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定向服务模式研究

来源 :健康体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m99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慢性病管理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的定向服务模式。方法:随机选取某大型社区2019年“1+1+1”模式下的家庭医生签约的1000名慢性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样本,采用双盲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慢性病管理办法,实验组采用家庭医生定向服务模式进行管理,记录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一段时间后患者的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定向服务后,实验组患者基本都能够满足短期指标以及中长期指标的规划,实验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很好,而且患者对于此次的定向服务 做出了很高的评价,满意度很好。结论:对社区慢性病采用家庭医生的定向服务模式效果显著,可以提高依从性,快速且高效的改变患者的疾病状况,使得疾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病;家庭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向服务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慢性病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慢性病的管理率和控制率,必须采用更为规范化的管理,而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1+1+1”的定向服务模式可以解决慢性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在于该模式主要的人员构成是社区-家医-村委,上级医院作为本次实验治疗的辅助治疗模块,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拉近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又能为患者牟取更多的医疗资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的是2019年某大型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计的家庭医生签约慢性病患者1000人作为本次实验的样本,采用双盲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0人,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管理。本次实验入选的标准是:(1)年龄超过60岁;(2)身体健康,可以自行参加填写问卷。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3.53±6.34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在64.12±5.98岁,两组患者男女比例都是接近2:3。两组患者的慢性病种类均包含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实验组患者各疾病所占的比例大概是6:5:3:3:3,对照组患者各疾病所占的比例大约为5:4:6:3:2,每位患者有且只有一种疾病困扰。两组患者在其他基本资料如饮食、生活习惯、职业等上也没有太大的的差异,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本组采用的常规的慢性病管理办法。患者根据所患疾病去相应的科室进行就诊,医生为患者开具处方,并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嘱咐患者按时服药,并提醒患者定期复诊。
  实验组:本组患者采用“1+1+1”的定向服务模式。具体的实施办法是:(1)成立管理小组。本次实验主要的项目小组成员是:社区护士3名、各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各1名、全科医生1名、志愿者4人,全科医生、社区护士以及村委是本次管理小组的主要负责人;(2)签约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开始之前由各村村委作为号召人,首先于本村的患者进行沟通,做好本次治疗工作的宣传工作,然后在指定的时间内召集本村患者集中在社区广场,向本村患者介绍全科医生以及社区护士,完成全科医生于患者之间的签约,签约完成后,由社区护士宣读双方的职责,并组织指导与会人员填写由本团队自主制定的《老年人个体健康问卷调查表》,主要的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生活行为、社会资本、衰弱状况、疾病的认知度等,如果有患者无法及时到现场参与活动,则在后期由各村负责人带领全科医生寻找合适的机会上门登记;(3)实施管理计划。所有患者管理计划中都包含以下几个共同的基本点:①糖筛。确认患者是否出现空腹血糖损伤以及糖耐量异常,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测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的风险,共需要进行五次,每半年时间检查一次;②健康教育,每周都应该由护士对患者进行一次健康教育,并且尽可能地请专家为患者开展一次座谈会议,同时制作关于慢性病的宣传册,每位患者都发放一份;③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药物,比如服用时间,禁忌症,副作用等;④饮食指导。为患者讲解科学膳食的重要性,以及营养过剩的危害性;⑤生活习惯监督,戒烟戒酒,每日进行一定量的运动;⑥心理指导。慢性病顾名思义是一种无论是发病还是治疗进程都比较缓慢的疾病,长期的治疗过程会为患者的心理蒙上一层阴翳,因此有必要对患者的进行心理疏导,排除患者的消极心理,可以为患者开辟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并经常为患者组织一些交流会;⑦定期随访,由各村负责人带领进行入户随访,需要记录下患者的血压、血糖以及心肺健康状态。本实验组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根据患者的能级划分,将患者交由不同的卫生部门按照全科医生的管理计划实施诊治,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轻度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区级综合医院对中度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重度患者则交由市三级医院诊疗,每个地方各派一名社区护士驻扎,主要负责进行患者治疗信息的记录。
