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debi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以照相术和电影的发展为例,论述了机械复制时代对传统的艺术作品的影响。本文试图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艺术品的价值、大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方式产生的变化进行浅析,并思考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对今天讨论技术与艺术之间关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本雅明 “机械复制” 技术 艺术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论述了机械复制给传统的艺术作品及其接受带来的变化,并提出了一些影响深远的理论,如艺术生产理论、灵光论、关于电影的理论以及大众文化理论。当今社会,新科技不断更新,远远超于机械复制的水平,在这种背景下,处理好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是很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四方面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来论述,第一,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品本质特征的变化;第二,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品的艺术价值的转变;第三,大众对艺术品接受方式的改变;第四,论述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艺术品本质特征的变化:灵光与震惊
  本雅明在《機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对传统艺术品的本质特征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作了区分,他认为传统艺术品的本质特征是“灵光”,而机械复制导致了“灵光”的散失,取而代之的是“震惊”。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对灵光作过描述。“什么是‘灵光’?时空的奇异纠缠: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犹如近在眼前。静歇在夏日正午,沿着地平线那方山的弧线,或顺着投影在观者身上的一截树枝,直到‘此时此刻’成为显像的一部分——这就是在呼吸那远山、那树枝的灵光”。此话虽未给灵光下一个具体的定义,但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通过将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品与传统艺术品的对比,能够找到与灵光相关的重要内容。其中最核心的是传统艺术品的“本真性”和“独一无二性”。本雅明认为原作品在手工复制的赝品面前保有一种权威性,但是面对机械复制品,这种权威性便会受到损害。正如本雅明所说“在艺术品这个问题上,一个最敏感的核心——即他的本真性——受到了扰乱,而在这一点上,任何自然对象都是无懈可击的”。
  概括来看,灵光与艺术作品的此时此地性,本真性,权威性,独一无二性有关。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技术把传统艺术品中“灵光”排挤出去是传统艺术品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之间的本质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的介入,给艺术品带来了新的内涵,即“震惊”。“关键时刻,而只有在新技术的改变之下才能获致成效,换言之,需借助崭新形式的艺术来求突破”。以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为例,按照本雅明的理论来看,这幅世界名画的原作是有灵光的,其价值也主要在于其本真性,独一无二性。在今天,运用机械复制技术能够做出与原作一样的复制品,但是这些复制品已经不具备原作的独一无二和作为真品的权威性。在1919年,杜尚戏谑地用铅笔给著名的蒙娜丽莎加上了样式不同的小胡须,于是“带胡须的蒙娜丽莎”成为西方绘画史上的名作。在机械复制时代,既然传统艺术的“灵光”已经遭到破坏,那么艺术要获得新的发展,必须打破传统的样式。
  二、艺术价值的转变:崇拜价值与展示价值
  本雅明关于艺术最初的价值和功用的看法明显的带有巫术说的色彩。 “我们晓得最初的艺术作品是为了崇拜仪式而产生的,起先是用于魔法仪式,后来用于宗教仪式。然而,艺术作品一旦不具有任何仪式的功能便只得失去它的灵光,这一点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本雅明认为传统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主要在于它的崇拜价值,而“灵光”正来源与艺术作品的崇拜价值。正是由于这种崇拜价值使艺术品与接受者之间产生一种审美距离,传统艺术的原真性、权威性、独一无二性在此时便占据这绝对地位。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欧洲现代性特征理论,认为“近代西方社会伴随资本主义在文化局面上带来的变化,就是理性化,其表现为世俗化。艺术在这种变化的过程中,神圣的意味即将消解。神圣意味的消解——这就是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中艺术生产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在机械复制艺术品那里,在崇拜价值让位给展示价值的时候,艺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艺术品从它对审美的寄生中解放出来。但是,也是在这种艺术品的膜拜价值让位给展示价值的进程中,传统艺术的韵味随之凋谢了。
