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壤区马铃薯亩产3000千克“两微”集成创新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gto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气候环境条件好,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土地面积多,尤其是在红壤土上生产出的马铃薯质量超过其他土类中的产品质量,因此发展马铃薯的潜力和空间巨大。笔者从1999年开始在泰和县研究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针对红壤土的生产特性和马铃薯的生物生理特性,曾于2003年研究形成了一套优质高产高效的“两微一免”栽培技术,在吉安市内推广。之后,笔者根据江西省的农业气候环境与土地资源条件,又进行了马铃薯高产深层次研究,并在省内各地布点示范,进一步完善了技术集成创新。集成技术内涵:两微一免、配方施肥,芽眼反播、创新集成,大垄双行、艺机结合,简化工序、省工省力,避病防病、高产优质。
  现将江西省红壤区马铃薯亩产3000千克“两微”集成创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种薯和种薯处理
  1. 选择良种
  为了达到亩产3000千克的目标,我们改变了以往的用种习惯,不使用普通品种,而是从国家级育种基地调入了国家一级脱毒种薯兴佳二号和大引一号,这两个品种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亩产均在3500千克以上,高产的达到4500千克。
  2. 定量用种
  每亩用种薯150千克。
  3. 种薯处理
  经过困种的种薯,在播种的当天或头一天下午进行切块。栽培种一般要求每千克切成30~35块,每块重30克左右。
  注意事项:①切薯种时,必须切成立体形,不能切成薄片状。②每块种薯必须有1~2个明显的芽眼。③切种薯的刀一定要每人两把,放在消毒液中消毒,总有一把放在药液中备用。刀口要锋利,切口要平。切到烂薯应丢弃,切刀要立即放入消毒液中消毒并换刀。切好的薯块用黑白灰(鲜石灰1份、草木灰2份拌匀)蘸种薯切口,消毒液采用7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现用现配,用以灭菌防病。切口尽量靠近芽眼但不伤芽眼。④切好的种薯块要当天及时播完,播不完的,必须摊放在地面,不能用编织袋装包封口过夜,更不能采取装袋堆放方式催芽,否则将造成大量烧芽而断垄。
  二、整地施肥
  1. 选地消毒
  应选用排水良好、保水保肥的厚层红壤土。重茬地须在整地时每亩撒施生石灰粉25~50千克进行消毒。
  2. 机械整地、下肥
  ①机械整地。播种前15~30天用大型机械进行旋耕,耕深25厘米。播种时先用起垄机按1米的垄距起垄并同时开好播种施肥沟。
  ②配方施肥。a.按每亩施肥量配方:干鸡粪16包(约400千克) 尿素10千克 45%三元复合肥(15-15-15)120千克 氯化钾25千克 坑粪水2500千克(或清水2500千克) 微生物菌肥25千克。b.施肥方法:结合起垄开好施肥沟,先将鸡粪、化肥条施于沟底,再浇坑粪水或清水于沟内,然后再播种。
  三、科学播种,合理密植
  1. 播种时间和规格
  ①播种时间。根据江西省各地区气温分布规律和不同的纬度、海拔,具体播种时间大致可划分为:南部生产区(包括赣州市,吉安市的峡江县、永丰县以南,萍乡市的莲花县以南,抚州市的南丰县以南)11月20日开始播种,12月15日播完。赣西生产区(包括萍乡市、宜春市、新余市和吉安市的宁冈县)11月30日开始播种,12月25日播完。中东部生产区(包括南昌市、上饶市、抚州市)12月10日开始播种,1月5日播完。北部和高海拔生产区(包括鄱阳县湖区、九江市、景德镇市以及吉安市的井冈山市、遂川县靠湖南边的高山区)12月20日开始播种,1月15日播完。中途遇下雪冰冻天气则延后。
  ②规格要求。采取大垄双行栽培,垄距100厘米,行距20厘米,株距27厘米,每亩4400~4800穴,每穴播1块带1~2个芽眼的种薯。在红壤丘陵地,若想亩产在3000千克则密度不能超过5000穴,否则小薯率提高,会因商品率降低而减收。
  2. 播种方法
  将种薯芽眼反播(即倒芽),按株距放在施肥沟里两侧,不能与化肥、鸡粪直接接触。然后培土成垄盖住马铃薯种。方法:用培土机(大垄双行)培土成垄盖种,种薯上盖土深度为13厘米,成垄高度为25~30厘米,垄顶呈平面或微凹槽形。
  四、喷免深耕(土壤调理剂)、除草剂
  一般成垄后,待下一场透雨或灌一次水后,每亩用免深耕100克对水30千克全田喷施,之后再用乙草胺100毫升对水40~60千克全田喷洒。
  五、盖膜、压膜