  1.3指标
  本次实验共计进行两年时间,实驗中结束之后将两组患者的信息进行汇总,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管理办法之后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发生该变化的原因。主要需要进行观察记录的指标有短期指标、中长期指标、管理前后病情控制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实验组如无特别说明,则数据均为签约治疗后收集到的数据,对照组数据指的是患者与实验组患者同期所得数据。
  1.3.1短期指标:主要使用的是问卷调查的形式,并统计得分在90分以上的人数,要求是健康知识知晓率90%以上;对已知的慢性病进行入户调查,尽可能地保证每位患者都建档,要求健康档案建档率100%;对于已经建档的患者,要求健康档案完整率95%以上;已经建档,并且可以进行实际分析和应用的档案数即慢性病数据库完整率要求是95%以上;两年内规律服药,并定期检测的慢性病患者占据实际慢病管理人数的比例即慢病管理率应该在90%以上;对于患者的不良行为进行单一干预,最终所得即为慢病不良行为干预率要求在80%以上。
  1.3.2中长期指标:慢病有效控制率要求是在30%-40%,例如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期间患者的有超过一大半的时间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60/95mmHg以下;慢病10-15年期间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要求是在30%以下;慢病死亡率要求是在10-15年期间因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死亡的患者的人数在30%以下;慢病经费下降率指的是排除物价医疗成本等不可控因素后,患者用于治病的费用依旧下降。   1.3.3病情控制率主要统计签约管理前后患者依旧处于处于疾病困扰中的人数。
  1.3.4满意度则是排除不满意人数后剩余的人数所占比。
  2结果
  2.1短期指标记录结果
  2.2中长期指标监测结果
  2.3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病情控制情况
  2.4两组患者对于本次治疗的满意度
  3结论
  根据上述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家庭医生的定向服务模式具有以下的意义:该模式可以构建全科医生健康服务与社区护士、村委以及居民之间的互补性;提高慢性病的管理率;在有效控制率的统计方法上于国际接轨;有利于慢性病的中长期管理目标;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同时该模式还尝试建立与更高级别卫生服务部门之间的联系,有望在今后的慢病管理中将更高级别卫生服务部门也作为主要的负责人,形成大型医院-社区-家医-村委的“1+1+1+1”模式。
  综上所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中采用“1+1+1”的定向服务模式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从多层面来解决慢性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江长勇, 杨梅, 胡薇. 社区高血压签约患者参与慢病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023(003):323-326,332.
  [2]杨梅, 胡薇, 江長勇. 社区慢性病主动预约健康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管理效果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022(024):2944-2948.
  [3]王欣玲, 俞建康, 李洪芹,等. 1+1+1签约模式下家庭医生服务对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管理模式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 48(09):14-16.
  [4]张海霞.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健康管理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 48(08):952-954.
  [5]郭熙, 贾会英, 张立明,等.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基于社区家庭医生制的健康赋权干预[J]. 护理学杂志, 2020, v.35(16):101-104.
  [6]黄武全, 范晓晔, 翟佳燚,等. 家庭医生团队下家庭医生助理的服务模式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0, 023(025):3146-3153.
  [7]刘雪君, 王爽, 万荣荣,等. 基于网络平台的全科医生服务对慢性病共病患者积极度及其健康结局的影响研究[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 19(08):698-703.
  [8]祝小丹.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在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20, 034(006):1106-1108.
  [9]汤洪秀, 彭焱, 曾艺,等. "互联网+家庭医生工作室"健康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9, v.27;No.191(09):58-61.
  [10]袁甜甜, 贺家, 张蜜,等. 社区慢性病老人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意愿调查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20, v.36(03):142-147.
