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校长郑强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被称为“愤青教授”“最受大学生喜爱的校长”,喜欢他的人,认为他特立独行,勇于改革;不喜欢他的人,认为他哗众取宠,热衷炒作。
  “网红”校长“强哥”又火了:在贵州大学2017届学生毕业典礼上,曾任该校校长的郑强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且表示将尽力帮助大家的困难。当时有8939名毕业生参加,而他即将赴浙江大学任职。
  演讲现场,学生大喊:“强哥,我们永远爱你!”不少人偷偷抹了眼泪。休息间隙,学生们把“强哥”重重围住,举着自拍杆求合影、抢拥抱、求签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郑强充满深情,他说:“我所有的情感,甚至说我的灵魂都留在了贵大校园。”“有什么困难,我一定全力帮”
  “没想到,我跟你们同一天毕业。”6月27日,郑强在学生的欢呼声中进行了即兴演讲,“今天我就不念这个稿子了。”
  他说,没有贵州,没有贵州大学,就没有“强哥”在中国的荣耀。“是贵大让我成为登上《开讲啦》栏目的第一位中国大学校长。”在短短13分钟的演讲里,响起了12次热烈的掌声。
  “今天我把手机号码告诉你们,在座的几千兄弟姐妹,强哥不一定管你们的吃住,但是你们有什么困难我能帮助的,我一定尽全力帮助。但你们别忘了一定要说一声,‘强哥,我们是同学!’”
  讲到深情处,57岁的郑强缓缓走到主席台前,深深地把腰弯成90度,向大家深鞠了三个躬。
  在他任上,27岁能获评教授
  郑强自己的“毕业”,是指他即将离任贵州大学校长,赴浙江大学任党委副书记。而4年半年前来贵州大学之前,他正是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换句话讲,郑强像跑了个折返跑。
  在贵州大学的4年多,他刮起了一场旋风:大刀阔斧推动改革,让教师别再指望课时费增收而转向科研成果,设立大学章程赋予教职工代表大会、学代会、研究生代表大会更换或罢免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的建议权利,引进27岁发表过世界高水平论文的博士并直接评为教授……
  今年57岁的郑强生于重庆。1978年,18岁的他在恢復高考的第二年,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
  1982年大学毕业时,班里的同学有的留校,有的考上了研究生,郑强被分配到化工部某化工研究院。“单位在四川的一个山沟沟里,很偏僻。”
  1985年,郑强考入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系硕士研究生,后留校任教。1992年被选派为中日联合培养博士生到日本京都大学留学。1995年回国后,作为引进人才回母校浙江大学任教。
  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2012年6月起任贵州大学校长,2016年12月至今,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正厅级)。
  离开浙大赴贵州大学时,郑强给高分子系学生上了“最后一课”。学生们为他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一本电子相册,是郑强从小到大的照片,学生们花了一周时间秘密搜罗来的。
  郑强眼睛瞪得老大:“哇呀!你们哪里搞来的?”他用高八度的声音说:“我经常会回来的。”头一扭又轻叹,“哎,其实是经常回不来的。”
  多次呼吁加大西部教育投入
  这几年,郑强一直站在风口浪尖上。他的言论受到不少网友推崇,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争议。
  他被称为“愤青教授”“最受大学生喜爱的校长”。喜欢他的人,认为他特立独行,勇于改革;不喜欢他的人,认为他哗众取宠,热衷炒作。
  比如,他一段关于空姐的演讲视频被指有歧视嫌疑。郑强说:“为什么中国空姐要有研究生专业?”“为什么在天上倒水的女孩要比地上倒水的长得漂亮。”郑强有点激动,离开座位,弓着腰身,学空姐推车的动作。
  此外,他在贵州大学任校长期间,多次呼吁中央对西部教育投入加大。他在全国两会上表示,以前担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时,他三天两头就要去教育部开直属大学会议,为此常常发愁“开会多”,如今却要为“没会开”而发愁了——“到贵州大学两年了,教育部的会我一次都没权利参加,我的声音都传不到那儿去。”
  一个直接的结果是,离部委远的高校,自己碗里肉也就少了许多——“贵州大学过去30年得到中央政府支持的总和,顶不上我原来工作的浙江大学1年。”郑强说。他还打了个形象的比方:“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都是加97号的油,我们不仅加不到93号的,还恨不得油里加点水,怎么跑?”(资料来源:《法制晚报》)
其他文献
当地时间7月8日,在波兰历史文化名城克拉科夫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会议上,大会主席雅采克·普尔赫拉宣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7月7日,我国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可可西里”也已申遗成功。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2处,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认为,鼓浪屿展现了在亚洲全球化早期多种价值观的
