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方法”要“效率”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anhua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达尔文说过: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目前,四川省高中教育已经全面进入了新课程改革。新教材涉及的面广、内容多,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索能力的要求更高了。怎样提高高中数学的学习效率是摆在每一个高中生面前的难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良好的心理素养、痴迷的学习兴趣——学好数学的前提。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做一件事的理由和把事情坚持下去的最强动力。良好的心理素养、近乎痴迷的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也是在最后的考试中取胜的必要条件。大多数同学都会觉得数学学习繁重的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遇到一道难解的题,或者期末考试考砸了,更是郁闷至极;也许,此时的我们,都会有一种很不舒服的压抑感——这是由繁重的学习任务,紧张的竞争氛围,沉重的学习压力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形,可以找一个自己信任的人,把自己的不快倾诉出来,寻求他人的理解,这样,就能很快收回烦恼的心,专心学习,也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我建议,我们每天都要找一个时间,最好是在傍晚的时候,走出教室、走出家门,在安静的地方走一走,放松一下,回顾一下一天的学习和生活,表面上看起来这样做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是,有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心境,提高了学习效率,那点时间算不得什么,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那么,数学学习中、考场上,什么是心理的最高境界呢?一句话,“宠辱不惊”!也就是说,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能兴趣不减,心静如水,沉稳对付。决定你成绩如何的不是题目的难易,也不是你的绝对成绩,而是你在全体同学或考生中的位置,而是你是否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当然,真能做到这一点,也非常不易,但是,只要我们有意识的去锻炼,去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二、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毅力——学好数学的保障。学习是要吃苦的,是要能忍得住板凳上、台灯前的寂寞。我常常对学生说:高中生活很苦、很累,很枯燥,作为学生,一定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要做好坚持不懈的准备。早晨,当你打着哈欠走入校园,远远便能看见长廊里已经有人晨读;傍晚,食堂的窗口前排起长队,有人还在队伍里站着读书;晚上,你在宿舍里一边聊天一边泡脚,有的同学已经抓紧时间洗漱完毕到自习室占座学习了;在体育课上也能看见有的同学从口袋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英语小卡片;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以苦为乐的精神。
  三、事半功倍的方法——学好数学的手段
  1.建一个个人纠错档案。我给同学们一个公式:少错=多对。如果做错了题目,不管发现什么错误,不管是多么简单的错误,都收录进来;我相信,一旦你真的做起来,你就会吃惊的发现,你的错误并不是更正一次就可以改掉的,相反,有很多错误都是第二次、第三次犯了,甚至于更多次!翻阅自己的纠错档案是一个提高成绩的好方法。
  2.不要迷信参考书,参考书不要很多,有一本主要的就足够了。其实,我们在学习、复习中时间很有限,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更有限,在这些有限的时间,朝三暮四,一会儿看这一本参考书,一会儿看那一本参考书,还不如不看。把课本的知识结构知识要点烂熟于心,能够在很少的时间里把一科知识全部回顾一遍。总之,一句话,抓住最根本,最主要的,不要盲目的看参考书,特别是不要看很多参考书。
  3.吃透疑难点。遇到疑难该怎么办呢?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决不奢望不遇到难题,但是,决不允许自己不明白难题难在那里。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就可以采取讨论以及向老师请教等方式,最终解决那些难题;“解决”绝不是你原来不会做的通过别人的帮助会做了,而是,在会做之后,回过头来比较一下原来不会的原因是什么,一定要把这个原因找出来,否则,就失去了一次提高的机会,做题也失去了意义。
  4.跳出题海。怎么跳出题海?题目是数学的心脏,不做题是万万不行的。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题目太多了,好像永远也做不完。试试下面的方法,第一,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分析一下每道题目都是怎么考察的,考察了什么知识点,这个知识点的考察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第二,继续做题时,完全不必要每道题目都详细的解出来,只要看过之后,可以归入我们上面分析过的题型,知道解题思路就可以跳过去了!这样,对每个知识点,都能把握其考察方式,这才是真正的提高。
  5.学习考场制胜的法宝。首先是要摆脱心理上的恐惧,可以这样提醒自己,“害怕什么呢,不管有多难,大家都和我一样。”这样自我心理暗示一段时间之后,心里就坦然平静多了。其实学习和考试中最重要的不是要学或考的怎么怎么样,而是能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这也是超水平发挥的前提。遇到难题的时候,不要紧张。考试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旦遇到一个题目,作了好长时间还无法解决,就焦躁不安,严重影响后面的作题,进而也影响考试的成绩。