  传统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从崇拜价值走出以后,艺术的价值又将归向何处呢?面对这个危机,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不再建立在审美基础之上,而开始建立在实践中:尤其是政治的基础之上。本雅明从中领悟到复制艺术所蕴藏着的巨大的革命潜力。技术和艺术品的展示价值,一方面可为革命手段,服务于正义;另一方面,反过来,技术和艺术也会服务于统治者,成为其操纵和利用的工具。三、艺术接受方式的变化:个人的专注与大众的消遣
  机械复制技术不仅给艺术品本身带来了变化,同样也给艺术品接受者的接受方式带来了影响。“艺术作品可借机械来复制:这项事实改变了大众对艺术的看法。一般大众看毕加索的绘画,会有很保守落伍的反应,可是看卓别林的电影又变得十分激进”。正如本雅明所说,机械复制带来的是大众化的消遣活动。机械复制的艺术品大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普通大众日常欣赏的对象。复制技术拉近了普通大众与艺术品的距离,大众化的接受方式成为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品接受方式的主潮。
  在本雅明看来,复制技术对大众与艺术关系的改变,是由一种感知方式来表现。本雅明认为正是由于大众对艺术萌生了新的态度,从而对艺术的感受方式发生了改变,本雅明以欣赏绘画和电影为例来论述这种感受模式的转变,即由个人的专注向大众的消遣感受模式转变。个人对艺术品的关注是欣赏者全身心潜入作品之中,而大众消遣模式则是艺术品潜入大众。个人接受中,接受主体在观照中发生了移情作用,会因此产生一种主客互动的效果;而大众消遣模式接受主体超于物外,他所受到的并非灵魂的触动,而是由外界带来的“震惊”。本雅明对这一转变持肯定的态度,他认为“由于单一个人常会有拒绝工作的倾向,而目前艺术既然可以动员群众,便试图去解决最艰难,最重要的工作”。他认为电影等现代化的艺术,可以发挥其感染大众的力量,从而使大众一起面对艰难,复杂的工作。四、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对当下的意义   本雅明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对机械复制技术表現出一种乐观的态度,受到了阿多诺等其他学者批评。事实上本雅明对“技术”给艺术带来的影响持一种矛盾的心态。本雅明在《作为生产者的作者》中认为机械复制技术,应该被合理改造并由无产阶级使用,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其革命性。相反,如果机械复制技术被纳粹分子使用,就会变成统治大众的工具。虽然本雅明是从政治的角度出发来谈技术的,但是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对技术并不是盲目的乐观。正是本雅明的这种矛盾思想,才使得他的理论对当下具有启发意义。
  本雅明《摄影小史》:“不久的将来,满载摄影图片的期刊会远多于山珍猎品店”我们如今恰好处在本雅明在这里所预见的视觉文化时代,电影,电视等以图像、声音为基本形态的视觉文化大放异彩。以电影为例,不可否认的是科技的发展确实给电影领域带来了一场改革的风暴。3D电影将科技与艺术结合,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视觉感受。技术颠覆了大众传统的视觉、触觉感受,艺术似乎开始“动”起来,冲击着欣赏者的感官。技术的不断发展确实给艺术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视技术给艺术带来的冲击。本雅明早已预见机械复制技术会使艺术日益大众化的结果,不仅如此,艺术大众化之后,紧跟的还有日常生活审美化。本雅明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里提过的达达主义可谓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先声,杜尚的那些声名狼藉的“现成物品”艺术却被纽约的超先锋派艺术家视为珍宝,杜尚的这种反规则的做法,事实上对传统艺术的神圣灵光带来了冲击,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也逐渐模糊。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波普艺术也通过各种技术和策略,例如使用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等方法,显示了大众文化中的鸡毛蒜皮以及一些廉价的消费商品如何化身为艺术。日常生活审美化使艺术走出神秘的殿堂,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出现了许多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但需要考虑的是,技术的过度介入使艺术品中的艺术灵韵逐渐减少,甚至是完全被消解,完全靠技术支撑起来的艺术品面临着成为“技术空壳”的危险。
  三、结语
  本雅明处在20世纪工业文明发初之时,当时的技术与今天有很大的差别,主要是以机械复制技术为主。随着科技的进步,当今的技术,朝着多功能、多角度发展。本雅明吸收了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一方面他看到了技术的发展不可阻挡,指出了技术的介入给艺术带来的新的形式和价值,另一方面,他指出随着技术的介入,日常生活审美化,大众接受方式的变化,使艺术品面临着成为“技术空壳”的危险。本雅明对艺术和技术关系这种深刻而丰富的见解,对现实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瓦尔特·本雅明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M].许绮玲,林志明,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傅守详.审美化生存: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象与哲学批判[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 王才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
  [4] 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5] 张旭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J].世界电影,1990.
  [6] 蒋继平.木雅明美学思想的内在张力[J].水北师大学报:辑学社会科学版,2012.
  [7] 陆扬.费瑟斯通论日常生活审美化[J].文艺研究,2009.
