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方法与成本控制举措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to0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当前的岩土施工的成本控制来看,成本该控制问题非常严重,成本控制在投标环节、施工环节都存在问题。只有充分了解了成本控制的关键作用,并按照成本控制的需要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制定良好的成本控制方法,并了解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才可以确保成本控制工作获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岩土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控制举措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程建设行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工程建设单位抓住改革开放的机会,通过我国政策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很多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施工技术得到了显著提高,特别是岩土施工单位逐渐认识到成本管理工作对单位发展的关键作用,在工作的时候,成本管理也逐渐受到关注,成为岩土施工单位各个管理工作的中心,成本管理和施工进度管理等有着密切关系。
  一、加强施工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商品的成本是商品价值的关键的一部分,从岩土施工项目来看,施工项目的经济成本是由施工时候的物化劳动以及活劳动组成的。项目成本核算依据价值形式,运用各种核算方法,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劳动耗费、资金使用等状况加以整理、核算、分析,以非常少的劳动消耗得到最好的经济效果。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起着配置作用,单位要获得利润,就应该在市场价的条件下,减少成本,若无法做到这一点,使岩土工程的成本高于市场价,单位依据市场价承建的工程就无法获得经济利益,这样就会被淘汰。
  二、岩土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方案设计
  岩土工程规模非常大,工期相当长,在确保质量的同时可以在整个工程中得到更多的利润,这需要掌控好工程的成本费用,特别是在施工环节的成本更需要合理控制,这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以及利润贡献方面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岩土施工的时候,施工环节的成本控制相当关键。要想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就应该仔细研究施工环节的成本控制基础,并把工程预算和实际的成本费用对应起来,找到偏差,使成本控制非常有效。还应该对项目没有完成的部分的成本加以预算,还要按时通报。
  1.施工成本控制中的预测
  在施工成本控制中,成本预测是重点。科学预测后才可以编制详细的预算,最后使施工成本可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达到减少总成本的目的。
  2.编制准确的施工环节的成本控制计划
  从岩土工程项目各个管理工作的效果来看,编制准确的施工环节的成本控制计划,对进行好岩土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有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3.认真执行施工环节的成本控制计划
  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时候,制定成本控制计划是第一步。在这个条件下做好成本控制计划的实施才是成本控制的重点。施工环节成本控制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是一个非常繁杂的体系工程,应该注意每个阶段的核算。
  三、岩土工程施工中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权责、流程不准确,财务参与不够
  岩土施工单位管理不够细致,内控不完善,成本管理工作的权利以及责任不够清晰、流程不够明确,财务部门参与不够。因为成本管理观念不足,有的岩土施工单位把成本控制工作都设置在项目管理部,不重视财务机构,使得成本管理工作与预期的目标相差很大。
  2.工程概算精细化不够
  工程项目概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合理的项目成本概算能够防止库存太多、人力配备不充足或太多等问题的出现,只有所有的成本都计划的范围之内,岩土工程才可以获得经济利益。
  3.工程项目的物资管理有很大的问题
  在岩土工程施工的时候,很多职工的成本管理观念非常淡薄,在成本管理的时候,不能满足成本管理的要求,使得成本管理失去控制。
  四、加强岩土工程施工中成本管理的途径
  首先应该加强市场意识,在观念上进行变革,进行战略化的管理。按照我国的产业政策以及发展规划,研究单位面对的市场状况,合理评估单位的具体状况,做到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单位的经营方针和策略。加强经营管理。单位的目的是使成本低于该行业的平均的成本水平,创造最多的价值。单位的目标一旦确定,成本就是关系着目标能不能实现的重要因素。成本核算是减少成本的方法,最大程度地挖掘内部潜力是实现目标的关键途径。
  要想强化成本管理,加大单位的利润就应该以对项目的仔细评估为基础,改良施工的方案,编制好工程的预算成本,科学分配生产要素,确定正确的利润指标,还应该签订项目责任承包合同,健全成本研究、核算体系。
  五、加强岩土工程施工中成本管理的方法
  1.岩土施工单位内部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管理责任分配
  在岩土施工单位的成本核算中,不仅要建立会计核算体系,还应该对岩土工程关涉的全部费用加以统计,还应该做好成本的归集。为了强化内部成本管理,应该把管理责任划分好,确保岩土施工单位成本管理体系中的人员各尽其责,提高总体的效益。
  2.合理利用目标成本法,提高成本预算的科学性
  在岩土工程中,为了防止人工费的核算超标的问题出现,需要使用目标成本法,也就是先了解目标成本,然后按照目标成本反推人工成本,从而得出人工成本的科学的范围,在施工的时候,项目部需要按照这个范围对人力成本加以核算,确保人力成本核算的精确性。所以正确运用目标成本法是重点,通过使用这个方法,达到提高成本预算合理性的目的,确保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获得实际的效果。
  3.建立资金集中管理体系,提升资金管理水平
  对于单位来说,资金的集中管理有着非常强的优势。资金集中管理,能够把集团的资金集合到一起,还能够实现集团总体资金的改良和合理配置,确保集团自有资金可以得到科学利用,提高资金的使用的效率。所以岩土施工企业建立资金集中管理体系,能够提高资金的管理水平,關键要做好下面的工作:强化对各成员单位关键负责人的宣传动员工作,统一思想,改变思想观念,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4.对岩土工程在施工阶段的成本要素实行集中管理以及成本责任制
