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半圆式助跑”想到的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D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节教研课上,授课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越式跳高。有一名学生在前面的分组练习时,助跑、起跳、过杆动作模仿的都不错,但完整的过杆动作一直不能很好的完成。在课的后半部分测评时,这名学生就连平时原地能跳过的高度都无法过杆。就在此时,只见授课教师用白灰在地上画一条半圆弧,并将横杆提高到及格的高度,让这名学生沿着半圆弧助跑,果然该生一次完成动作。
  课后评课时,有的教师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当时不让学生再多做几次规范的助跑和起跳动作,画一个半圆弧让学生跑还真没见过,是不是有点不伦不类,不够专业。”(且让我们把课中的助跑方式称为“半圆式助跑”)的确,这种“半圆式助跑”体育教材中没有介绍,很多教师也许从来都没有见过。如此说来,这位授课教师的做法真有点冒天下之大不韪。然而,让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位授课教师的做法却是很有道理。
  记得二十年前中国女排在日本参加的一场国际大赛上,当时赛程已经过半,各球队都在休息,养精蓄锐,准备迎接后面的比赛。出人意料地,中国队主教练袁伟民却把队员拉出来进行了一次大强度训练。当时国内外许多专家都感到惊讶和不解,这不符合常理呀!因为此时的运动员正需要休息和恢复体能,大强度训练势必导致运动员体能下降而影响后面的比赛。然而比赛的结果却恰恰相反,赛后袁伟民主教说出了其中的原因:中国队队员当时更需要强化技战术,而体能对中国队员来说不是主要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身体条件各不相同,认知能力有时相差很大,对于同一种技术有人学的慢,有人学得快;有人适合用分解法来学习,甚至有人一看或一听就会。正是这种差别,决定了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一刀切,而应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前面讲的那位授课教师正是出于对自己学生的充分了解。因为那名学生以前练习的是“跨越式跳高”,习惯了直线助跑,而直线助跑的身体姿势不利于背越式跳高的起跳和过杆。这就是屡屡失败的原因。“半圆式助跑”恰恰可以使练习者始终保持有利于背越式高起跳的最佳身体姿态。
   (黑龙江省方正县德善中学150802)
  
  (点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是广大体育教师所熟悉的教学规律,“因材施教”是大家所熟悉的教学原则,但运用的前提是对学生充分的了解,本文突破了教材的传统,在了解把握学生的基础上,对个别学生运用了“非正规”的助跑方式教学,使学生掌握了完整的技术动作。我们应该“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要备学生”。)
其他文献
上天造人时有点偏心,男人的骨头就是比女人“硬”一点,骨量总体也多于女性。到一定年龄后,男性骨量丢失的速度也低于女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同样也低于女性。  很多人听说过骨质疏松,但不一定知道它的危害,更加不知道,其实骨质的保护,应该在出现骨质疏松之前就开始。  所以,咱们女同胞不能不爱护自己的骨头,而且还得比男人更好地保护骨头。  骨量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年轻的时候,身体在长,人会增高变壮,骨量也在不
自传有自抛自传和连续自传,初学者学习时一般采用自抛自传传球。但对球性练习来说,应采用连续自传,可随机调整传球高度,也可调整传球时球相对于练习者的位置,反复数次练习。
<正>~~
期刊
期刊
“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将于2007年9月1日起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广。此套校园集体舞包括小学组《好朋友》、《阳光校园》、《小白船》,初中组《青春旋律》、《校园
进入夏季,空气变得潮湿闷热,让人感觉到疲倦、困乏,很多人会选择拔罐的方式让身体放松放松。近日,有媒体报道拔罐導致患者背部烫伤如“黑洞”,让很多拔罐爱好者大吃一惊。  看似操作简单的拔罐,其实学问很多,很多人更是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导致出现健康隐患。  误区1:拔罐时间越久越有效  很多患者认为“拔罐时间越长越好”,每当起罐的时候,都是依依不舍。而部分患者在家一拔就是30分钟,甚至1小时。  其实,拔
近年来,随着养生保健热潮在全国各地的兴起,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开办各色医疗资讯、医疗养生类节目,宣传普及疾病预防、养生保健等科学知识。但有的节目利用非专业机构、非专业人士假借普及健康知识的名义非法兜售药品、保健品和医疗服务等,唯利是图,危害大众健康。在这些节目中,往往有一位“来头不小”、道貌岸然的“专家”侃侃而谈,讲起疾病知识或治病方法头头是道,但实质上是借宣传养生保健知识之名大行虚假广告和推销
李力研走了,令人扼腕悲泣.自2005年9月29日突闻力研病发高雄,又知虽尽全力抢救却收效甚微等各种不利消息,直至5天后机场迎来力研义骨,10日众友追思以来,一直沉浸在恍恍惚的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