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6-0113-01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由于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显得相对滞后,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现在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目标、专业设置、专业课程的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使中职计算机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使中职的计算机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
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通过计算机基础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充分认识到计算机的功能和它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弄懂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配置,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了解多媒体技术,能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排版系统、数据库基础等,掌握其基本操作及Windows环境下的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应用软件(例如在学习Windows时应由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进行边实践边学习,又如在讲解Word软件时,首先把学生带到计算机房,使每位学生都面对Word软件的界面)。涉及因特网的初步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同时具备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的能力,培养与此适应的社会技术人才。
改变教师观念,改革教学模式
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的做法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网络等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代替传统的粉笔和黑板。在课堂上,教师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着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例如在学习Windows时,每堂课都离不了计算机。例如在讲解Word软件时,首先使每一位学生都面对Word软件的界面,先让学生熟悉Word界面,再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帮助”,然后观看老师操作的基本过程和步骤,最后让学生做一个老师预先设计好的或者学生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操作。学生在刚开始操作时,感到困难重重,每进行一步操作都会遇到新问题,此时教师要亲切和蔼地耐心指点,鼓励学生去发现新问题,大胆地让学生去试验,并提供可行的处理办法,使学生在不断的操作中,总结出有规律性的方法。在设计中,学生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使得版面非常美观、精致,他们成就感很强,学习兴趣也浓了。在学习中,学生们不断进行着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最终不但能全部掌握要求的内容,而且对学生来说,感到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一种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为学生今后能独立使用其他工具软件奠定了基础。
当然教学模式有多种多样,如讲解接受模式、自学辅导模式、引导发现模式、实验模式等等,在诸多种教育模式中,没有哪一种模式是最完美的。在教学中,采用那种教学模式,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总结。
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计算机语言具有逻辑性强、处理问题周密、严谨的特点。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和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目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抓好课堂教学中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可见,营造 疑 与 思 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心扉,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计算机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通过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应克服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采取問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如在 (基本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中,设计一些易出错的程序,让学生自己对这些程序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错误,进一步完善程序的功能,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其主要途径有:一是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指导学生用计算机编辑文稿,用窗口画笔画出简单的彩图和制作书签,卡片,用计算机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帮助老师完成考试成绩的计算与管理等。二是通过辅助教学,来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优势,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根据现有条件尽可能地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知识和大量材料,这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力。
“是给学生一头猎物,还是给学生一杆枪?”每位有远见的教师都会选择后一种答案。因为猎物总有被吃完的时候,而学生一但有了“一杆枪”,它就可以靠自己不断地去捕猎,而继续生存下去。由此可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改革现行中小学教学中的弊病,还学生一个学习的主动权,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软件的更新、教学对象的差异,我们对计算机的教学还要不断地改革、创新和探索。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由于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显得相对滞后,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现在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目标、专业设置、专业课程的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使中职计算机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使中职的计算机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
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通过计算机基础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充分认识到计算机的功能和它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弄懂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配置,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了解多媒体技术,能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排版系统、数据库基础等,掌握其基本操作及Windows环境下的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应用软件(例如在学习Windows时应由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进行边实践边学习,又如在讲解Word软件时,首先把学生带到计算机房,使每位学生都面对Word软件的界面)。涉及因特网的初步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同时具备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的能力,培养与此适应的社会技术人才。
改变教师观念,改革教学模式
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的做法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网络等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代替传统的粉笔和黑板。在课堂上,教师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着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例如在学习Windows时,每堂课都离不了计算机。例如在讲解Word软件时,首先使每一位学生都面对Word软件的界面,先让学生熟悉Word界面,再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帮助”,然后观看老师操作的基本过程和步骤,最后让学生做一个老师预先设计好的或者学生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操作。学生在刚开始操作时,感到困难重重,每进行一步操作都会遇到新问题,此时教师要亲切和蔼地耐心指点,鼓励学生去发现新问题,大胆地让学生去试验,并提供可行的处理办法,使学生在不断的操作中,总结出有规律性的方法。在设计中,学生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使得版面非常美观、精致,他们成就感很强,学习兴趣也浓了。在学习中,学生们不断进行着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最终不但能全部掌握要求的内容,而且对学生来说,感到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一种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为学生今后能独立使用其他工具软件奠定了基础。
当然教学模式有多种多样,如讲解接受模式、自学辅导模式、引导发现模式、实验模式等等,在诸多种教育模式中,没有哪一种模式是最完美的。在教学中,采用那种教学模式,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总结。
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计算机语言具有逻辑性强、处理问题周密、严谨的特点。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和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目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抓好课堂教学中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可见,营造 疑 与 思 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心扉,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计算机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通过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应克服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采取問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如在 (基本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中,设计一些易出错的程序,让学生自己对这些程序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错误,进一步完善程序的功能,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其主要途径有:一是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指导学生用计算机编辑文稿,用窗口画笔画出简单的彩图和制作书签,卡片,用计算机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帮助老师完成考试成绩的计算与管理等。二是通过辅助教学,来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优势,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根据现有条件尽可能地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知识和大量材料,这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力。
“是给学生一头猎物,还是给学生一杆枪?”每位有远见的教师都会选择后一种答案。因为猎物总有被吃完的时候,而学生一但有了“一杆枪”,它就可以靠自己不断地去捕猎,而继续生存下去。由此可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改革现行中小学教学中的弊病,还学生一个学习的主动权,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软件的更新、教学对象的差异,我们对计算机的教学还要不断地改革、创新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