  6.正确认识考试。我希望大家注意这样一个事实:考试卷中,超过80%的内容都是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已经练习过的内容的翻版,也就是说,超过80%的题目都是非常基础的,80%的分值通过努力,我们每个人都是可以拿到的,如果大家不相信,可以自己去看一看是不是这样。想想看,抓住了这些基础的题目,是什么水平呢?所以每一个同学都要看到这个事实,让自己自信起来。
其他文献
对儿童阅读素养进行概念界定,在10所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儿童阅读素养培育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素养培育工作现状,并就培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从制度、资源、人员、服务、评估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培育路径。
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班主任是战斗在德育阵地最前沿的战士,是班级的灵魂。我们的学生读完六年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即使不上大学,也有12年光阴在班级中度过,占了一般人生命长度的七分之一。这是人生筋骨血肉成长最快的12年,是人喜怒哀乐情感最丰富的12年,是人生品质意志形成关键的12年,是决定一个人今后命运的1
期刊
中国古籍书名的命名者身份包括编者、作者、译者、校阅者、称引者、赐名者、目录编撰者、书商。在为书籍命名时,命名者遵循简洁性、名实相副、排他性、权威性、方便性、同类相从、委婉蕴藉的原则。
以“双一流”高校为例,借鉴物理学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数字资源、数据素养服务与高校科研产出的协调水平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协调的滞后因素。研究发现:三者协调度明显呈现负偏态分布,即从总体上说其协调度较高,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可保障科研产出顺利开展,其中985高校图书馆优势明显;近七成高校影响协调的滞后因素来自图书馆内部因素,对于极优协调高校来说主要滞后因素是数字资源建设不充分,而随着协调度下降,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来自数据素养服务薄弱。
“一根粉笔、一支鞭,一篇课文讲两天”的语文教学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介入课堂,使我们传统的备课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让我们的课堂变得充实而又有效。下面谈谈自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和感受。  一、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介入语文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总能给学生以兴趣。”教师们知道,学生若对某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
期刊
农村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乡政村治”背景下,佤族村社治理权力架构,一方面,由原来的党组织一元化权力结构变成了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并存的二元权力结构;另一方面,通过村“三委”干部交叉任职的制度设计,在实际权力运行中集中化与一体化趋势明显.“挂包帮”长效机制和驻村工作队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权力在村社治理权威中叠加效应,加快了佤族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消弱了村民参与村社发展、村社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滋长了对政府的依赖和“等、靠、要”思
采用网络调查法分析苏、粤、黑、赣、川五个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地方名人资源建设方面的情况,并归纳现状、总结经验,以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地方名人资源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立足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切入公园这一类城市公共空间,分析“公共图书馆+公园”阅读推广的新内涵,提出包含1个阅读推广整体策略、2个阅读推广主体、3个阅读推广关键举措的“公共图书馆+公园”阅读推广“1+2+3”框架模型。
“十四五”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关键阶段。大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大势所趋,也是四川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归纳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四川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取得的优秀成果和先进经验,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四川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推动四川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相关建议。
中国很早就开始了雪豹保护,21世纪初期雪豹研究和保护工作开始取得实质进展,其中民间机构的参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国雪豹保护的社会参与呈现三个特点:参与机构多元、注重公众引导、传播渠道丰富。新媒体环境传播基础情况调查显示,雪豹保护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广度和社会参与度,“云保护”成为雪豹保护非专业参与的重要手段。雪豹的“萌化”传播造成了形象的单一以及文化内涵的缺失,需要强化自然教育,实现大众系统化认知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