期刊
放不下保温杯收不回大肚腩遮不住发际线,你还不承认自己是个中年老男人?  当你的名字从小李变成了老李;当你的体恤被套上中规中矩的领子,日渐光滑的除了手里盘弄的手串,还有不停败退的发际线、难以遮盖的额头;当你每天无奈却有规律地早醒,先在保温杯里泡上枸杞,再泡上一整天的光阴;当你沉甸甸的肚腩上不仅挂着投资暴富的梦,还挂着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无论在健身房里挥洒多少汗水,却依旧追不上当年的青春;当你半夜在朋友
期刊
●Lengendary:小賣部,我爸叫代销点,我奶奶叫供销社。  ●Vol:我爸来国外参加我毕业典礼,完了之后我顺便带他玩,结果他问我:“我的伞是不是放招待所了?”我说:“爸,国外哪还有什么招待所,那是酒店好吧!”  ●咩咩:我父母会把你们公司说成你们厂里,我感觉自己是个劳动最光荣的工人。  ●该福睿斯:的确良的裤子,泡纱料的裙子。  ●约哈:我妈说你有空去焗个油,洋气。还无意间听见过长辈说起“洋
期刊
言论交锋  保姆纵火案:“桃姐式保姆”不会成普遍现实  6月22日,杭州一高層住宅楼的一套300平米的豪宅起火,年轻漂亮的女主人和她三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葬身火海。这不是意外,而是场有预谋的火灾,背后黑手就是家中的保姆。  提及保姆,人们很容易想起艾青写的那首《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及刘德华拍的那部《桃姐》。在电影《桃姐》中,桃姐具有特殊性,她由于家庭原因,很早来到了雇主家。雇主家庭,对其来说,可谓
期刊
站在双子塔顶,俯瞰全城璀璨夺目,看鹭岛绽放活力生机,你会感慨,最适合厦门的修饰词之一,是“梦想”。  9月3日至5日,举世瞩目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在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厦门举行。这是金砖会晤第二次来到中国,也是第一次迎来它的“厦门时间”。  为什么选厦门?  央视记者用颜值高、腰板硬、国际范三个词来形容这座城市。红色的西洋建筑在绿荫掩映下尽显韵味,厦门港口有着繁忙的经贸往来。  而这座生态花园之城,
期刊
国歌作为国家形象的代表,理应通过立法手段对其使用加以规范,那么国外是否有针对国歌的专门立法呢?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其中,关于《国歌法》的法律案已于今年6月初审。这意味着,国歌和国旗、国徽一样,将有一部专门的法律。那么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否有针对国歌的专门立法?国外的相关法律又涵盖哪些内容呢?  菲律宾:唱国歌“用热情唱”,否则罚款  菲律宾众议院近日三读通过一项法
期刊
最近在看一部日剧《我的家中空无一物》。女主角麻衣是一个超级邋遢的姑娘,坚信连一支用完的签字笔都有不可复制的回忆,不愿意扔掉屋子里的每一件东西。长此以往,屋里的东西堆了一层又一层,找东西的时候永远找不到。  有一天,麻衣因为失恋自杀。回归理智后,她审视自身,突然发现,自己的房间有那么多不需要的东西。“没用的都扔掉。”麻衣对自己说。她开始扔掉屋子里的东西,只留下最需要的。  剧情的结尾,麻衣躺在干净的
期刊
责任的明晰,改变了过去党委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履责尽责认识不清、一说到正风反腐就推给纪委的状况,督促其切实履行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的政治责任。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  不平凡的五年,管党治党气象更新。不平凡的五年,写满责任与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世情国情党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
期刊
“国歌巨大的感召力,源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和义勇军将士浴血奋战的故事。”国歌中的每一个音符,都激勵着人们用生命和行动来捍卫祖国的尊严。  每逢周一早晨,路过中小学校门外,嘹亮的国歌声总会按时响起,学生时代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演讲己然成为多少中国人的青春记忆。  国歌,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叫《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这雄
期刊
在经历了长达3年的艰苦战争后,伊拉克总理6月29日宣布收复努里清真寺,“伊斯兰国”覆亡。  伊拉克总理阿巴迪6月29日说,伊军成功收复了伊拉克北部最大城市摩苏尔的努里清真寺一带,这标志着“伊斯兰国”的终结。  2014年6月29日,“伊斯兰国”头目、全球头号恐怖分子巴格达迪就是在努里清真寺宣布成立“伊斯兰国”,并自封“哈里发”,那也是巴格达迪迄今唯一一次公开现身。据悉,“伊斯兰国”使用的一个洗脑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