为例,首先对微课的定义做了简要的阐述,然后指出了它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优势,之后结合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全面地梳理其中显露出来的问题,最后结合优秀教师利用微课教学的经验提出了几点高效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