  作者简介:骆金旺、男、1973.9、汉族、籍贯江苏、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科室全科、职务医师、职称全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心血管病、全科医学、慢病管理
其他文献
在人体肠道中存在很多微生物,包括了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型。很多人对于肠道微生物都有误解,认为其对人体是单纯有害的。但实际上,有一些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健康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人体新陈代谢及免疫力提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人体肠道能够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随着有益肠道微生物的运转,能够促进食物消化,保证膳食均衡。由此可见,有益肠道微生物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促进免疫系统完善和减少疾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山东省济宁市北宿镇户籍30~65岁已婚妇女宫颈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筛查结果,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筛查工作和制定“两癌”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2月,选取山东省济宁市北宿镇户籍30~65岁已婚妇女为筛查对象进行免费两癌筛查。乳腺癌筛查:采用触诊及乳腺彩超对受检者进行初步筛查,对疑似病例、阳性受检者、高危人群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乳腺靶向检查。宫颈癌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老年慢病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主题选定法确立活动课题。观察老年慢病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11个多月后,老年慢病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由0.373‰下降至0.155‰ ,超过了目标值;患者的安全意识和护理人员协同作战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老年慢病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跌倒损伤程度分布有所改善
期刊
溺水一般指淹溺,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态。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窒息;吸收到血液引起内环境紊乱;严重时造成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在生产生活溺水是造成健康人意外死亡的一大杀手,在引起溺水事件中,由戏水造成的占绝大部分,戏水可以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喜欢的娱乐方式,特别是炎热夏天到来之际,很多人为会选择到海边或者河边戏水,戏水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无限快乐,但是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潜在
期刊
肩手综合征,其属于脑卒中偏瘫当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状,在早期阶段会出现腕部、肩部以及手指关节疼痛以及肿胀的问题出现,而随着病情的逐步恶化发展,就会影响到患者手部的各种功能以及日常生活。通常情况下,老年人属于脑卒中的高发群体,在我国老龄化情况不断加重的背景下,脑卒中的患病几率也呈现出一种不断提升的状态,其不仅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对患者自身的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期刊
每个家庭在迎来一个全新生命时都会十分惊喜,但分娩始终都是女性朋友此间必然经历的一道难关,期间或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其中,产后出血为一种相对常见的产科急症。如果自己及身边的朋友逢及到此类问题,应如何应对呢?本文从科普角度入手,简单为各位读者论述产后出血病症,希望能为各位的知识储备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产后出血知多少   人们常说起产后出血,那么产后出血到底是什么呢?在分娩过程中,产妇难免需要流血,但
期刊
出口梗阻型便秘是指患者由于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前突、会阴下降等病变,大便到达直肠腔排出不畅或受阻,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无力或排便不尽等症状。出口梗阻型便秘占慢性便秘的60%左右。临床分为三型:直肠无力型或称弛缓型、痉挛型、肠外梗阻型。本病以青壮年女性为多见,直肠无力型便秘多见于老年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可能由于盆底肌功能紊乱,排便时耻骨直肠肌、肛门外括约肌不仅不能舒张,
期刊
【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以积极心理状态、焦虑、抑郁三个指标调查了600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其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以期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心理健康素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1)心理健康素养与积极心理呈显著正相关;除心理健康知识维度与焦虑、抑郁不相关外,心理健康素养总分及其他维度与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2)心理健康素养中的求助行为与自助技能两维度对积极心理状态有显著的正
期刊
随着全球环境的变化,过敏性鼻炎的发生率正呈逐年上升的全趋势,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原因较复杂,尚不明确,但多与气温、空气以及其他刺激性气味相关。该病的常见症状为鼻痒、喷嚏、鼻塞以及鼻涕,常见的并发症有哮喘、结膜炎、慢性鼻-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等。该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中医治疗,其治疗目的主要是避免过敏原的暴露,以防止哮喘疾病的发生。  1. 過敏性
期刊
骨关节炎,其也被称为骨关节病,也就是群众经常提起的骨刺、骨质增生,其属于一种相对较为常见的关节炎。骨关节炎在本质上属于一种退行性的病变,简单来说,就是部分关节产生了老化现象,比如手部、膝盖、腰椎等经常负重的关节,很容易引发肌肉疼痛、行动不便以及各种炎症出现。同时,骨关节炎也是导致老年人关节致残的关键原因,部分患者由于所产生的症状较为严重,其还需要通过相应的手术来换上人造髋关节或是人造膝关节。然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