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地转Q矢量诊断场与暴雨关系的分析

来源 :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viv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准地转Q矢量理论,分析了一次连续暴雨过程,共计算了13个时次的Q矢量及其散度、涡度、地转锋生函数等诊断场,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果,发现造成秋末冬初连阴雨中暴雨的内在机制,是冷暖空气相向运动,作顺时针旋转,螺旋式抬升的结果。提出了在实际预报业务中,应用Q矢量场作暴雨落区预报的着眼点。
其他文献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是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TGF-β可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从而促进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而BMP7则起抑制作用,最新发现的一种新型蛋白KCP可能
该文采用天气动力学分析方法,重点探讨北部湾低压向北部湾热带风暴发展的时空手物理机制,文章着重讨论了这类过程的高低层形势特征和空间结构,并通过诊断场计算分析揭示了这类过
讨论了西双版纳地区原始热带雨林和人工林气象观测铁塔的选择与设计,扼要地介绍了气象观测铁塔的塔形,结构及春功能,并提出了在高湿多雷热带雨林地区设计,安装铁塔应注意的事项及
作者介绍了近年来在数值天气预报领域的一个新动向-变网格一体化模式的进展。这种模式可以替代目前业务数值天气预报的有限区模式和全球谱模式,降低业务数值天气预报的计算成本
气象现代化建设起点要高: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力争五年不落后,按照系统工程原理,统一设计和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挖潜改造,有本地特色。开发的成果要认真投入业务应用
局地暴雨增强数值预报模式是建立在适用于地方微机上可实现的区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该模式由兰州高原大气所引进本台并同时开展数值模式的对比试验,并且在1994年6月15日-7月15日梅汛期中
利用华南地区48个台站1951-1990年2、3月气象资料,比较详细地讨论华南春季低温冷害的气候特征,揭示出如下几点事实:(1)华南的春季低温冷害过程出现频率愈往南去,愈向2月份集中。华南北部,低温过程次
1996年8月3-5日河北省的西南部地区出现了特大暴雨过程。此次特大暴雨,主要是8608号台风登陆后减弱为低气压西北上,副热带高压加强西进,低层从东北部有弱冷空气扩散南下,在暴雨区域形成湿斜压
探空报文的自动解译软件1)刘锡兰宛公展(天津市气象台,300074)(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引言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基层气象台站可从工作站终端上获得大量气象电文,它们多以存盘文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