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寻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学生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学校是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工作千万条,攻“心”育“心”为第一条。要打破制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就要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积极探寻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影响与渗透,中学生心理在不断调适、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地受到一些制约因素。
  目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在溺爱、包办代替中,滋生了一些不健康心理,阻碍了心理健康发展。此外,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学生在学习、思想、前途上承受的压力大。学习成绩中等的一些学生,往往滋生焦虑情绪。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的走向了问题的极端。
  学校调查资料显示:有些教师指导学法不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得法,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一些学生学习归因错误,导致学生不会学习、不愿意学习,甚至厌学。学生在内疚、无奈中陷入自暴自弃的泥潭。过分强调学生厌学的主观因素,忽视了外因,致使厌学现象蔓延。
  二、以人为本,走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结合本校实际,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打造坚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
  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更主要的是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生活的导向者。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高尚品质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打造坚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至关重要。为此,学校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分层分解落实工作。对教师进行心理测试,做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举办班主任心理知识讲座和骨干教师心理培训,由点到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学校充分发挥专任教师的作用,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并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在高中三个年级所开课程内容各有侧重,其中高一年级以学习适应辅导、人际相处研讨、青春心理交流为主;高二年级以自信心训练、人格成长辅导、情绪情感调节为主;高三年级以生命意义探讨、生涯发展规划、考试心态辅导等为主。
  以上工作的开展,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了实处,保持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稳步发展。
  (二)整合教育资源,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曲阜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发祥地,结合本校实际,发挥本地独特的地理人文优势,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1.走近孔子,分享智慧,接受心灵的洗礼
  2009年曲阜孔子国际文化节,万人诵读《论语》活动,我校高二级部学生全体参加。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学生群情激昂,带着对孔子的敬仰,带着对家乡的自豪感,在表演、诵读中领悟儒家文化的精髓,体会“和”的思想理念。
  2.借用高校人才、智力资源
  我校与曲师大教育系联合成立了心理咨询室,面向教师、面向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待来访,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量化分析,破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难题,高屋建瓴,在理论和实践上走出了一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之路,成效显著。
  (三)积极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差异,有个性,世界才精彩。高中生是一个特殊的人群,是由少年期向青年期转化的人群,其思想、心理很复杂,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为此,我校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积极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把不同类型的学生编组,分解到任课教师。导师在课余时间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与学生开展心灵对话。不仅辅导学生的学习,而且辅导学生的心理。在思想学习、理想信念、心理状态、处事交友、生活习惯等方面针对问题开展工作,一年来,运行良好,得到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效果显著。
  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师生互动,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心灵的开拓者,功莫大焉。
  (四)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活动是一种触媒,它能激发学生的活力,挖掘学生蕴藏的潜力,释放能量。同时,让心理健康教育情景化,避免空洞说教,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铺设一条绿色通道,为净化学生心理环境、营造书香校园注入一股活水,正可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搞好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征集“我的名言”、我的未来我做主、豪情万丈走千山。红歌会、主题演讲与辩论,点燃激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家长接待日,面对面沟通无限;风光无限。亲情恳谈会,荡起真情的涟漪,可怜天下父母心,沾湿了儿女的衣襟……心理健康教育情景化,活动化,远离枯燥,让学生焕发了活力。
  (五)学校、社区、家庭共建,使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
  抓合力,抓凝聚力,齐抓共管,共创和谐。学校、社区、家庭共建,使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
  家长学校,是联系社会、家庭、学校的纽带。各年级设家长学校分校,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专家教授做报告提升家长品位。另外,我校还利用校园网建立“家长网校”,部分教师用博客、电子邮件与家长交流,共享信息,破解难题。
  学校联合公安局、文化局、教育局,对校园周边黑网吧进行清除,净化周边环境,削除对学生的不利影响。为防患于未然,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我校聘请曲阜市法院院长担任“法制校长”,还结合全国“四五”、“五五”普法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普法教育活动,学法、知法、守法、护法,在学校已蔚然成风。几年来,学校未发生一例刑事、治安案件及安全事故。学校因此被命名为“济宁市遵纪守法光荣校”。
  我校还和多家企事业单位联合,在校外建立了多个社会实践基地,让同学们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社会,锻炼自身能力,为走上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少年强则国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积极探寻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他们人格健全发展,为他们走向社会,打造美好的人生,奏出一曲华彩乐章。
其他文献
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时间不长,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正是因为改革时间不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遇到新的问题、碰到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况且新课程改革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笔者联系教学实际,就体育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一些体育教师不知道如何执行《新课程标准》  自2001年起,《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广大体育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和干劲投入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国各地每天有数以万计的中学生在做各种各样的化学实验,涉及到的化学药品不计其数,而进行化学实验的同时总是伴随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生成。这些产物中相当一部分是有毒或有害物质,散发到空气中、水中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因此,将环保理念渗透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是每个化学教师义不容的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