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xin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素质提升也成为头等大事。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不会被时代所淘汰。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升至关重要。在这一点上,高校引进了企业管理这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该课程包含了企业管理原理以及应用,对于学生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企业管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途径,帮助学生少走弯路,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词:企业管理;综合能力;教学方式
  企业管理课程是高校所开设的一门选修课,该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并由于其包含内容较多,贴近实际而备受高校的欢迎。企业管理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够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虽然企业不同,但都是由不同结构层次的子系统相互交错组成的,所以在进行企业管理时,需要对企业内的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和整合,并加以完善的分析,才能够实现信息的传递,完善企业管理。高校教师在企业管理这门课程之中,应该有效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高校开设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现代企業管理工作方式。作为一名企业管理人员,对任何事物都是需要敏锐的观察能力,对任何事物都能做出全面、正确的观察。这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和磨练,才能做到既有敏锐的观察力,又能够顾全大局,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状况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教师要有完善的教学计划。这种计划既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综合能力的培养,还能够提升学生企业管理的能力。例如《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课程的教师在讲解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时,可以注重讲解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劳动生产率与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劳动生产率的其他影响因素。通过观察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影响来寻求其他的解决方式,这是课堂中训练观察力的最佳方式。
  2、培养学生的敏锐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企业工作的节奏。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拥有敏锐的思维能力是基本素质之一,对事物有很明显的洞察力,对突发事件可以迅速做出判断,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处理,将损失降到最低点。针对这方面的培养,教师可以从小处开始,引导学生勤于思考,独立处理问题,逐渐拥有敏锐的思维。教师不能机械讲课,学生不能被动听课,而是要通过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具备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更多是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3、培养学生的系统整体观念
  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在管理企业时需要考虑系统的整体性。因此,在企业管理课程中,更需要突出这样的特点。教师要师在教学中应当使学生明白系统整体观念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系统整体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体性的观念可以帮助系统梳理、思考杂乱的信息,在大规模的信息中寻找有效的信息,整体性观念是信息处理能力的基础,所以加强学生整体系统观念,可以使学生能够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该观念贯穿于企业管理之中是非常实际的。因为企业的组成部分是各个部门,这些部门就像是子系统互相依存,也互相制约,但这就是一个系统,缺一不可。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了解这一抽象的概念,使学生能够拥有系统整体观念。
  4、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在企业管理课程中,为了提升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教师必须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才能够将抽象的理论变成简单直观的知识。重点在于理解,使学生产生兴趣。因此,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案例教学法具有其他教学法所不具备的优势,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力。例如,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课程教学中,教师则是将案例教学法当做主要的讲解方式,通过讲解大量我国企业和德国企业成功运转的案例,深入分析比对各个案例之间的不同点与相似点。尤其是将企业如何从困境中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的经验分析得淋漓尽致,从而将企业文化这一重要概念引导出来,帮助学生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特点,以及其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联系。这种鲜明的案例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还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只谈理论不讲实际。学生未来需要走向工作岗位,如果没有真正的能力,只会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是不可能站稳脚跟的。所以,案例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在《劳动就业和劳动合同》教学过程中,由于知识点相对繁杂,学生不容易掌握,还容易混淆,如果没有恰当的学习方法,学生就会迷失方向。具体的劳动合同纠纷来讲解的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对依据法规签字和合同的意义进行重点讲解,包括发生劳动合同纠纷的求助方式、求助单位以及求助期限,帮助学生理解劳动合同的意义。
  5、提高学生和他人的合作能力
  在企业中,不仅要考察个人工作能力,还要具备优秀的合作能力。许多事情并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企业十分讲究团队协作,因此管理人员也应该具备协作的精神。个人能力的好坏,有一部分与合作能力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这种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舞台,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以便在企业中能够适应其运作管理方式。出色的合作能力可以使人学会顾全大局,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到实践之中,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教师可以举办辩论赛,针对课程中的某一节课进行,通过实际的模拟演练来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学生通过不断参加实践活动,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6、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是一门十分实用的课程,教师要注重将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罗马绝非一朝一夕建成,学生的综合能力也需要在不断的训练中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谢维和.把握人才培养规律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N].中国教育报,2012,12(02).
  [2]张杨,张立彬.美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探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2,9(01).
  [3]孙景华.中国人的管理逻辑[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张德成.业管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J].河南科技周刊,2013,12(25).
其他文献
本文将基于二次型性能指标的线性最优控制算法应用于涡扇发动机控制系统,并在MATRIX仿真平台上进行了数字仿真,继而给出了仿真结果.
摘 要:传统的“学科式”教材,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和理论性。“项目式”教材是面向任职岗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目—任务”式结构,它更加符合任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有力的支撑了任职类课程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项目式;教材;任职岗位  教材作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既承载着学科知识和培养目标,又关系到课程结构和教学组织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核心纽带作用。“项目式”教材开发理念来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从历史事实的角度梳理了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发展过程,并理出了造成当今政府职能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现象的原因。其次,文中还梳理了以西方政府基本职能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府职能基本理论为代表的国外政府职能理论,试图为我国的政府职能转变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从经济调节这一角度来论述我国政府职能的发展方向,在澄清了三个基本事实的前提下,提出了我国政府应从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规模和履行方式上进行
期刊
本文以某型涡轮发动机为例,介绍了某发动机的实时发动机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简化方法、模型的结构和功能,并通过与真实发动机的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在半物理模拟试验
摘 要:电子技术课程作为中高职电工电子类课程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职业技术培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电子技术》的教学过程,研究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引言  作為工科教学的一门课程,《电子技术》课程自然是不如文科课程那样生动鲜活,经常有人用“枯燥”来形容它。枯燥的东西自然很难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课程没有兴趣,那
期刊
该文通过在风洞中对并列双圆柱尾流速度分布和湍流度的热线测量以及水槽流动显示,研究了并列双圆柱涡街的相互作用以及尾流双稳态偏斜流特性。柱间距T/D变化范围为1.01至2.5。
该文用有限体积法对平行于均匀来流方向受迫振荡的圆柱绕流问题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雷诺数选取Re=200、855、4000等几种亚临界雷诺数情况,通过研究不同振幅和振动频率下的流
摘 要: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也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践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并不能完全解决企业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还必须依靠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党强调的工作重点。在21世纪的今天,企业文化建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的快速变化,我国企业的竞争局势变得更加严峻,企业中对于人才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大,然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足,那么做好企业的文化建设显得格外重要。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本文阐述了政工管理给企业文化带来的影响,提出有利于企业长久发展的观点,并针对企业政工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关键词:企
期刊
摘 要:本研究是从科技伦理背景出发,以食品安全角度,针对目前运动员食品安全存在的现状以运动员的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监管原因,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缺失和不完善的立法,执法和监管法律制度的三个层次, 应进一步制定监督管理的规划和检验计划,明确立法思路,采取措施加强对中国反兴奋剂法规建设,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还要加强对运动员的教育,建立合理的社会价值评定。  关键词:科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