  喷药后立即盖微膜(厚度为0.005毫米的无色透明微膜),要求紧贴土面、以土压实膜边不留空。
  注:免深耕一定要与盖微膜配套才能增产,否则会减产。
  六、田间管理
  1. 及时破膜
  一般从元月开始出苗,特别低温年份或迟播的则在2月开始陆续出苗。要抓住时机及时破膜引苗出膜,防止冻伤或烫伤。
  2. 生理调节
  为加快地下块茎膨大、控制徒长、提高产量、提早成熟,在3月20日前后,当薯苗长到25~30厘米高或见花时,亩用15%多效唑50克 硫酸镁1千克对水30千克喷苗。
  3. 合理管水
  马铃薯需水量大,但不能渍水。出苗前应设法保持湿润,冬季遇干旱应浇水抗旱(阴湿土面即可)。3月开始,雨水偏多,低洼处应清沟排渍。
  4. 防治病虫害
  ①病害。根据多年观察,红壤区马铃薯主要病害为晚疫病。按传统技术栽培,病情更严重,到后期会成片枯死,严重烂薯。因此,必须在3月初开始药剂防治,以防为主。方法:亩用52.5%恶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40克1800倍液,或用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75毫升800倍液,或用50%氟啶脲30毫升2000倍液,或用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0克600倍液喷茎叶正反面,每隔7天1次,连喷2~3次。采用“两微一免”技术的,当疫病在3月下旬~4月上旬开始出现明显病症传播流行造成死苗时,因有微膜阻隔作用,避免了绝大部分病菌随雨水下渗流入地下侵染块茎,到4月中下旬已近成熟,可以收获,一般可避病防烂薯。但不能拖到5月下旬收获,否则,会因高温造成烂薯。
  ②虫害。一般没有种过蔬菜、薯类的中肥红壤丘陵地主要有二十八星瓢虫,多年耕种的肥沃菜地或稻田地下害虫虫源基数较大,易对块茎产生为害,气候适宜时还会发生烟青虫和棉铃虫、蚜虫。防治方法:a.地下害虫。播种时用毒死蜱颗粒剂拌沙适量直接撒在播种沟内。b.地上为害茎叶的害虫。可在防病的同时加入杀虫剂,如47%毒死蜱15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同时杀灭,一般一次即可。
  七、适时收获
  只要价格合适,4月上旬即可收获。一般当叶片由下向上逐渐退黄时,则进入生理成熟期,必须抓紧收获,否则会因高温引起退化并减产。
  (作者联系地址:江西省泰和县农业局 邮编:343700)
其他文献
微灌是按照农作物和园林植物需水量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地、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灌水方法。与传统的地面灌溉和喷灌相比,微灌用水最省、灌水有效率最高,可节水50%~70%,发展前景广阔。本文介绍了微灌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技术,以供参考。  一、微灌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  1.水源。一般选择河流、水库、水渠、井、
目的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ICU2017年9月-2018年4月收入的8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
一、禽流感发生的历史和类型  文献中最早记录的禽流感发生于1878年的意大利,鸡群大量死亡,当时被称为鸡瘟。到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此后,这种疾病被更名为禽流感。一百多年来,人类并没有掌握特异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仅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家禽的方法防止其蔓延。禽流感病毒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由于种属屏障
笔者曾接诊了一例由于荨麻疹治疗不及时而引起奶牛乏情的病例,经过两个多月的综合治疗,该奶牛痊愈,并产下一健康公犊。  一、主诉  奶牛产后半年多时间不见发情,五个多月前发现颈部有几个蚕豆大小的扁平皮疹,以为是蚊虫叮咬所致,未引起重视。近一两个月来,奶牛背部、尻部也相继出现皮疹,奶牛精神亢奋,食欲降低,反刍时间缩短、次数增多,产奶量下降。  奶牛产后饲喂的粗饲料为麦草和青贮玉米,麦草日饲喂量10千克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