  [8] 王才勇.灵韵人群与现代性批判——本雅明的现代性经验[J].社会科学,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考制度作为中国最为公平的一种选拔制度,为广大学子提供了相对公平的升学平台,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依然被某些利欲熏心的人钻了制度漏洞。由河南“王娜娜被冒名上大学”事件所引发的整个网络舆论的监督推进了该事件的解决进度,虽时隔14年,王娜娜又重新考上了大学,但这一事件也足以引起人们对网络舆论监督的重视和对教育监督机制的反思。  关键词:网络 舆论监督 教育机制 王娜娜  一、事
期刊
摘 要:与其说古镇商业化是经济发展的表现更不如说它是旅游业发展的表现,资本的强势参与使得古镇从古朴宁静的黑瓦白墙到商铺林立的时尚景点,但逐渐加快的商业化给古镇所带来的弊端却愈加明显,使得古镇开始丢了它的本身特色被淹没在众多景点中。本文主要以江苏省苏州市山塘街的游客与当地居民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并就古镇商业化发展的方向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古镇旅游 商业化 可持续发展 平衡
期刊
摘 要: 德裔罗马尼亚作家赫塔·米勒始终处于无根的漂泊中。何处是故乡,是米勒作品中一直思索的问题。依托母题研究这一理论基础,结合细致的文本分析,梳理《呼吸秋千》中的故乡母题,析出《呼吸秋千》中书写的双层故乡内涵。第一层为主人公出生成长的故乡。第二层为主人公所渴望追寻的心灵故乡。作家通过《呼吸秋千》中的故乡母题书写在控诉独裁统治的毁灭性与荒诞性以及极权的暴虐带来的人性扭曲的同时,从另一角度对出生地的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冫”部收字的整理与考辨,发现如今的很多“冫”部字是由非“冫”部字演变而成,并且这些经过演变的汉字的字义并不都与“冫”义有关。将此与汉字教学相联系,在汉字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汉字的发展演变,特别是汉字部首的发展演变,突破汉字部首演变对汉字教学法造成的局限性,避免教学失误。  关键词:部首 演变 汉字教学 冫  一、引言  部首教学法、部件教学法、形声字字
期刊
摘 要:《水浒传》自问世以来,不同的学者针对其宗教、侠义、历史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本文将以《水浒传》中的两个典型人物——李逵和武松为例,从集体无意识的角度去探讨《水浒传》中所掩藏的“英雄无罪”以及“屠杀快感”的观念,进而去揭示“英雄无罪”之后掩藏的“情欲有罪”的这一社会问题。  关键词:集体无意识 “英雄无罪” “屠杀快感” “情欲有罪”  《水浒传》里所塑造的主要人物,也是作者塑造笔墨
期刊
摘 要:《穆斯林的葬禮》是一部反映穆斯林文化的非传统著作,其新颖的叙述视角、独创的写作手法和全文中浸染的穆斯林风情都令人耳目一新。但同时,它也以玉和月为主线,逐步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如古典诗词一般残缺破碎的悲剧美,给人带来审美的享受与情感的共鸣。  关键词:玉 月 穆斯林文化 悲剧美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曲波澜壮阔的玉之颂歌,也是一首荡气回肠的爱之诗篇。阅读这部作品,你会为梁亦清、韩子奇等人对玉的执
期刊
摘 要:象征主义是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中都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写作手法,且由于作家的不同而在具体的运用中呈现出不同的效果。本文对美国作品《红字》和中国作品《红楼梦》中的象征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比较,并赏析了象征手法在这两部著作中的种种妙用。  关键词:红字 红楼梦 象征意义  ★基金项目:“中美文学象征手法比较研究”,项目号:ZK16079  象征主义被大量文学作品应用,向读者展示着作家对于生活逻
期刊
摘 要:作家魏思孝的把写作视角集中于小镇青年的故事。他以自我的生活环境为背景,表现着小镇困顿的青年在生存与欲望的双重焦虑下的种种荒诞而真实的人生状态和小镇底层青年的生存困境。作者书写自己独特的生活及社会体验,以荒诞的手法,在轻松荒诞的故事背后反映的是残酷无奈的现实生活,是小镇青年生活姿态的真实书写。  关键词:魏思孝 小镇青年 荒诞 生活 爱情  魏思孝,淄博80后签约作家。魏思孝居于乡下,虽然有
期刊
摘 要:布朗肖在其作品《文学空间》中基于新批评的立场,提出了文本中独立存在的空间。然而,基于接受美学的立场来看,这一文学空间同样得以存在并在理论上更加得以自洽——基于读者个人的经验观念建立的文学空间存在于读者的思想中,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在这一重空间中经验的过程。这样,接受美学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两大困境——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消失便得到了解决:文学的特点在于能够建立起文学空间,为读者提供体验。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埃尔默·莱斯早期、中期、晚期的三部代表作《加算器》《街景》《梦女孩》在表达了现代人存在主义式的生活困境的同时,也向逐渐被异化的现代人提供了与存在主义不尽相同的解决之道。如今,当代的读者仍然面临着和莱斯的角色们相似的人生困境和精神危机,他们可以对莱斯和存在主义给出的不同解答进行自主解读和选择。  关键词:社会功能 自我认知 自我 异化 反抗 选择 生活之爱  美国 20 世纪 20 年代以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