  (1)人工费的控制。为了强化对施工队伍的管理,在分包队伍的选择的时候,不仅应该侧重信誉非常好、实力比较强的分包队伍,还应该确保分包队伍有非常强的技术能力,可以做好所承包的工程。
  对劳务分包的费用,需要在工程完成后马上进行统计研究。还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保证每项工程款的拨付都与财务制度相一致,提高劳务分包费用结算的科学性。
  (2)做好材料费的管理。工程施工之前,管理机构应该按照图纸组织预算人员编制详细的施工预算,还要对材料费用加以预估以及计算。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编制采购计划,按照采购计划进行采购,掌控好材料费的支出。
  要想掌控好采购的成本,应该做好下面的工作:依据采购计划进行采购;在采购的时候应该强化对供货单位的了解,购买物美价廉的产品;依据采购时间科学采购,对于有储备的,可以减少采购的次数。
  为了做好材料储备的掌控,需要掌握好材料进场的数量,确定进场的材料都可以在短时间内用完,防止材料进场后由于存放等因素造成损坏,减少材料保管的成本。
  (3)做好机械使用费的管理。为了确保工程机械使用费管理得到实际的效果,在机械使用费管理的时候需要制定恰当的工程预算,不仅应该对机械的使用数量以及使用的时间加以准确计算,还应该改良机械的使用过程,减少机械费用的支出。
  考虑到机械在使用时候会产生一定的费用,外购机械或租赁机械的成本非常大。所以,在机械使用以及管理的时候,只有增加自有机械的使用次数,才可以减少机械费用的支出,从而达到减少成本的目的。
  5.加强岩土工程项目的评价和考核管理
  岩土工程项目考核评价工作是成本管理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对项目的实施效果和项目的目标能不能实现的检验以及断定。公开、公平的项目考核评价可以使项目管理人员很好地认识自己的工作水平以及业绩,还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单位的成本管理水平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使用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全面评价岩土工程项目的实施效果,横向和别的工程加以比较,纵向和已经完成的项目加以比较,为以后的成本管理做好铺垫。
  六、结语
  加强对成本管理的研究,能够为岩土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帮助以及支持,还有利于岩土施工单位建立良好的成本管理策略以及管理体系,保证岩土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以及控制得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本文分析的基础上,还应该结合岩土施工单位的经营管理状况,按照岩土施工单位的需求,贯彻成本管理制度,落实好成本管理各个措施,确保岩土工程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以及控制得到良好的效果,从而实現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的目标,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单位可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干良.禄口机场项目的施工成本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
  [2]汪娟.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目标—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D].西南财经大学,2010.
  [3]王磊.施工项目成本管理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
其他文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构建和谐的领导班子,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努力协调党群、干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党的组织工作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以来,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显露出一些缺陷。文章为努力改进这些缺陷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文章分析了人民银行县支行会计核算职能的现状、会计核算存在的风险,同时提出了人民银行县支行会计核算整合的思路和途径。指出随着人民银行的职能调整,会计业务的复杂性有所减
通过电化学测试方法对等离子氮化处理前后铁的耐腐蚀性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极化试验后样品表面的腐蚀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等离子氮化处理后的样品的蚀孔数量
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消费者、生产厂商和规制者三个利益集团博弈的过程。文章分别从消费利益集团与质量规制,生产者利益,集团与质量规制,规制者利益集团与质量规制三个
文章简要的叙述了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提炼该理论中的主要观点: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经济人假设与政府失灵,并认为这些观点可以作为政府改革的理论支撑。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是国家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能够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履职能力。预算编制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优化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预算编制改革的基本内涵,并阐述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了实施预算编制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预算编制改革;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一、前言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转型时期,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借贷费用的内容以及可资本化的具体范围,对我国借贷费用资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帮助明确体系完善的方向。其次重点介绍资本化实施的有效措施,帮助提升工作任务完成质量,在基层形成统一的费用计算管理体系。  【关键词】借贷费用;资本化;计算方法  一、借款费用的内容及其可资本化的范围  企业或者个人在进行借贷过程中产生的附属费用,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也属于这部分借款费用。对其